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

bookmark

其實對於潘崇徹的賞賜,倒是有些爲難的。

根據李嘉自己的安排,外臣爵位分外七等,依次是國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以及兩個終身爵驍勇校尉、驍毅校尉。

兩個校尉沒有食邑,只是年俸十石大米供養着,算是普通將士的追求了。

其餘的爵位,李嘉是萬分吝嗇的。

比如,李信攻破金陵,也不過是上元侯,潘崇徹滅蜀,也只是閬中侯。

爵位這東西,在亂世很不值錢,就比如北宋這時候,王爵公爵,只要是個節度使就是,貶值的厲害。

所以,李嘉在爵位貶值的時代,憑藉着一己之力,重塑了整個大唐的勳爵體系。

如,前唐時期,爵位也是有品級的,但到了李嘉這,則一律超品,表面上來看,極大的擡高了勳貴的地位,實際上,暗地裡卻賺到了實惠。

爲啥?

因爲如果爵位有品級,那麼勳貴們就能享受到同品級的待遇,如封妻廕子,蔭官,祿田,以及其他雜七八啦的權力,甚至可以干涉到了地方行政,以及朝廷權力安排。

權力沒多少,但特權卻不少。

比如,前唐時期勳貴免稅,那些公主,國公,手下一大堆免課田,幾乎佔據了納稅總數的七分之一。

到了李嘉這裡,你既然超品了,那麼權力自然就重新作安排。

所以,勳貴的特權,被濃縮到了四樣:食邑、衛兵、勳田、禮絕百官。

食邑方面,李嘉直接安排朝廷發放祿米,一戶一石,比如潘崇徹五千五百戶,年俸就是五千五百石。

衛兵更不必說,男爵一伍,子爵一夥,伯爵兩夥,侯爵一隊,公爵一都,可以算是他們的私兵了。

勳田,則屬於皇帝賞賜的,世襲罔替,哪怕爵位沒了,土地還在,但是不準買賣,依舊需要納稅。

禮絕百官,從名義上,對於勳貴們進行尊崇,見到宰相不需要跪下,只要平輩行禮就行了,極大地擡舉了勳貴的含金量。

所以,哪怕潘崇徹收復了漢中,但依舊只是加封食邑,賞些田地,錢財,爵位是萬萬不能再提升的。

公爵是最後的空檔了,還有如此廣闊的中原未曾收復,等到以後難道要封爲王嗎?

“除了潘侯爺以爲,西川軍中,此次封子者二人,韓保正、高彥儔,封男者八人,校尉者百來人!”

五軍都督府憑藉着憲兵司,掌控着對於軍隊的恩賞,但實際上進行總結的,還得是宰相們集體商榷。

孫光憲老道,他沉聲道:“此次攻伐漢中,消耗米糧四十八萬石,死傷兵卒七千餘人,俘虜宋兵兩萬三千人,包括宋國西南部署崔彥進在內的將校七十餘人,可以說是一場大勝!”

“但,由於撫卹問題,需再支錢糧五萬貫,補給兵械損耗十七萬貫,八萬大軍,更是需要賞賜約七十萬貫!”

“西川府派人來說,糧食倒是有很多,但是銅錢卻很匱乏,需要朝廷下撥!”

“這是應有之意!”

李嘉點點頭,言語道:“此次獲得了漢中,對於朝廷而言,極大的填補了蜀地的危機,損耗再多也是值得的。”

“只是,西川八萬大軍,又新近有兩萬宋軍,總計十萬人,這些兵馬是不是太多了?”

皇帝輕聲發問,宰相們心思各異。

他們都很清楚,長沙府一帶的中央禁軍也才八萬人,西川府擁兵10萬,皇帝哪裡能放心的下?

況且就算是皇帝睡得下,他們這些宰相爲了大局考慮也是心生憂慮,早就謀劃着裁軍了。

所以潘崇徹坐鎮兩年西川府之後,立馬就被調回了長沙府,加封爲使相,就是爲了收拾這十萬人。

其沒有了主心骨,自然就是隨便朝廷拿捏了,不然的話這百萬貫賞賜下去,又爲何?

“依臣之見,西川比鄰隴右,日後出兵關中之際還是需要用兵的,所以可以保留三萬大軍,以作他用,其餘的七萬人,可以一併裁撤!”

趙誠第一個發言,極爲狠辣:“畢竟西川經受了這樣一場民亂,戶籍缺乏,放兵爲民,是極爲妥當的!”

“三萬太少了!”李淮搖搖頭,連忙說道:“臣聽聞,鳳翔節度使王彥超,乃一流名將,青泥嶺何其險要,差點也讓其攻破,最起碼得五萬兵馬,才能安穩!”

“隴右多騎兵,番人,不多派些兵馬,漢中怕是不安穩!”

聞言,李嘉點點頭,言語道:“是這般道理,不過,興元府之地,並不能併入西川,維持其一府爲軍鎮,最爲妥當!”

“放三萬人去興元府,兩萬人至西川府!”

“陛下聖明!”宰相們恭維道。

維持興元府的地位,就是爲防止蜀地坐大,巴東府就是這般道理,興元府作爲蜀地門戶,自然也是如此,這是營有之意。

“剩下的五萬人又如何?”李嘉隨口問道。

“回稟陛下這些久戰之兵,戰陣嫺熟,若是下放爲民,殊爲可惜,不如遷移到長沙,鞏固朝廷!”

趙誠連忙說道。

“不可!”孫釗連忙否決:“長沙府已經近半是新近的移民了,再多一些就得出亂子,萬萬不可如此!”

“不如派遣一些兵馬去荊南府吧!”孫光憲沉聲道:“這次新收復、郢二州,料想荊南府不得安寧,多派一些兵馬前去,也是好些的!”

“那就再派遣一萬去荊南府吧!”

皇帝隨口說道:“剩餘的幾萬人,收兩萬入長沙,其餘的兩萬,分別去江寧府和江西府,也好鎮壓一下亂民!”

用蜀兵來鎮江南之民,可謂是神來之筆,在當地沒有勾連的蜀兵,只能依靠朝廷,所以鎮壓下手是毫無顧忌的,甚至還因語言不通,造反都難。

宰相們紛紛頷首,表示支持。

隨即,大家又議起楊師璠了。

這位湖南將領,這幾年來一向任勞任怨,鎮守江陵也是極爲妥當的,皇帝也是看在眼裡。

雖然其功勳不夠,但收復兩州,也算是可以了,秉承着提拔人才的準則,就勉爲其難地提拔爲伯爵,號爲景陵伯。

景陵者,復州治縣也。

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138章尊老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1333章收買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1194章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1324章氣惱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1318章澎湖縣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1263章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185章王庭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110章信念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1195章第1317章島嶼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270章草原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九百章第1374章大喜第1403章教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1399章大動作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11章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1286章分封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1298章規格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1298章規格第1171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八百章度田第1192章嚴家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一千零六章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1149章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九章(重發)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1236章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