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

卻說,離去後宮中數日,不見人影,如今卻見皇帝入後宮,頓時宮女們忙活起來,前呼後擁的接待皇帝。

而這邊,花蕊夫人幾日不見皇帝,心中正是生氣,突然聞言皇帝歸來,不由得喜上眉梢,連忙出宮,嬌柔地迎了上去,直把沉迷於美色中的孟昶給拉了過去。

“這幾日不見陛下,還以爲陛下忘卻了臣妾呢!”花蕊夫人嬌滴滴地說道,她是歌妓出身身體柔滑,如若無骨,聲音又嬌媚,惹得孟昶瞬間興致大起。

花蕊夫人,並不是一種妃嬪稱號,而是對於貌美如花蕊女子,故稱讚爲“花蕊夫人”。

有兩位花蕊夫人,第一位是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極其貌美,所以稱讚爲花蕊夫人。

第二位花蕊夫人,則是孟昶的妃子,費氏,模樣極其柔美,故得號。

這就與後世的“小孟嘗”“小李廣”“XX彭于晏”一個道理。

比如作者君,人送外號“歷史彭于晏”,作者曰,過矣,當不得,胡戈即可……

嫵媚的眼神,讓孟昶瞬間激動了,他抱着花蕊夫人,輕聲道:“這些時日,中原南下,朕的江山難保,所以忽略的美人,美人可得見諒些許。”

“江山要緊,祖宗的江山可不能捨棄,臣妾可不是那禍國殃民的女子,陛下可不要污衊於我。”

花蕊夫人臉蛋白裡透紅,宛若白玉一般無暇,其突然抽泣起來,讓孟昶不由得心疼起來:“都是朕的錯,朕誤會了美人,美人還是原諒一二!”

“真是的!”花蕊夫人撒嬌了一下,柔軟的身軀在其懷裡扭了扭,用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他,輕聲道:“那麼,陛下如今怎麼又回來了?”

懷抱着花蕊夫人,感受這冰涼的嬌軀,孟昶越發的燥熱起來,他是最怕熱了,不由得急躁道:

“這與唐軍達成了盟約,提供些許糧草,其正在與江南打仗,抽不出空來,只需兩個月功夫,就可威逼中原。”

“況且,如今這中原南下,只能從關中進來,只要守好了北邊,就能無礙了。”

“這還要多謝唐國,要不是他們攻佔了南平,以高癩子的德行,肯定會借路的,到時候兩面圍剿,咱們就奈何不住了。”

“明日就拜將而出,定要阻中原之兵。”

一邊說着,孟昶的手,已經攬起花蕊夫人的衣襟,伸了進去。

可是這天氣太熱了,他又怕熱,實在不適宜動槍,所以,他輕輕地咬着其冰潔的耳朵,說道:“咱們去摩河宮吧!”

“嗯!”花蕊夫人嬌喘吁吁,輕聲應下。

孟昶最是怕熱,偏偏又在蜀中,所以每遇炎暑天氣,便覺喘息不定,難於就枕。

於是在摩河池上,建築水晶宮殿,作爲避暑的地方。

其中三間大殿都用楠木爲柱,沉香作棟,珊瑚嵌窗,碧玉爲戶,四周牆壁,不用磚石,盡用數丈開闊的琉璃鑲嵌,內外通明,毫無隔閡,再將後宮中的明月珠移來,夜間也光明透澈。

四周更是青翠飄揚,紅橋隱隱。從此,盛夏夜晚水晶宮裡備鮫綃帳、青玉枕,鋪着冰簟,疊着羅衾,孟昶與花蕊夫人夜夜在此逍遙。

如今,夏日一有了慾望,他就想到了這裡。

躺在琉璃上享受男女之歡,也只有富庶的巴蜀能做的出來。

也不知忙活了幾時,只覺天已黑,殿中的夜明珠已然發亮,抱着花蕊夫人的冰涼嬌軀,飲了不知幾杯酒,孟昶已然醉了。

孟昶但覺四肢無力,身體搖擺不定,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慢慢地行到水晶殿前,在紫檀椅上坐下。

回首一望,只見花蕊夫人穿着一件淡青色蟬翼紗衫,裡面隱約地圍着盤金繡花抹胸,微微突起,映在紗衫裡面,愈覺得冰肌玉骨,粉面櫻脣,嬌豔動人。

一夜快活,幾乎讓孟昶忘卻了國難。

第二日,孟昶終於得知了確切的消息,中原派遣的大將,乃是忠武節度使王全斌、武信節度使崔彥進、樞密副使王仁贍、寧江節度使劉光義、樞密承旨曹彬等人率領步騎兵,四萬伐蜀,號稱十萬。

既然打探清楚了,孟昶就命王昭遠爲西南行營都統,趙崇韜爲都監,韓保正爲招討使,李進爲副招討使,率兵拒戰。

對於王昭遠,孟昶可是親之信之,拉着他的手,沉重地說道:“今日之師,卿所召也,勉爲朕立功!“

“還請陛下放心,前漢昭烈之有諸葛孔明,今陛下也有阜城王昭遠!”

這話說的非常的漂亮,自比諸葛亮,若是別地對於其還比較陌生,但對於蜀中人而言,諸葛亮的大名,那是如雷貫耳,熟悉的很。

“今日,蜀國大任,就交由王都統了。”

聽到這番話,孟昶很放心,感動地說道。

有了當代諸葛亮,我好歹又能暢遊與後宮了。

於是,感動之餘,孟昶又命宰相李昊等餞之城外。

酒宴進行時,王昭遠手執鐵如意,指揮若定,自比諸葛亮。

酒酣時,又拉着宰相李昊的手,大言不慚地說道:“吾此行何止克敵,當領此二三萬雕面惡少兒,取中原如反掌耳!“

這般話,作爲宰相的李昊又能說什麼,只能鼓勵他,點着頭,硬着頭皮說道:“都統定能北定中原!”

心中越發的擔憂起來,皇帝傻,他又不傻,這王昭遠若非皇帝寵幸,能有這地位?還諸葛孔明?我看你連諸葛亮的鞋底的比不了。

卻說,王昭遠的身世也很離奇,一般人都比不了。

他自幼孤貧,十三歲時投靠東都僧人知諲爲童子,學習佛法,總算是識字了。

後蜀高祖孟知祥入蜀,招待僧人在自己家吃飯,畢竟是身體不好,需要佛祖保佑。

當然,王昭遠的師傅也在,所以他也撈到飯吃了。

所以,王昭遠持巾履,跟個讀書人似的,很不要臉的跟隨知諲得入府,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呆了,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不要臉的讀書人。

當時太子孟昶剛剛入學,還年輕,別人覺得傻,他卻覺得王昭遠聰慧,勇於表現自己,有能力,所以就被留下侍奉左右。

孟昶繼位,以爲捲簾使,遷諸司使,一步登天。

第1110章信念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1409章崩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感言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六百三十章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七百一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七百零七章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338章諸王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一千一百章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1353章民艱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273章條法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1291章京城事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351章折騰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七百九十六章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章第1219章異議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1391章藩王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1341章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59章後勤第1172章準備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1166章安排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