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

bookmark

輜重營倒是沒什麼關注的,只要錢餉給足,吃喝供應充足,兵卒們就沒有話講。

這倒是讓李嘉省了許多的功夫,直接派人查一下貪腐情況,就算是完成了。

射聲司倒是言語,情況很少,畢竟憲兵司不僅監察普通的兵卒,將領,對於輜重營,也是有監督權力的。

這樣一來,解決了情況,立馬就讓李嘉放心了不少,至少禁軍一直沒有脫離自己的手掌心,這樣一來他就無所畏懼了。

五代亂世的一個特徵就是兵爲將有。

無論是發餉錢,訓練,還是底層軍官的升遷,都是由其主官控制,如此一來豈不能造反?

經過李嘉的改革,對於軍隊的權力,進行了詳細的劃分。

統兵權在於皇帝,也就是說,軍隊名義上歸皇帝所有,斷絕了軍隊私有的權力。

後勤在於兵部,負責軍隊的糧食,錢餉等方面,輜重營也直屬於兵部,方便管轄,也可以監督,而且,調兵權在於兵部,沒有兵部的符印,將領調不動手下的兵馬。

日常的將校訓練,升遷,賞罰,則集中與五軍都督府,憲兵司直歸其管轄。

而軍機處的作用,就是統籌兼顧,說白了,就是皇帝的軍事顧問,參謀,對於軍隊的主帥、出兵方向、後勤補給,具有極大的建議權,日常對於軍隊,也有些許發言權。

如此一來,將校的權力壓縮到了極致,只有對日常訓練的指導,以及帶兵權,只有到了作戰時,才能重振雄風。

“不過,對於雖然建立了講武堂,但智者千慮,必有一輸,方方面面的總會有缺漏,所以大將方面,則定然招募幕僚、參謀,進行統籌輔助管理,這不就是某種方面的遺漏嗎?”

李嘉沉吟道。

將領某種方面也不是全能的,而且,許多人還有很多缺點,在帶兵打仗過程中特別明顯,這個時候,就要給個提建議的人,如軍隊中的參謀、軍師。

像收集研究情報,提出建議,擬製軍用文書,傳達命令、指示,監督、檢查執行情況,這樣的人基本上是由將領自己招募的,如參軍、書吏、贊畫等,統稱爲幕僚。

將領到了一定地位,必須是要招幕僚的,就跟地方官一樣,節省精力罷了。

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是私臣,爲其謀劃,如趙普之趙匡胤。

與其讓他們自己招募,不如咱直接給他們配對,將其規劃完全。

思量着,李嘉就有了主意,他感覺可以與那些將校們的幕僚,直接由私而公,換句話來說,就是給他們幕僚一個編制,順便也減少將領的支出。

這樣做,也是參考宋朝的做法。

其對幕府制度限制較嚴,聘用由自闢改爲中央任命,大量幕職編入職,如節度、觀察、防禦、團練使名下的,推官、判官、節度掌書記、觀察支使等幕職官由中央任命。

後來沿用到了明朝。

這意味着其直接向中央政權負責,又有監督主官的職能。

不過,如今大唐境內,基本上就沒有了藩鎮,那些節度掌書記、觀察支使自然不需要設了,但參謀部卻是要有的。

“你們下去吧!”李嘉擺擺手,他沉入了思考中,情況也瞭解差不多,自然不再廢話。

“你們幾個留下!”這時,皇帝又出言道。

卓明幾人一臉疑惑,等待皇帝的指示。

“這幾個密盒你們拿着,日後若是有重要情況,就直接寫書送到皇宮中,那些宦官們會直送入我的書桌,你們也不用層層上報了!”

說着,幾個宦官擡着數個平平無奇的木盒出來,讓這幾人目瞪口呆。

“喏!”卓明滿心歡喜,連忙應下,這就是簡在君心嗎?好開心的感覺,自己與普通的將校不一般了。

亦或者,皇帝對於某位將軍不放心,所以有所動作?

滿心的猜想下,伴隨着驚喜和疑惑,他們慢慢離去。

“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密摺制度,從軍隊開始吧!”

呢喃一句,李嘉心中參謀部的構想越發的成熟,然後迫不及待地離開軍營,來到了軍機處。

李淮第一時間被召見,然後就被皇帝述說參謀部的設定,整個人,極其懵逼。

好歹他也是聰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不就是幕職轉正,從而達到對將領的監控嗎?

只是,這有些太過於直白了,對於將領來說,可謂是一種明晃晃的猜忌行爲。

不過,他也知曉,不能逆着皇帝,不然就聖眷不在了。

斟酌了幾句,李淮小心地言語道:“參謀之事,卻是真知灼見,陛下所言,也是極爲妥當的,只是微臣以爲,這參謀,本就是將校們私人謀劃,定是個用起來順心的人,若是朝廷指派,怕是弄巧成拙,反而讓人不喜。”

“若是有參謀糊塗,自以爲是,直接攬權,與將領有摩擦,怕是耽誤了陛下的一片苦心!”

其實,李淮別的不擔心,就是怕這種制度,讓掌兵數萬的潘崇徹不安,明晃晃的刀子,只要政治能力及格的,都能想到這一點。

“你言語的也有點道理!”李嘉領悟到他的建議,幕僚是一種很私人的東西,從漢到唐,一直是個人的獨斷,若是幕府轉正,指派他人,將領們絕對會鬧心。

更是容易引起矛盾,反而不美了。

“這般吧!”李嘉點頭道:“廂、衛,以及邊臣,皆設參謀處,以充任其幕府,一廂爲五人,衛爲十人,爲首的是參謀總長,其下皆爲參謀,俸祿由朝廷供給,人員由其指定,再上奏都督府!”

“如今還不太合適,不能太急了,步子邁大,容易扯蛋,咱們還是妥當些爲好!”

皇帝順從其諫言,李淮瞬間大喜,自己的作用還是挺大的,不過,他回頭一想,自己這個軍機處大臣,不也是參謀嗎?而且還是軍事的參謀。

“對了,這件事也由你與都督府發一道指令,莫要耽誤了,理由的話,就是爲了減輕將校的負擔。”

“喏!”李淮心中嘆了口氣,果然,自己就是個參謀,而且還是個總參謀。

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404章安排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225章隱情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401章入祀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一千零三章崩第一千一百章第1228章子嗣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103章捷報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一千零二十章第1228章子嗣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186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七百一十九章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1208章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1105章安頓第1286章分封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1375章傳響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315章水師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1375章傳響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九百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356章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1223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六百九十章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1406章歲月第1336章鼓動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1270章草原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1148章御前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388章黃龍府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285章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