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

bookmark

“尊敬的海盜先生,請饒恕我們吧!”船長死後,大副連忙跪在地上,一臉懇求的模樣。

“哼!”李嘉冷笑一聲。

“抱歉,剛纔我已經打定了主意,將你們流放到荒島上,至於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你們的真住吧!”

甩了甩袖子,最後看了一眼這些滿臉血污的阿拉伯人,李嘉快步離去。

果然,兩艘海船往東而去,行了數百里,找到一座無人海盜,也不知叫甚名字,就將這一行人全部流放而去。

“爲什麼他們說不了話了?”眼瞅着這羣人滿目無神,且口中嗚咽個不停,李嘉有些疑惑。

“郎君,我將他們舌頭給割了!”李信輕聲說道,“這裡雖然偏,但還是有些船的,可不能讓他們胡說八道,玷污了我們的名聲。”

對此,李嘉只能選擇了無視。

“接下來,咱們去占城看看,瞧瞧這繁榮的占城王國!”

占城港作爲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結點,一直以來是以繁華著稱,南海地區名聲赫赫。

南漢大有三年(930),劉巖派遣李守鄘、樑克貞攻打交趾(今越南北部),擒獲靜海節度使曲承美等人,隨後,樑克貞又剋制不住心中的貪污,將佔城擄掠了一遍。

由此可見占城之富饒。

而且,占城扼守中國通往天竺波羅王朝(今印度東北部)、室利佛逝國(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以及加裡曼丹島西部地區)和黑衣大食的海上要道,立刻成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從中獲得了許多利益。

登上港口之後,李嘉終於明白,占城爲什麼是塊肥肉——它沒有城牆。

數不清的船隻停靠在港口,阿拉伯人的三角帆船,漢人的平底船,本土的單桅船,密密麻麻,大量矮小且乾瘦的碼頭工人,正揹負重擔,緩步前行。

而那些大腹便便的稅官,則趾高氣昂地帶着三五個兵役,指指畫畫,說了幾句,叮噹當的銀錢就入了口袋,鼓囊囊的。

與欽州港相比,熱鬧了許多。

那些身着長袍的阿拉伯人,與同樣長袍的占城人,若非身高,還真的難以分清,兩者之間,相似度很高。

占城人深目高鼻,黑髮,與普通的東亞人有很大的區別。

甚至,還能看見一些來自日本的大商人,他們與李嘉等人的服飾並無他樣,身着圓領袍,長髮梳攏,如果不是身高的緣故,李嘉肯定辨別不出來。

當然,最顯著的是,日本人依舊穿着木屐的行走,在此時,中原已經不太流行了。

而,占城最大的不同在於,受到古印度影響太大,大乘佛教國教的地位再次被婆羅門教取代,溼婆等神像比比皆是,牛類也橫行於街道上,人們紛紛致以崇敬的目光。

狹窄的街道上,被歇息的牛佔據了一半,另一半,還佈滿了垃圾和牛糞等,行人們不斷地踐踏着,讓其與石磚融爲一體,分不清地面原本是黑的,還是後來變黑的。

由於占城王國信仰婆羅門教的緣故,所以種姓制度也繼承過來,高低種姓在街面上,體現的非常醒目。

低種姓的人見到高種姓,往往側身讓路,鞠躬彎腰,說不清的卑微。

“難怪後來會被交趾吞併!”一想到種姓制度,以及後來占城王國又開始信仰伊、斯、藍教,李嘉心中有說不出的噁心。

占城與中國如此之近,應該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纔是,種姓制度有什麼好的,孔孟之道纔是你們蠻夷學習的文化啊!

在這一瞬間,李嘉對占城的好感,瞬間消散殆盡,甚至,還有些想爲他們普及孔孟之道的想法。

“占城北接番禺,南接真臘(柬埔寨),停泊的商船,比番禺的還要多,那些從閩國,中原,高麗,交趾等國而來的商人們,都喜歡來到這裡,爲船隻進行補給。”

阿卜杜勒彷彿對這裡很熟悉,帶領着李嘉等人饒了幾圈,來到了一處酒館。

“這裡是你們漢人開的,生意不錯!”

來到這處,所謂的異域風情就消散了,彷彿回到了嶺南一般。

還是圓領長袍看得舒服——

看着這個規模不小的酒館,李嘉頗有些愣神,進入一看,與嶺南的風格完全相同,嚐了一些飯菜,基本上都是一些海鮮類別的,香料用的很足,腥味很淡。

“店家,你這生意不錯啊!”

用完餐後,李嘉來到櫃檯,對着算賬中的老闆說道。

“郎君客氣了不過是小買賣罷了,哪裡及得上諸位——”店家瞧了瞧這些人的打扮,很是客氣地拱了拱手,很有禮貌。

“這占城,有多少漢人?”

“這可說不清,但五六千總是有的,這幾年中原不安生,嶺南又暴政頻出,好多漁民活不下去了,來到南洋討生活。”

“郎君是嶺南人吧!這裡大部分漢人跟老朽一般,都是閩地人,自從老閩王逝去後,就一直不安生,所以就來到這裡安定下來。”

五六千人,而整個占城王人數不過三四萬戶,占城可不是占城王國的首都,其真正的首都在因陀羅補羅。

況且,占城王國戶口不過三四萬戶,大小州十八個,沒有城池,只有部落村寨,大的七八百戶,小的三五百戶,雖然是王國,但就是一個部落聯盟,聯邦王國。

歷史被越南給滅國後,占城人部分來到海南,被歸爲回族,一直使用一種“回輝話”,與海南的苗、漢、黎等語言迥異。

兵員不過萬人,人口十來萬,物產豐足,坐收海貿之利,簡直是天賜的地方。

這樣的國家,完全適合被征服,豈能便宜到交趾,而南漢的劉巖,只知道搶金銀財寶,那麼好地方,哪怕設一個市舶司,每年十萬貫不是假的。

“郎君問這些做甚?”店家疑惑道。

“無事,就是看到這裡滿是漢人,一時間就跟回到家鄉一般,倍感親切!”李嘉笑容滿面地說道。

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八百八十三章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122章于闐第1145章建議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1147章兩人第1376章無名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24章討論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1169章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182章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45章無題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139北行第1298章規格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四百八十二章第1121章沙州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312章餘熱第1301章技藝第1287章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263章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1111章三門峽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九百六十四章第1242章手段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60章離譜第1124章討論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1323章胡昌翼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11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