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

bookmark

陳兵帶領着幾千兵卒,穿着鳳州團練兵的戎袍,又找了兩個嚮導,隨即腳步凌亂,旗幟歪倒地走向鳳州。

沒錯,作爲先遣部隊,他不僅要接受鳳州,還得去突襲大散關,其他的後續人馬則攜帶輜重,緩緩而行。

這條路叫連雲棧道,雖然這裡是蜀道中較爲容易的,但依舊崎嶇難行,關卡衆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僅次於劍閣。

所以,諸葛亮幾萬大軍,對此絕望,不走這裡,只能繞路西行,去往岐山,奪取西涼。

有詩云:“披圖每嘆連雲險,登覽方知蜀道難。馬向雲端踏鳳嶺,人從天上度雞關”。

陳兵等人,雖然都是蜀兵出身,走慣了蜀道,也曉得蜀道的艱難,但一踏入所謂的連雲棧道,許多人小腿直打轉。

這不是平路,更不是橋,而是古人一搭建起來的石砌的棧道碥路,高懸於懸崖之上,僅容兩三人通行,稍不注意,就得頭昏眼花,墜落山崖。

沿着棧道踏上鳳嶺峰巔,宛如走進了雲霧的海洋。

陳兵去過嶺南,更是見識過大海,但是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雲海,跌宕起伏,不見深淺,擡頭望去,彷彿是自己就是在雲頂之上,仿若仙人。

但高山上的寒風,依舊讓其打了個冷顫,陳兵打起精神,看着歪歪斜斜由假到真的隊伍,他不由得呵斥道:“一個個打起精神來,幾百里路,還沒到你們就倒了,成何體統?”

士兵拘束與往日的軍紀,聽聞這番訓斥,不由得挺起胸膛,腳步穩定了許多。

“啊——”

但,仍舊有人迷糊,被此言嚇了一跳,不小心就掉落下去,不見蹤影。

見此,陳兵晦氣地罵了一聲,聲音減小了許多,再按級一步步傳達下去,隊伍這才又恢復了外假內齊。

不過,他斜瞥了一眼棧道外的景象,感覺心臟抑制不住地再跳動着。

團團雲霧在腳下飄浮滾動,路邊的樹木、花草和周圍的山巒時而是顯露眼前,時而飄渺在雲幻之中,一切都是那般神奇美麗。

此時此刻,你簡直懷疑自己已經誤入天宮,飄飄欲仙了。

這就是棧道最高處,名曰:“南天門”,這條棧道起爲“連雲棧道”。

棧道由南岐山盤旋而過,由十里排邁出,進入煙囪溝又叫“煙通溝”。

此溝終年雲霧繚繞如煙瀰漫,象一個很長的煙囪故得名,又意爲來往行旅一直在煙霧騰騰中通過,好多人也叫煙通溝。

一行人再由煙囪溝急轉向南,道路越來越窄,棧道也越來越陡,樹木也越來越密,順陡峻的碥道攀登而上,此段路走起來十分艱辛。

末了,赫然一座大山橫在跟前此爲連雲棧道上最爲聞名的高山——“鳳嶺”。走上山巔有一壑口,這便是鳳嶺上的南天門。

“終於快到鳳州了——”嚮導言語着,讓陳兵整個人都一震,天見可憐,終於快到鳳州了嗎?

“不過,還有最後的困難——”嚮導沉聲道。

“何難?”陳兵震驚道。

“爛泥池——”嚮導一臉凝重道。

“爛泥池”位於鳳嶺南麓的古棧道上,由於山高林密,積雪終年不化,溝內滲水不斷流出,夏秋之季,山林雲低霧濃,陰雨綿綿,坡上到處是積水,形成一段泥沼之地,泥沼上面覆蓋着一層厚厚雜草,草下爲混合着腐枝敗葉的爛泥。

行人走到這裡,一腳便是一個泥坑,一步一灘泥水,常將鞋子拔落爛泥之中,行人每走一步都覺十分困難,故被稱作“爛泥池”。

果然,行進爛泥池,兵卒們在這裡舉步維艱,一走三跌的爛泥中,你攙我扶、艱難跋涉,許多人渾身都是泥巴,髒亂不堪。

過了爛泥池不遠,棧道又會把人引入一條奇峰林立、峭壁萬仞、飛流急瀑、吼聲如雷的深谷,這便是連雲棧道上最富盛名的心紅峽。

艱難跋涉數日,犧牲了數十名兵卒後,一行人終於來到鳳州,陳兵喜極而泣。

張文延很配合,所以接管鳳州也很順利,陳兵等歇息了一日,終於又將啓程。

來到陳倉道。

果然,經受了一番鳳州興州之間的連雲棧道後,陳倉道的艱險,就容易了許多。

這次陳兵吸取經驗,只帶上了千人,帶了許多繩子,以及草鞋,艱難地再次出發。

出發的地方,在留鳳關,關嶺樑下北河上有一座石拱木欄橋,驚險地走過後,走了二十來裡,終於來到了陳倉道與連雲棧道的匯接處——連雲寺。

從連雲寺過野羊河,古棧道把人們引入一條狹窄的小山溝,這裡就是故陳倉溝。

昔日劉邦採用了謀士張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由陳倉溝鑽出,越過大散關,攻下陳倉城,進而佔三秦。

陳倉溝自然不用,經過瞻仰些許後,陳兵等人終於來到了陳倉道重要的關隘——柴關嶺。

其地處紫柏山南麓峽谷,爲陳倉古道必經之地,古蹟甚多,比如大石崖正北山上有睡佛洞等。

“來者何人?”

望着這關卡,陳兵絕望了。

耳邊傳來了聲音,卻不知在何處,雲山霧繞,數步外就見不清楚,只見一偌大的塔樓在,人能見他,他不能見人。

這還怎麼偷襲?若不是他們身上穿着宋兵的戎袍,恐怕早就被殺個乾淨了。

“在下鳳州團練營指揮使趙雲龍——”

陳兵喊道。

“你鳳州的指揮使,帶着兵馬來我柴關嶺作甚?”突然,又換作了渾厚的男聲。

“這位將軍,某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陳兵搖頭苦笑道:“鳳州已然被僞唐襲擊,某等潰不成軍,只能逃竄來此了。”

“僞唐襲擊?”城樓上的男人極爲詫異,然後迫不及待道:“你可以上來,其他人就在城樓下待着,若是屬實,你們再來。”

隨即,城樓上放下一吊籃,陳兵眉毛一皺,果斷地坐下,安撫其他人:“若是兩個時辰內我沒回來,就立馬撤退。”

隨後,陳兵穿着沾染血跡的戎袍,來到了關卡之上,見到了兩個大漢。

第1128章中秋宴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1149章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353章民艱第七百五十章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197章想法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1306章驚——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1276章實踐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1282章羈糜?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弟1119章瓜州第1380章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1201章唐旗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1318章澎湖縣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142章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1378章和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1206章覬覦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1212章于闐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391章藩王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163章贖回?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1401章入祀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