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

bookmark

等到李嘉明白了吳越國耍的花招時,時間已經來到了七月末。

皇帝被耍,等於朝廷被耍,百官憤憤不平,武將們紛紛請戰,但都被李嘉拒絕。

無他,大唐確實需要休養生息了,與吳越國之間,還沒有到打仗的地步。

這個啞巴虧,他只能吃定了。

不過,李嘉也願意輕易地饒過。

不顧佛寺,他一連三天,都光顧元妃,錢萊兒的院子,欺負不了你,還不能欺負你女兒?使勁的折騰,差點讓這位少女下不來牀。

不過,江南水鄉的女子的確不一般,柔情似水,水的確多一些。

就在李嘉忙着種人的時候,整個南國,大唐境內,也突兀地熱鬧起來。

這是因爲,今年的秀才試,時間已經定下來了,就是八月初一,桂花香飄之時。

八月初一爲秀才試的第一場,縣試,考生需要去往縣城考試。

八月十五,爲第二場,考生需要去往所在州城。

八月底,則是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秀才試,就在府城,由朝廷指派翰林院進士爲主考官,元從軍看押從翰林院草擬的題目。

而,秀才試過去不到兩個月,就迎來舉人試,時間定在十月二十八,考試也在是府城之中。

很明顯,秀才試和舉人試間隔如此之短,不到兩個月,幾乎是連在一起,這對於許多讀書人來說是極爲耗費腦子的。

但又不能太晚,因爲在神武五年的四月,又將進行進士科考試。

如此匆忙,雖然折磨人,但卻是對讀書人的一種鞭策。

更何況,那麼短的時間,就算是做弊,怕是也難了。

好吧,說白了,還是考試機制不健全,待多運行幾年,經驗多了,自然日子也就錯開了。

嶽麓縣。

“三弟,大哥相信你,一定能考中秀才的!”馬勝看着揹着行囊而走的弟弟,鼓舞道:“等你考上秀才,咱們弄死周邊年這狗東西!”

“三弟,二哥也相信你!”五大三粗的馬二,也學着大哥,說道。

“大哥,二哥,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馬瑛笑着說道:“咱在蜀地求學多年,肯定能考上的,到時候一起弄死周邊年——”

三兄弟這才笑了起來。

一路上,對於考縣試的馬瑛,鄉親們指指點點,讚歎的,鼓勵的,甚至嘲諷的,都有,許多人你一個大錢,我一個大錢地塞到其手裡,亦或者是熟雞蛋,儘自己的一份心。

畢竟,若是真在縣衙裡有個老鄉,對於這一村看小來說,是一件好事。

感受着這沉沉的期待,馬瑛心中越發的珍惜了。

提前兩天來到嶽麓縣,客棧早已經人滿爲患,只能隨便租個茅草屋對付了。

嶽麓縣是今年新建的縣,就在嶽麓山不遠處,依託着繁華的市集,很是聚集了不少人,只是縣城並沒有圍牆,只有幾座修建一新的建築。

縣衙,縣學,以及轉運使司衙門。

縣試報名很簡單,只要出具戶薄即可,甚至摘抄自己那一頁就行,馬瑛遞上去,不一會兒,就領到了自己的號牌。

木製的,乙字,五十六號。

“這就是我的考試位置嗎?”馬瑛心想,隨即又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思量起來。

縣試如同報名一般簡單,基本上由縣令、教諭、縣判出題,然後一同監考。

時間,只有一個時辰,只需要填寫一些空題,以及做一篇文章即可。

可謂是非常簡單,據那些考過的人講,只要識字都能過,這只是篩選不識字的。

到了州試,則嚴苛了一些,考試需要一天時間,這次除了做文章外,還需要擬一首詩,還看算學和書法。

到了府試,則更加嚴苛,幾乎就是減弱版本的進士考試,考試時間爲三天,明經、明算,還有書法,詩詞歌賦,以及策論,基本上都有。

但,都是淺嘗而止,畢竟是秀才只是擔任地方胥吏,文化要求太高,就有點不合適了。

舉人試,馬瑛心中並沒有成算,難度太大,他肚子中的墨水感覺不足。

“明天,某就要進入這忙碌的幾個月了,從平民到官身,就看這幾次的發揮!”

……

江西、江寧,自古以來,文風盛行,地方富庶,自然有餘力供人讀書,讀書人不知凡幾,尤其是南唐重文輕武,皇帝喜歡詩詞歌賦,更是讀書的風氣吹揚開來。

所以,讀書人太多,自然就官位就不足,畢竟一屆科舉才十幾個人,完全不夠分。

甚至,歷史上在金陵被宋軍包圍時,依舊有人冒着生命危險,參加南唐最後一屆科舉,其爲官之心,令人感動。

其他地方對於秀才舉人試只能算熱切,但江西、江寧二府,對此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熱切的令人可怕。

李信作爲金陵留守,屹立在牆頭,還未到三更,大部分人家都點起蠟燭,讓整個城市燈火通明。

無論是富人還是平民,所有人都舉着火把,打開門,將自己家的讀書人送出門去,然後人流舉着火把,朝着臨時擴充的留守府而去。

點點火光,猶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難以計量。

建立不久的巡捕司,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人流,不僅得引導,還得預防火災,瞬間苦不堪言。

“望子成龍,鯉躍龍門,不外乎如此!”李信嘆了口氣,說道:

“這僅僅是江寧縣,縣試考生,就有八百餘人,令人震恐,依稀記得,廣州的番禺縣、南海縣兩縣,當年縣試,也不過數百人,及不上這一縣之數!”

韓熙載心中則嘆了口氣,經此,怕是盡收江寧民心了,一時間,他還真的感覺不好受,畢竟是奮鬥數十年的朝廷,哪有那麼容易忘懷。

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1370章煽動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1211章第1163章贖回?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一千零八章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353章民艱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九百六十四章第1359章後勤第1169章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1152章心思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255章驚詫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1257章安南府第1359章後勤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1145章建議第八百四十四章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193章借住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1298章規格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207章獻土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1118章親臨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278章拉薩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1267章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1242章手段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1333章收買第1375章傳響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1203章羣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