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

皇帝在這邊教育子嗣,侯麗娘則只能溫柔的看着,不敢摻和。

這本就是父親的責任,皇帝子嗣那麼多,能享受到訓斥,也是很難得了。

過了一把父親的癮,李嘉喝了口湯,這才繼續停下來,氣氛緩了許多:“你過幾年開府,也不能沒個收入,年俸雖高,想必是不管用的,我從內庫中拿出一筆錢,與你弄個礦場!”

“多些陛下!!”侯麗娘喜不自勝,連忙拉扯着李黑牛。

“多謝父親!”李黑牛也連忙拜謝。

“咱們父子,用不着那麼客氣!”李嘉搖搖頭,說道:“但我不能破了規矩,這錢就從你的年俸里扣吧!”

“衛王那邊也是如此的!”

李嘉補充了一句,侯麗妃臉色這才正常。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之常情。

一個普通的礦場,一年入個上千貫還是應當的,到了出宮開府,想必是舒暢的很。

侯麗娘放心了不少,與衛王一個待遇,也不算差了。

見此,李嘉思量着,以後那麼小礦什麼的,倒是個打賞人的好東西。

前唐時,喜歡賞賜公主皇子一些食邑,結果人家只挑富庶的,加上勳貴一起,幾乎霸佔了天下十分之一的戶籍,唐玄宗時達到巔峰,由此均田制崩潰加速。

畢竟唐玄宗會活,十幾個皇子,上百個孫子,許多公主,一個封王,就得上千戶食邑吧,而且是實封。

李嘉幹不了這事,食邑一律轉變爲俸祿,一戶代表一石糧食,萬戶侯,也不過萬石,換算成錢,也就三千多貫。

凡是免稅的,總會讓人得寸進尺,數量限制就弄質量,損失的總是朝廷。

不如直接發糧食方便,哪怕你經商,只要按時交稅,一切都可以談。

“陛下——”剛吃完飯,田福就走過來,輕聲道:“政事堂那邊……”

“知道了!”李嘉點頭,然後離開了後宮,直接去往了軍機處。

由於沒了戰爭,所以只有數人值班,而李淮則在準備各府的巡檢司的設立,雖然之前討論的簡單,但無論是人事,編制,都很複雜。

皇帝也沒囉嗦,直接將軍官調出充任度田的情況說了一遍,想看看李淮怎麼想,畢竟人家是專業的。

“陛下,此策恐怕不太好!”李淮猶豫了片刻,斟酌道:“且不論文武殊途,禁軍雖然識字者多,但到底只是殺人利器,無耐心,也不願意做這種繁重的活計,且他們唯利是圖,與國子監生相比,更易受到收買!”

“若是強行讓他們擔任度田,怕是弊大於利,反而不利於度田,微臣更是憂慮,反而會激起禁軍的怨聲!”

“嗯!”李嘉思量片刻,也不禁點點頭,這個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況且,他還考慮到一點,軍隊中最重要的,就是軍官,如此抽調許多的軍官出來,會不會影響到禁軍的戰鬥力。

在這亂世,還有什麼比軍隊更重要的嗎?

到這時,他完全理解明初爲什麼國子監興盛了,朱元璋利用數萬名廉價國子監生,歷經數年,堪堪建立了魚鱗冊,統計戶口田地。

這些經歷磨練,又讓太學生們能力精進,從而成爲精英,直接可以授官,這可比科舉得來的人才實在啊!

可惜,自己只有一千多國子監生,領悟太晚了。

“對此,你可有法子?”李嘉死馬當活馬醫,不由得問道。

看了一眼皇帝期盼的目光,李淮心中猶豫,但最後堅定地說道:

“若是識文斷字,卻是有一批人極爲適合的,只是怕有些不合時宜,惹人非議!”

“哦?速速說來!”本以爲沒法子,如今卻有意外之喜,李嘉心情頗有些激動。

“臣直言!”李淮沉聲道:“自大唐復立,陛下就設崇福司統領天下佛、道教派,又規定了佛寺、道觀的章程,使之不害與民,據臣所知,無論是和尚還是道士,總歸是要識得佛經道藏的,其見識甚至不亞於進士。”

“如今南方太平,佛徒道衆增生,與其讓他們吃齋唸佛,不如讓他們出來,爲朝廷,以及天下萬民作一些貢獻!”

初聽此言,李嘉莫名的驚詫,然後細細久之,又感覺很合理。

他將道觀、佛寺大半的田產沒收,如今賴以生存,只能是地方州縣的錢糧,以及香火錢,到底是吃了朝廷的一份錢糧,出來效力也很正常。

人家的文化水平雖然良莠不齊,但至少識文斷字是很不錯的,而且是出家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杜絕誘惑,的確是個適宜的選擇。

甚至,考慮了南方上千所寺廟,數萬名出家人,他們比國子監生還要合適。

“這對於他們而言,未嘗不是嚇場修行?”李淮最後補充道。

“哈哈哈,的確,咱們替佛祖、道祖們測算其定力,篩選徒衆的確是算是一場修行!”

李嘉笑了,不止可以免費獲得勞動力,還可以對佛、道勢力,進行一場摸底剔除行動,若有表現好的,他不吝嗇官位錄用。

畢竟是人才,哪裡都是稀缺的。

“此策極妙,一般是可是想不出來!”李嘉指着李淮,誇讚道:“你倒是機靈的很,很好!”

“多些陛下誇讚!”李淮鬆了口氣,這個歪主意,還真被錄用了。

“你兒子李夏,也十六了吧!”難題解決了,李嘉心情不錯,拉起了家常。

“回稟陛下,犬子的確十六了,如今正在國子監入學!”聽聞皇帝這般瞭解,李淮心中頗有些感動,皇帝還是在意自己的。

“哦?這般,怕是在度田了,你也倒是捨得!”

李嘉感到意外,身嬌肉貴的公子哥,竟然會去國子監,看來其未來不可限量啊,宗室中又可能多個俊傑。

“年底度田結束,授個秀才,其讀書如何,能中個舉人嗎?”

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1283章談心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162章戰之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161章勝之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八百章度田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1358章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203章羣議第七百零七章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147章兩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1158章仇恨第1402章宗藩第1168章安撫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304章成婚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