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

bookmark

吳哥王朝擁有戰略武器——象兵,這種龐然大物,在森林,草地上,可謂是無人可擋,全全部碾壓,這個時代的吳哥王朝屬於上升期,國力不斷的在增強。

龐大而華麗的吳哥城,也在一步步的完善。

在整個南亞,吳哥王朝可謂是無人可擋了,它自然有自傲的本錢。

對於唐國,吳哥王朝建立時,其已經屬於漸漸沒落的狀態,哪怕南詔國,都比其影響力更大一些,它幾乎沒有唐軍有過接觸。

但,安南都護府的存在,卻無不顯示唐國的存在感,海上絲綢之路的商人們,也在不斷重複着唐國的富饒,強大,以及宛若星星的城池。

面對占城的誘惑,吳哥王朝上下垂涎三尺,但又不敢直接與龐大的唐國交戰,所以,帶着這樣的心理,吳哥王朝首次派出使臣,出使唐朝。

費陀螺身材不高,但腦袋靈活,身寬體胖很招人信任,畢竟胖子看上去就很老實,值得信賴。

他是隸屬於婆何多陵大臣之下的小臣,擁有自己的封地,一座人口達千人的小城,由於封地是位於洞薩湖附近,土地肥沃,所以他的家族勢力雄厚。

這次撈到這樣的出使機會,也是他的家族勢力強大的緣故。

臨行前,婆何多陵大臣對他吩咐道:

“國主和其他大臣都希望你能打探到唐國的虛實,若它是一個壯年,且體型強大的大象,就與它結好,送上禮物,和睦相處!”

“若是個衰落的老象,就敷衍與它,然後收買大臣,再瞭解虛實後,我們就能咬上一口,占城就是我們的了!”

“所以,你的任務很重要,不能隨便了事!”

“我遵從您的吩咐!”費陀螺連忙行禮,拍着胸脯說道。

這趟出使唐國,他帶着沉香﹑黃蠟﹑豆蔻﹑紫梗﹑大風子油等特產,準備販賣,賺取錢財與出使兩不誤,畢竟香料可是好東西,好多商人都會收購這趟去往唐國,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定然能賣個好價錢。

至於送與唐國的禮物,則十頭珍貴的白象,十頭犀牛,兩隻老虎,一同送與唐國國王,這樣的珍禽,無論在哪裡都是珍貴無比的。

費陀螺感覺很合適。

爲了更好的顯示吳哥王國的國威,他找國內的大商人,以及水師,借來了十艘大船,足以容納兩百人。

“哈哈哈,到時候讓唐國人看看,我國的威嚴!!”

費陀螺滿懷着憧憬,雖然聽說唐國人很厲害,但久在吳哥城,他想來,再厲害能到哪去?

我們吳哥城足有數萬人,守衛的大軍,光是大象就有上千頭,無人可擋,商賈無數。

隨後,與所有的貨物一起,十艘吳哥王朝的大船,就啓航東去,距離不遠的占城,只有數百里。

到了占城港,看到這樣熱鬧的碼頭,費陀螺瞬間嫉妒地發狂:“這樣多的商船,該收多少的神鳥幣?”

吳哥王朝主要流通以半手工方法制造一種圓形小錢幣。這種錢幣多從緬甸和泰國輸入。

幣面上的哈姆薩神鳥圖案,相傳是高棉神話中造物主杜恩的化身。據說遠古時杜恩給高棉人送來火種、石器、以及牛、豬和家禽等。還爲百姓解難消災,因此爲高棉人世代尊崇膜拜。

這種貨幣有銅、銀兩種,由於唐宋元明時期海貿流行,這種貨幣很多,人們不知道它的典故,就按其形似小雞的模樣,俗稱其爲“小雞幣”,另外也有人稱其爲“紅鳥”。

費陀螺見到了高大的占城,瞧着這比吳哥城矮小許多的城市,心中越發的火熱起來:

“這般矮小的城市,若是讓戰象的戰士,隨便就可以跨越而下,占城一定能攻克下來!”

對於那些守城的兵卒,他已經完全的忽略的,在象兵面前,在厲害的武士,都只能是螻蟻,被踩踏成泥。

說明是吳哥王朝的使臣後,他就見到了一個身穿長袍的唐人,這位唐人自我介紹是占城都護,讓費陀螺心中驚詫莫名:

“這麼繁榮,這麼好的地方,竟然是你的封地?你們國王那麼大方嗎?”

翻譯將這句話翻過來,讓範隸瞬間無語,他無奈地說道:

“做這座城市不是我的我也沒有什麼封地,我只是替我們的皇帝看守而已,防止那些歹徒擾亂這個的生意,瞬間進行收稅——”

“真是奇怪,不是你的封地,你竟然很開心,認真地幹活……”

範隸懶得理會這個使臣,他只是隨便說了兩句,然後就派人將其送走,隨即開始興奮地書寫,告之朝廷,有海外小國要進行朝貢。

吳哥的使臣,莫名就變成了朝貢。

這封信走的很快,在費陀螺還未到廣州時,就已經來到了長沙城,政事堂也頗爲得意:

國勢日升,連那些小國也來朝貢了,這裡面也有我們這個宰相的功勞啊!

“這真臘國,哪位卿家瞭解一個?”

李嘉隨口問道。

“回稟陛下,這真臘國早在代宗時,就已經朝貢過了!”

這時,飽讀詩書的首相趙誠,連忙說道:“代宗皇帝甚是喜悅,甚至還賜予了許多禮物,而在南漢時,也已經有商賈往來,介紹了這個海外一國!”

“臣有幸瞭解,其國方圓千里,其國主信奉婆羅門教,與天竺國一般無二,人分四等,喜歡興建寺廟,而且,其國武力在昌盛,像咱們的巨象軍,也只有不過千頭,而其國,據說有數萬人,動則山林震動……”

“象軍再厲害,只有怕火,乃至於披上虎皮,皆可勝之,更不必說,咱們的火炮了!”

孫釗連忙發言打擊道:“傳聞其國如同周朝一般,分封諸侯以治之,其國雖大,但卻大而不強!”

“陛下可封其爲郡王,都督,可安其心!”

對待番屬國,唐朝政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其視爲領土的一部分,羈糜州,文書用“敕”;一種是所謂的內屬國,如渤海、疏勒、南詔、契丹等,一般封爲都督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領土範圍。

這邊的真臘,自然是第二種。

ps:月初,求票,求訂閱……

對了,安南地圖發評論區了,可以看一看

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1338章諸王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1360章談話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1354章規矩第1360章談話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1283章談心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237章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1366章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七百四十四章高麗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346章教子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181章天可汗第1292章事件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1216章忌憚第1151章野望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1267章第1123章胡姬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175章談判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1210章夏王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四百章捉拿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1115行事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1378章和談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1124章討論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1350章第一千零三章崩第七十章白沙港第1317章島嶼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三十章第1120章哭泣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