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

唐朝爲官,五品是個界限,五品以上算登堂入室,不僅有退休金拿,而且皇帝還會有獎賞。

至於五品以下的,基本上默認爲低品,根本就不被看作官,與吏員並無不同,退休沒錢拿,不能上朝,蔭官等權力,更是沒有,其差距之大,不亞於官吏之別。

所以唐宋之際,許多官吏就想往中央爬。

而,像奏疏,奏帖等,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吏纔有特權,可以直達皇帝桌案,五品以下,則需要經過尚書省篩選,然後傳達給皇帝。

這也是爲何皇帝消息閉塞的緣故了,只要控制尚書省,地方消息就傳不到皇帝耳中,朝臣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地方升官,也得巴結中央。

而例外的,只有諫官,如左右拾遺、補闕,是武則天時期設置的,左拾遺、左補闕隸屬於門下省,右拾遺、右補闕隸屬於中書省。

到了明清,收發奏摺則獨立到了通政司,但依舊有堵塞言路的情況,所以也就有了密摺制度。

其說白了,密摺制度,其實就是給那些低級官吏的特權,也是爲皇帝增加一條消息通道。

這邊想着,李嘉就沒了翻雲覆雨的心思,輕輕握着柔軟,閉着眼睛開始思考。

肯定一點,密摺直通皇帝桌案,肯定不能過多,不然都看不過來,平白浪費了。

第二,其人前途廣大,亦或者官處要職,提供難得的消息。

這般一來,每日政事堂提交的奏疏,加上密摺,自己肯定忙不過來,又得增添個機構進行幫忙。

哪怕是個秘書處也成。

“這就是權力集中後,必然的分割哪?還不如學習宋朝,新設參知政事,多弄幾個副相分擔政務呢!”

笑了笑,李嘉着實感覺,權力真是個有趣的東西,一直在集中和分化中不斷地轉變。

隨着地方分權的進行,中央的權力實際上卻在不斷地集中,而宰相權勢過重,又需要新設官職來進行分割,參知政事就是這樣來的。

來回反覆,不曾斷絕。

……

卻說,鄂州上下,因爲這場平定民亂,上下得利,政事堂自然按照慣例,進行嘉獎,恩賞,皇帝的天使還未到,邸報就已經刊發了其各州縣的賞賜。

唐代的獎賞,原因多種,大體可分爲以下幾類:功賞、績賞、德賞、慶賞、貢賞。

對於軍隊而言,最佳的賞賜就是錢糧,然後就是升官,最後也就是散階,李嘉對二十九轉重新刪減爲十六轉,保留正階,廢除副階,相當於軍銜了,也就是待遇問題。

也怪不得他刪減,如從六品上的振威校尉,其副階,從六品下,就是振威副尉、歸德司階,重複了,不刪幹嘛。

鄂州巡檢因功,散階從六品振威校尉,升任爲正六品的昭武校尉,與鄂州的武昌鎮軍一個級別,也就是說,他可以直接去禁軍擔任營正了。

其他的賞錢土地不論,反正幾千貫還是有的,其他各縣巡檢也散階升了一級。

至於武昌縣令高墨,則遷任長沙府,擔任湘潭縣令,由地方遷任京畿,已然算是高升了,但京畿官難當,天子腳下,可不容易。

鄂州刺史則運籌帷幄,而且還是南唐舊人,政事堂自然大加讚賞,就喜歡這種忠臣,於是直接從正五品的刺史,提拔爲江西府從四品通判,成爲僅次於正四品知府的存在。

事實上,政事堂一直認爲,知府可以統籌,但絕對不能碾壓,所以一府的判官、衛軍、轉運使司,只比其低半級,一律爲從四品。

甚至政事堂唯恐不夠,還準備給知府弄個副官進行分權,如縣令的縣丞,州刺史的,知府肯定也要備胎,副手,隨時接替其職位。

目前在醞釀,明年肯定會出爐的。

“餘去了長沙,那地方可不好辦啊!”高墨得知這個結果後,頗爲感嘆,升官是升官了,但結果卻不知如何。

“放心,你的鹽礦,我會幫你看好的!”這次轉運使司基本沒啥功勞,武堂也不想要,就在武昌縣待幾年,就夠了。

“天使一來,某就要走了,到時候京城再見!”高墨很滿意這次行動,大豐收,升官發財兩不誤,真是太棒了,他對於這胖子,沒啥惡感了,反而很看好。

幾日後,從長沙而來的天使很快就到了,與邸報上的賞賜一般無二,但衆人還是歡喜,這算是兌現了。

最志得願滿的,還是屬鄂州刺史,從正五品跨越到從四品,一州主管,成爲一府大員,肯定是大家巴結的對象。

高墨則滿心歡喜,湊了宴席,爲天使接風洗塵,不料這時,天使的旁邊,突然多了一個胖傢伙,衆人皆很詫異。

“諸位,由我介紹一番,此乃少府寺李少卿,此次專門來往鄂州!”天使作爲工具人很合格,將李安國介紹給了衆人。

衆官吏聞言,雖然驚訝,但一想到此人可能是發放皇帝的賞賜,就覺得理所當然了。

高墨也是這般想的,心裡反而覺得更應該巴結這樣的皇帝親信。

“此次前來,某也是帶着任務的!”

李安國擺擺手,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親切地說道:“諸位立下大功,聖人甚是歡喜,所以某就帶了些許金銀與大家——”

“陛下隆恩,臣等不勝感激——”官吏們齊聲拜下,盡是歡喜。

“第二,則是射聲司打探到,亂民盤踞了不少的礦場,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些礦場,理所應當地歸屬於少府寺,某在這裡,也替少府寺多謝諸位了!”

“此乃聖人的意思,某可不敢阻攔!”李安國憨笑道,然後眯着眼睛說道:“新刺史上任前,由某代理鄂州政務,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1292章事件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八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1250章文教第1186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1129章續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1209章白眼狼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1199章立足第1300章假道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1237章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1127章八議第1283章談心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九百五十六章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1185章王庭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63章贖回?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1398章喜憂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六百八十七章第1290章軟肋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九百八十九章第1214章遺民第1158章仇恨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1290章軟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1124章討論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