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

這邊說一下,當時,王全斌與崔彥進爲西川行營鳳州路正、副都部署,內客省使王仁贍爲都監,此三人乃是伐蜀主要指揮,蜀國之亂,他們三人居功至偉。

全師雄大動亂之際,孟昶正在夔州,坐看蜀中兵亂起,日子還算快活。

事實上,在王全斌等人佔據成都後,孟昶已經成爲了事實上的亡國之君,除了夔州外,只有萬州和施州,開州等寥寥數州還承認與他,其餘的州縣已經望風而降。

他惶惶不可終日。

隨時準備乘船逃去江陵。

畢竟,他跟李嘉還是有盟約的,日子肯定能好過一些,至少比在中原強。

但,禁軍的一系列操作,讓他目瞪口呆,但,中原禁軍的可怕,已經深入骨髓了,他們不敢輕易的出動自己的兵馬,奪回成都。

所以,孟昶帶着他的嬪妃,一邊歡樂,一邊觀察,等待全師雄與王全斌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

當時,鎮守夔州的乃是高彥儔,他深受孟昶信賴,爲寧江軍都巡檢、制置招討使,加昭武軍節度使。

夔州地利位置極其重要“府控帶二川,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爲巴蜀之喉吭。“

所以,高彥儔手下擁有兩萬多水陸大軍,船隻兩百艘,他的性格是極爲要強的,這種軟弱的行爲極看不上眼。

他直接覲見孟昶。

“卿家所爲何事?”孟昶飲了幾杯酒,臉頰微紅,動作有些輕佻,穿着短衫褲衩在牀榻上,幾個衣衫單薄的侍女服侍着,看上去舒服的很。

緊張了那麼長時間,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孟昶心裡頭快活了一些。

高彥儔對於孟昶的這種放蕩行爲,已經習慣了,他高聲道:

“陛下,如今蜀地大亂,正是朝廷振奮之時,臣請兵西進,復都錦官城!”

“什麼?西進?”聽到這話,孟昶身體爲之一顫,手中的酒都灑了,他坐起,瞪大眼珠,說道:

“你可知曉,西川是什麼景象,亂兵數十萬,宋兵數萬,咱們在夔州,加上禁軍,也才三萬多,怎麼打?去送死嗎?”

“陛下,全師雄乃文州刺史,心中還是有些許忠君之心的,定能招撫!”高彥儔沉聲道,他迫切地想要說服皇帝:

“至於王全斌等人的中原禁軍,佔據成都後,就得意而忘形,竟然連區區的亂兵也打不過,如今已經不堪一擊了!”

“收服全師雄?”孟昶訝異不已,他站起來,說道:“此人之前還算有點忠心,如今,卻稱什麼興蜀大王,冒然稱王,建立幕府,設置官員,任命節帥二十多人,其心不軌至此,還有甚的忠心可言?”

也不外乎孟昶如此激動了,整個蜀國才四十八州,而全師雄此人就佔據了十七州,三分之一的國土被佔據,而且還包圍了成都,三番兩次的戰敗中原禁軍。

可以說,孟昶這個皇帝在蜀民心中的威信,已經微乎其微,全師雄此人才是第一。

全師雄距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那就是攻克成都。

“陛下,全刺史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高彥儔低頭,再次說道。

“苦衷,誰沒有苦衷?我辛辛苦苦治國,竟然落這個下場,長途跋涉來到夔州,宮殿沒幾座,又窄又破,不及成都萬一,夔州平日裡又悶又熱,我身上都起疹子了……”

說到這,孟昶就有一肚子的怨言。

從成都到夔州,走到一半,成都就被佔了,然後就辛辛苦苦逃命,宮女都散了大半,禁軍也散大半……

高彥儔等着皇帝抱怨完,激動地說道:“陛下,這機會千載難逢,正是咱們光復祖宗基業的最佳時機!”

“高使君,算了吧!”孟昶囉裡囉嗦了講了一大堆,這纔回躺下,聲音很輕:

“咱們現在就三萬人,就這點家業了,積攢起來也不容易,等過些時日再說吧!”

“聽聞唐國已經派人過來,領兵的是潘崇徹,他可是嶺南第一名將,到時候與唐國一起夾擊,想必勝算更大些,如今就養精蓄銳爲要!”

“陛下——”

“下去吧……”

高彥儔還想再說,但等待他的,只有一聲嘆息。

“哎!”甩了甩手,高彥儔無奈地選擇退下,蜀主雖然落魄,但也輪不到他來做決定,畢竟,他只是個武夫罷了。

剛出宮門,扭頭就碰到一個戴璞頭,着官袍的老人,步履蹣跚,夔州的石階,還是太多了些。

“相公——”高彥儔連忙低頭,過去攙扶。

“老了老了!”李昊苦笑道,“這夔州,比不上成都,還是成都好啊!”

“還是成都好!”高彥儔點點頭,應下。

攙扶上階後,他就直接選擇離開了。

他與李昊不是同路人,他是主戰派,而李昊,則是主降派。

“想必,他此時面見陛下,也是爲了勸降吧!”冷哼一聲,高彥儔搖搖頭,無奈的離去。

這邊,潘崇徹帶着自己的萬人八旗,浩浩蕩蕩地來到金陵坐船,然後逆流而上,險峻坎坷,終於來到了夔州城。

迎接他的禮儀很高。

皇帝孟昶,加上宰相李昊,以及一衆高官重臣,基本上,忠誠於孟昶的官吏都到了。

哪怕如此,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也不過是兩百餘人。

要知道,在成都時,四十八州,238縣,官吏數以萬計,上朝的,哪次不是成百上千,縣令刺史都不配上朝。

但,現在,縣令也撈到了位置,小小的指揮使,也能與宰相皇帝們一起說話。

看着這些人,孟昶不禁悲從中來。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啊!

“將軍大名鼎鼎,早已經轟傳天下,今日得見真是欣喜!”孟昶笑着說道。

面對外臣,孟昶收斂起悲哀,笑着說道。

“宋國卑鄙,吾國上下皆憤慨不已,貴我兩國又屬盟友,焉有不助之理?”潘崇徹慷慨地說道,環顧一週,他頗爲自信:

“久聞中原禁軍名號,某早就想與之一戰,今日終於得償所願。”

“將軍真是義勇雙全,滿飲此杯!”孟昶很高興。

“不知將軍有何要求?儘管提,只要我能滿足的,一一奉上!”

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1128章中秋宴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七百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398章喜憂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九百八十五章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1343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1409章崩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207章獻土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1388章黃龍府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1309章就藩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1174章消磨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1195章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1221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1321章皇事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1171章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1208章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1186章弟1119章瓜州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1164章無條件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