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

bookmark

兗州城下。

攻城,已經進行了五日。

兗州城健而窄,又被加固加高,糧草,兵馬精銳,比起白重贊,更是遊刃有餘。

所以,直到現在,高懷德還猜想唐軍主力依舊在兗州城中。

數日來的攻城,宋軍經驗十足,衝車,撞車,雲梯,不一而足,填平了護城河,又攀爬城牆,附蟻攻城,悍勇的宋軍,前仆後繼。

雖然兗州城數次岌岌可危,但總是能化險爲夷,補充的後備軍很多,這也是高懷德相信其主力在城中的原因。

大帳內,高懷德與將校們的靴子上全是黃土,灰頭土臉,身上是硝煙和塵土留下的痕跡,還有些許血液。

親兵將高懷德吃喝用的碗筷拿出來,一條魚,一盤肉,又盛上菜湯,又拿了幾塊麥餅上來。

他自顧自地吃着,姿態優雅,速度倒是挺快,不一會兒,就吃的鼓鼓囊囊。

數代都是將領,高懷德已經養成了些許將門的習慣,不再是粗魯,骯髒,整個人散發着別樣的氣質。

武將們過得慣風餐露宿、粗衣淡飯的日子,因爲戰爭頻繁,出征的日子很多,所以對於眼前的吃食,倒是不在意,囫圇吞棗一番,盡數去了肚子。

能夠陪伴高懷德的將領,都是軍中的高級將領,寥寥數人,卻臉色凝重。

“招討,兗州沒那麼簡單。”某個將領實在耐不住,說道:“幾日來,兄弟們死傷慘重,兗州城卻安然無恙,着實打擊士氣。”

“短則罷了,就怕夜長夢多,咱們搜刮糧食,附近的幾個州縣,遍地都是亂民,都難弄到了。”

很明顯,經過幾日的攻城戰,遲遲沒有達到效果,以至於士氣下降,須做好長期圍困的準備。

而且,遍地都是亂民組織的兵馬,襲擊糧道,護送糧食也額外的需要兵力。

更關鍵是,由於朝廷的政策,以及軍糧的暴力搜刮,大量的百姓外濤,從而使得附近幾乎沒有糧食可以徵收。

他們都清楚,來自於朝廷的糧食是沒有指望的,就糧與當地,纔是最好的辦法,簡單粗暴。

“儘量速戰速決。”高懷德輕聲道,對於手底下軍隊肆無忌憚的暴力催糧,他不以爲意,這是五代時期經常有的事情,如今也不例外,只要能打贏,一切都是值得的。

言簡意賅,衆將應下,只是心中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隨即,高懷德又進行指揮,讓攻城部隊進行輪換,堅持一上午的軍隊,終於鬆了口氣,回來就食。

享用食物不久,來自於濟州的消息,終於是傳來了。

兵敗了——

五千兵馬,逃回來的不過五六百人,其他不是被俘,就是死傷。

“陳元超呢?”高懷德強行壓抑心中的憤怒,問道。

“陳都使因爲鎧甲太亮眼,且唐軍窮追不捨,只能被俘了。”

逃回來的都頭,顫抖地說道:“招討,濟州城,濟州城中,至少有兩三萬人,唐人數倍兵力攻我,才盡數潰敗如此。”

“不可能,唐軍怎麼有這般兵馬在外?”高懷德首先懷疑自己遭受了欺騙,這是爲戰敗找的藉口,唐軍主力都在兗州城,其他地方哪有數萬精兵?

隨即,他又找尋了一些潰兵問詢,皆回答是數萬兵馬,寡不敵衆才被擊敗。

到了現在,他不得不承認,兗州城內,只是個誘餌,自己中計了。

隨即,斥候來報,兗州西南方向,三十里外,塵煙滾滾,旗幟招展,一眼望不到邊,起碼也得兩三萬之數。

“氣煞我也!”高懷德心中極爲憤怒,己方在消息方面,根本比不了對方的射聲司,與之相比,就是聾子,瞎子。

宋軍在這地界,彷彿是外軍一般,受到百姓的抵制,糧食募集困難,亂民還不斷的進行搗亂,而兗州這般兵卒充沛,誘餌兵力不多,肯定是那些城內百姓選擇助賊。

孤軍,這是高懷德心中的想法。

“來人,收兵,敵人終於來了——”

高懷德摒棄那些雜亂的想法,無論無何,他以及這數萬大軍,只有一個想法——勝利。

無論是屠城,還是募糧,甚至燒殺搶掠,都在所不惜。

李威領着三萬兵馬,以及大量的糧草輜重,緩緩而行,從濟州來兗州,他不再掩飾,選擇了決戰。

在濟州,一萬對五千,硬生生的抵擋住了宋軍的攻擊,然後防守反擊,擊潰了宋軍,俘虜了陳元超,只有數百人潰敗而逃。

雖然只有五千人,但卻激起了唐軍的悍勇,士氣。

宋禁軍,是整個天下數一數二的強軍,這不是南方的弱兵可以相提並論的,其兇猛,哪怕是萬人,也是打的艱辛。

若不是唐軍韌性強,沒有被其突破中軍,不然結果就顛倒了。

經歷了一番稱之爲勝利的戰鬥後,宋軍死傷近三千餘人,心氣被激發,好似脫胎換骨了一般。

而且,自己的位置也被透露,只能選擇進擊兗州,將這數萬宋軍,圍困在兗州城下。

騎着馬,望着官道兩旁殘破的村落,荒廢的麥田,雜草與麥穗難以區分,昔日肥沃的,百姓羣居的兗州,丁口已然百不存一。

“宋人真是造孽啊!”李威搖了搖頭,感慨道。

隨着他的言語,身後跟從而來的義軍將校們,則臉色漆黑,神色凝重,憤恨不平之心,溢於言表。

見此,他心中一笑,面上卻是憤怒道:“前有徵糧,後有軍糧,夏糧未熟,那些貪官污吏們卻破門而入,拿走口糧,種子,牛羊,甚至以人抵糧,昔日富庶的地界,已經荒無人煙,恍若鬼域。”

“河南道苦宋久矣——”

“河南道苦宋久矣!”一旁的義軍們則義憤填膺,附和地喊道,一種名叫憤怒的情緒積攢在他們心中。

他們妻離子散,屋舍毀壞,田園荒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官吏造成的,若不是沒有活路,他們但凡有一口飯吃,也不會殺官造反。

所以,即使兵敗,但因爲仇恨,糧食,依舊有大量的義軍聚集在唐軍周邊,保守估計,超過了萬人。

因此,他這次帶的,則是四萬兵馬。

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77章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1337章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八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364章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1289章心情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九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1401章入祀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一千零四章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1274章伴當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1311章威逼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1157章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四百章捉拿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1252章無題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1200章唐奴第1401章入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1360章談話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1223章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九百八十五章第一千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214章遺民第1407章禪讓第九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七百零七章第1295章門檻第1212章于闐王第1315章水師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