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

bookmark

趙匡胤本質上就是個梟雄,武夫。

他於亂世中崛起,自然清楚軍隊纔是榮華富貴,以及權力的保障。

所以,爲了掌控二十萬禁軍,他杯酒釋軍權,將所有的影響力較大的將領,全部都趕偏遠的邊疆地區,從而牢牢強悍的禁軍,確保自己的權力。

而藩鎮割據以來,一直在驗證一個道理,保證軍隊的忠誠,只有兩樣:錢與糧。

所以,趙匡胤盡朝廷之錢糧,也要保證對禁軍的供給,禁軍穩妥了,才能讓他的權力更加穩固。

國都選在開封,也是這個道理,通濟渠的存在,讓淮南一代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開封,再通過四通八達的水系,如汴河,黃河,惠民河,廣濟河,等,可以有效的運轉北方各地糧食,讓東京擁有足夠的錢糧來供養軍隊。

這是定都開封最直接的原因。

有錢糧,纔有軍隊。

所以,他憂慮錢糧不足,並不是擔心餓死東京百姓,而是擔心軍隊不穩,屁股不穩。

有了一筆應急的錢糧,他瞬間安定下來,說道:

“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告病乞骸骨,相公們怎麼看?”

王溥、範質、魏仁浦等人聞言,互相看了看,王溥首先說道:

“臣等已經知曉,依臣所見,無外乎請罪罷了,老將軍疏漏,以至於鄭王被僞唐弒,自行愧疚,所以請辭!”

鄭王郭宗訓以及太后都被唐國人劫持而走,衆人雖然都知曉其還活着,但爲了道義上的制高點,依舊信慕容延釗之言,裝聾作啞,皆言鄭王和太后都被殺害。

哪怕郭宗訓被封爲嗣周王,但他們仍舊裝做不知,一口咬定被殺害,其定是掩人耳目的假貨。

“我自當省得!”趙匡胤嘆了口氣,說道:“不過慕容延釗的畢竟年老體衰,五十一歲了,讓他看住江陵一帶,也是難爲他!”

幾位宰相心中瞬間一動,這是要臨時換將啊!

不過,這是屬於樞密使趙普的活,幾個宰相們裝作不知,也不言語,就那麼坐着看着,等待着這對君臣的商議。

“慕容老將軍年歲高,聽聞近些時日已經力不從心,疾病纏身,請陛下讓其回京師養病,延請太醫醫治,至於山南東道節度之任,還得另有人選才是!”

趙普思慮片刻,立馬就發言。

對於慕容延釗的處置,自然不能太重。

畢竟其作爲禁軍老將,曾擔任禁軍殿前副都點檢,作爲趙匡胤的副手,一向與其親善,在禁軍中的影響很大。

哪怕不顧及其影響,也要顧及到皇帝的心思,定然是輕輕放下的。

這也是這幾年來朝廷對於這些禁軍大將一貫的處理方式,錯誤再大,也不能殺人,畢竟皇帝的皇位,是衆人擡上去的,若是太嚴苛,怕是衆將以爲卸磨殺驢,軍隊不穩了。

“就讓他來東京養病吧!”趙匡胤點點頭,說道:“正好我與慕容將軍多年未見,敘敘舊也不錯!”

“卸下山南東道節度之任,就加其爲樞密副使、檢校太尉!”

“喏——”幾位宰相連忙起身應下。

這幾個職位一看就知道是閒職,榮銜,不過地位高,將這位老將軍養起來再好不過。

“山南東道,乃監控江陵之要地,非大將不可守之!”

趙匡胤沉聲說道,幾位宰相聞言,面面相覷,這又是趙普的活。

“臣以爲,泰州團練使,潘美,潘仲詢,有勇有謀,可擔任此任!”趙普思慮一會兒,心中就有了人選。

潘美不僅是禁軍的後起之將,而是與皇帝之間關係親厚,陳橋兵變,皇帝就派遣潘美宣揚聖旨,曉喻朝內外。

更何況,其在南征李重進之時,擔任石守信之助手,擔任行營都監。

揚州平定後,潘美留任爲巡檢,以行使鎮撫之事,因功授爲泰州團練使。

“可——”趙匡胤思量一會兒,滿意地點點頭,讚歎道:

“潘仲詢的才幹,我自然是相信的,只是其資歷不足,貿然擔任節帥,恐衆將不服!”

“臣惶恐——”趙普一臉惶恐地拜下,他低下頭,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你畢竟是文臣,難免有些疏漏之處,這本爲常事,何罪之有?”

趙匡胤連忙安撫道,然後思量片刻後,說道:

“山南東道不出所料,乃是用兵之地,須得好好經營一番纔是,讓邊光範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擔任兵馬使!”

讓文人擔任節度使,這是趙匡胤的第一次嘗試,也是很有意義的嘗試。

邊光範乃五朝老臣,在後唐,擔任戶部員外郎,在後晉,擔任權知開封府事,籌措糧草,禮部侍郎等職務,後漢時,其又改檢校刑部尚書、衛尉卿。

後周時,禮部侍郎、戶部侍郎等,都擔任過,在地方檢地卓有成效,受到周世宗的稱讚。

趙匡胤對他的印象,則在於出征淮南時糧草不濟,邊光範擔任轉運使,很快就籌備鄭、洛、汝、孟、懷等州的糧草,讓禁軍有糧可用,這才能征伐淮南。

所以,他就計劃讓邊光範在襄州好好的治理百姓,屯田積糧,爲之後的南下做好準備。

至於潘美,就駕馭軍隊,好好防範唐國。

“陛下聖明!”趙普思慮片刻,就清楚了皇帝的謀劃,立馬讚歎不已。

“如今淮南之亂,正漸漸恢復,但朝廷用度依舊吃緊,諸位相公,可有好法子爲朝廷開源?”

趙匡胤無可奈何地問道。

錢糧的缺乏,真的讓他格外的難受,稍微出點事,府庫就空,然後四處想法子籌措,皇帝當的太可憐了。

所謂的開源,其實只是加稅的隱晦說法。

農稅自然加不了,因爲農民的負擔實在太重,早上再加,就官逼民反了,所有人也不會做這種蠢事。

但商稅也難。

酒、鹽、醋、礦等,許多都是專賣,而且,許多稅都是到了極限,也沒有再加的空間了,總不能讓商業崩潰吧!

凡能見到的貨物,都有了稅,再想別的,還真是傷腦筋啊!

“陛下,興元府納入以來,臣聽聞,其茶樹甚多,可納茶稅!”

趙普眼睛一亮,連忙說道。

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1293章自己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1358章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1142章第1246章主考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三百七十章愉悅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284章誘惑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九百九十五章第1308章諸王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四百九十章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1236章僧人第1376章無名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406章歲月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1293章自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1406章歲月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1200章唐奴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1203章羣議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1343章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七百二十九章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1298章規格第1139北行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1194章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八百章度田第1326章第1173章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