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

自古以來,閩地一直如同一座孤島,開發不及巴蜀,土地也不肥沃,只有經商,纔算活了一條路。

福建到處是山,左邊武夷山,右邊大海,只有北邊的浙江,南邊的廣東,纔算是一條通道。

福州是吳越的地盤,嶺南又被僞國佔據,皇甫繼勳很可憐,只能從江西翻閱而過。

先是坐船,逆江而上到鄱陽湖,抵達洪州,再從贛水而上,到吉州,再到虔州,從而東去,從章水,直達汀州,如此之麻煩。

洪州時,浩浩蕩蕩的大軍,自然讓洪州百姓捏了一把汗,畢竟兵匪之說,不是假話,搶奪欺壓百姓,乃是常事。

而咱們的南都留守,怎麼會讓他們進城,林仁肇直接拒絕讓神衛軍進城,但還算是留有一線餘地,空出了一座軍營。

“該死!這林仁肇無法無天了!”皇甫繼勳看了一眼殘舊的軍營,不由得罵道:“老子辛辛苦苦爲國效力,征戰沙場,竟然去往城裡喝口酒都不讓,簡直豈有此理。”

坐了好幾天的船,皇甫繼勳着實有些厭惡,就想去青樓中耍幾下,林仁肇竟然不讓進城,着實氣壞了他。

“統軍,這洪都可是咱們的糧草轉運之地,若是得罪了他,咱們都沒糧食吃了!”一旁的校尉連忙勸說道。

“呸,老子暫且忍他一時,去,派人給他說,要一百頭豬,五百壇酒。”

“真是無恥混蛋!”聽到皇甫繼勳的說辭,林仁肇着實有些驚詫,他聽聞打仗有要糧草的,有要箭矢武器的,還真是沒有見中途要酒的。

“這樣的無能之將,怎可爲帥呢?”

林仁肇覺得,派遣這樣的人去往汀州,簡直是錯誤的選擇,但朝廷任命下來了,他又能怎麼辦?

還不是隻能配合,積極提供糧草。

吃飽喝足後,皇甫繼勳繼續上路,贛水還算寬闊,所以一路上倒是免了許多困難,糧草轉運到了方便。

到了吉州,皇甫繼勳又聽到一個壞消息,建州也被僞國攻克了。

閩國五州,泉、漳、汀、建,都被其佔據,只有吳越所據有的福州還在,而從建州分出的劍州自然也不出例外,被攻佔了。

“也就是說,某去閩地,是孤軍奮戰,並無援軍咯?”皇甫繼勳沉默了,也不知該如何來形容他自己的心情。

孤軍奮戰,地形崎嶇,兵卒軟弱,這還怎麼打?

當然,兵卒軟弱是他自己臆想的,其實神衛軍作爲南唐的主力,雖然一直耽於訓練,但作爲舉國之力建立的精銳,只是對於中原恐懼,對於南方的小國,絲毫不懼。

在這些兵卒眼裡,天底下能戰的只有中原,僞國多大,兵馬多少,都不清楚,但卻有着南方第一大國的驕傲。

待在吉州,足足超過了三天,皇甫繼勳一直按兵不動,直旁撫州上下急的火燒眉毛。

這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庫房裡沒多少存糧,您這兩萬大軍人吃馬嚼的,哪個受得了?

無奈,皇甫繼勳還是要臉的,皇甫家的威名,不能墜落,所以,大軍又出發了,兩日功夫,數百里地,逆贛水而上,來到了虔州。

這個皇甫繼勳首戰失利的地方。

當然,他有失利的理由,潘崇徹的威名,誰都怕。

虔州自兩年前,皇甫繼勳失利而逃,就被潘崇徹佔據,由於錢財都被皇甫繼勳席捲而走,潘崇徹就將庫中的糧食,以及數千戶的百姓,遷徙到了嶺南。

至此,兩年時間轉瞬即逝,虔州流失了大量的百姓,但卻又空出許多土地,招墾失地流民,兩年時間就恢復了大半。

而貢水與章水就在此合二爲一,匯聚成了贛水,古人從右往左,左貢右章,於是,就成了贛水。

距離汀州,逆章水而東去,不過一日的功夫,就可兵臨汀州,兩軍對戰。

黃陽特地將汀州城加固,並且部署大量的器械,就得讓神衛軍崩掉幾顆牙不可。

但,卻得到一個消息,皇甫繼勳徘徊在虔州,猶豫不前。

“真是廢物,膽小鬼!”黃陽吐了一口唾沫,實在忍不住咒罵道:“某從軍數十年,從未見過如此膽怯之賊。”

“將軍威震閩南數州,以及江西十幾州,想必是皇甫繼勳怕了,畢竟此人敗於澧州伯之手,心有餘悸也是再正常不過。”手下拍馬屁道。

“呸,某哪有如此厲害。”黃陽笑罵道,然後說道:“咱們一直假想其南下閩地,卻不曾料到,竟然會有這樣一個膽小鬼,着實出乎意料。”

“再等幾天,我就不信了,讓射聲司的人去金陵派發流言,我看你,能耐得住幾時。”

射聲司還是很給力的,很快,金陵城內就流傳皇甫繼勳畏戰不前,臨陣退縮的話語,朝廷上下,分外的震驚。

俗話說,臨陣換將,極爲不詳,更有俗話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朝廷上你來我往,爭吵不休。

陣圖這種東西,只有傻子纔會玩,打仗,就是考驗的將領的隨機應變能力,刻舟求劍,極其荒唐。

“既然如此,就派人去探探底,到底是如何個情況!”

皇帝也腦殼疼,吵鬧不休,對於皇甫繼勳,他是相信忠心的,但能力還是有些懷疑,但將門無虎子俗話又讓他相信了,所以,只能和稀泥。

“可是,陛下,夏糧還未收割,朝廷實在困難。”

“再困難,也得堅持下去。”李煜沉聲道,拿出了皇帝的威嚴。

…………

東京,汴梁,大內。

東京都皇宮,本來就是節度府邸改造而成的,狹窄,而又不規則,與唐朝那種強迫症似的齊整不同,北宋的皇宮扭扭捏捏,就如同朝廷一般,總是有一股彆扭的氣息。

趙匡胤是個軍人,意外得到皇位,對於享福倒是不在意,意外之喜,還要啥自行車啊!

時間管理也很嚴格,一板一眼。

“哈哈哈!兩個僞國打起來了,真是痛快啊!”

南方兩國的爭鬥,自然逃不過中原的情報,趙匡胤聞得這個消息,隨即大笑。

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265章死戰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1220章名單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1289章心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185章王庭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129章續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320章千歲第1182章第1323章胡昌翼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1381章紕漏第1170章對戰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三章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1338章諸王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1167章驚喜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1275章木軌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1161章勝之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1326章第1266章宣揚第六百八十七章第1285章中秋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236章僧人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1210章夏王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1360章談話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