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

bookmark

“鄧相公,您請——”

從甘露殿出來,一旁伺候的田福,態度越發地恭敬:“奴婢也不送你了,一個時辰後,元從軍就得到了!”

“多謝田公公提醒!”

鄧斌微微拱手,看着天空中的斜陽,不由得鬆了口氣,僵硬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此時仿若全身通達,有苦盡甘來之感,涼風一吹,更是有乘風飄揚之意,令人難以忘懷。

主考官,也稱作知貢舉,而他從默默無聞的宰相,到如今的知貢舉,可謂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之前這位皇帝身邊的近侍,態度可是不鹹不淡,哪有這般的恭敬之理?

前唐時,科舉日重,一般有中書舍人及禮部侍郎作爲知貢舉,到了今朝,更是以宰相爲知貢舉,皇帝越發的重視。

一科進士後,他不僅名揚天下,在清流中增添更多的名望,更是收穫不少的門生,結交更多的人脈關係網。

這等關係,纔是他看重的,雖然一時間進士們無法幫忙,但卻可以作爲餘蔭,惠及家族,子嗣。

而且,擔任知貢舉者,皆是皇帝最親信的官員,這又相當於向外表明自己聖眷正隆。

而帝制社會,有聖眷,足已表明一切。

他自然知曉規矩,知貢舉、同考官一旦出爐,半個時辰內,就得收拾妥當,直接去往科場住着,直到結束爲止。

這是爲了防止串聯,以免出現通榜的情況。

也是皇帝的創舉。

也不怪乎這般了,前唐時,制舉考試,根本就不糊名,權貴一賞識,遞給主考官,直接就能錄取。

主考官權力極大,有時甚至能自主命題,看你有才華,甚至還能另外出題,給你個出彩的機會通過考試。

晚唐時期的科舉,根本就毫無公平可言,藩鎮節度的子嗣,隨便都能通榜而過。

如,唐時宇文翎,爲了得中進士,將自己的女兒嫁給70歲的竇璠,讓老女婿的兄長幫助下,通榜成功,成爲進士。

只要你有關係,就能成進士,韓愈爲何呼籲學習,就是因爲這些官宦子弟,不用學問,大字不識一個,也能進士及第,這般情況,誰還學習?

所以,爲了保持公平,對於主考官以及同考官,自然嚴密封閉。

這般,鄧斌離開了宮城,在幾個皇城司的人監督下,匆匆而回,到了家中,收拾行李。

“老爺爲何這般急促?”妻子連忙問道。

“某被聖人點爲今科知貢舉,接下來的時日,我都在禮部貢院,家裡也要緊關大門,莫要見客,平白起波瀾!”

飲了杯茶,鄧斌還未從這般欣喜中緩過來,臉色有些紅漲。

“這果真是好事。”生在官宦人家,哪裡不曉得知貢舉的好處,胡氏頗爲欣喜道:

“可要帶些吃食?”

“不用了,那裡由皇宮親自送去,不愁吃喝,多帶幾件衣物就行了。”

鄧斌搖搖頭,瞧着衣物收拾地差不多了,又看了一眼門外的皇城司,吩咐道:“如今全城矚目,你也是知分寸的,莫要招客,那些帖子,等我出來再說……”

隨後,帶着所有的衣裳,鄧斌匆匆離家,直接在禮部貢院住了下來。

宮裡消息傳出的快,得知鄧斌獲取這般殊榮,百官瞬間乘車架馬來到鄧府,就爲了求見一面。

但卻都被拒絕,直言去了禮部,鄧府更不是不見客。

一時間,大家百感交集,唉聲嘆氣。

政事堂自然也知曉了。

趙誠作爲首相,地位這兩年來日趨穩固,尤其是新納蜀國和江南,他是僅次於皇帝的獲利者,當朝宰輔,他就是躺着,也有功勞。

所以,得知這番情況,他倒是鎮定,反正也威脅不到他的位置,之微微一笑:“鄧兄好大的福氣。”

“鄧相公聖眷正隆!”

孫釗則面無表情,前番科舉,就是他主持的,如今雖曉得再難得之,但卻被鄧斌獲得,憑藉着其吏部的關係,可是能直接威脅他的地位。

權力這東西是定的,他多吃一口,別人就少吃一口,反之亦然。

而孫光憲則是最淡定的。

他年歲最大,主持南平二十來年的朝政,早就心衰力竭,如今五十來歲,只能在政事堂混日子,充個人數,不時地提個建議,算是不錯了。

對於權力的慾望不盛,讓他人脈不錯,至少幾位宰相都與他親善。

“鄧相公年富力壯,正是大有用處的時候!”

讚歎了一句,他就閉目養神,哪裡管政事堂的氣氛又如何。

政事堂中,輔助宰相的後堂官們,則大都屏氣凝神,好似什麼都沒聽到,也沒看到,自顧自地處理雜物,心中的思量卻是越發的澎拜洶涌。

文忠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府邸,李淮得到這個消息,立馬就將備考的兒子叫來,言語道:

“這幾日,你將手中的典籍放下,多看一些鄧相公的文集,我也會找一些他的批註、詩詞與你,好好專研一番,這對你有好處!”

“是!”李夏點點頭,他也不是那種古板的人,投其所好這種明面上的規則,他還是會遵循的,他不佔,別人就會佔據。

“只是,父親,鄧相公得勢,政事堂格局豈不是又要更改了?”

“是啊!”看了一眼兒子,李淮感覺他政治越發的有前途了,他一臉欣慰道:

“自從崔相公致仕後,這兩年政事堂平靜如水,對於皇帝,以及百官們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沒有爭執,怎麼會有波折,對於朝堂官員而言,哪來的機會?”

“鄧相公知貢舉後,政事堂怕是要三足鼎立了,不過,這不是你應該干預的,好好讀書,過幾日就是科舉了!”

待其走後,李淮搖搖頭,他心裡哪有那麼平靜。

安穩的政事堂,對於他來說,也不是好事。

щшш◆тTk ān◆Сo

軍機處大臣,哪裡有宰相的位置舒服,權力難以計量,政事堂有了新動向,那麼,就有可能在添進一位。

“若我成了宰相,又該如何?”

李淮失聲而笑,事到如今,也只能巴望這次科舉之後的境況了。

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番外3世系變更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1353章民艱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1150章安北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感言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1160章幽州營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1278章拉薩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1180章豐州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1402章宗藩第1304章成婚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201章唐旗第1407章禪讓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1161章勝之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1227章家宴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1128章中秋宴第1369章騎兵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一千零八章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1152章心思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1366章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