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

bookmark

說實在的,李嘉對於美色實在沒有興趣,他更不敢在軍中宣淫。

說到底,他還是愛面子的一個人,如果傳出去,百姓們怎麼看他?羣臣又如何看他?

英明神武的形象可不能糟蹋了。

所以,只是接見了一番母子後,他就乘坐豪華的馬車,緩緩前行。

長途跋涉之中,李嘉安分守己,處理軍務政務,根本就沒出自己的巨大馬車宮殿。

這讓小符後鬆了口氣,看來這次北上,真的只是公務罷了,皇帝也沒有想象中的難道好色,自己還是多心了。

京兆府。

張維卿自從攻略關中,又拿下河中府後,錢財自然是不缺的,爲了獲取軍心,也爲了民心,他直接運來了河中府的鹽。

關中的鹽價大跌,每斤不過五十錢,百姓皆稱讚有加,民心瞬間就聚斂了許多。

軍隊,則利用繳獲的錢財,大肆發放,來鼓舞士氣,幾乎每人十貫左右。

關中殘破,那些鳳翔府,靜難軍的藩鎮兵卒們,一向是窮慣了,何曾見過這般多的錢糧,平日裡混個溫飽,已經算不錯了。

但,最讓他焦慮的,則是糧食的問題。

按照道理來說,如今已經是六月份,夏收時節,糧食應該不缺的。

但,誰讓他自身就攜帶着五六萬人,再加上靜難軍,鳳翔軍,以及長安的永興軍,規模超過了八萬有餘。

而,整個京兆府十三縣,也不過五萬戶,撐死了也不過三十萬人,而且水利多年不修,土地荒蕪者衆,關中又缺乏鐵器。

在張維卿的巡視下,偌大的京兆府,許多縣的百姓,竟然還在用人力木犁,即使渭河平原土地肥沃,但卻一直沒有好好的利用。

前唐時的廣通渠,與成國、升源、隴川三渠相接而達寶雞,橫貫關中,但經年不修,早就廢棄。

目前的關中,就是渠廢民貧,物資匱乏,僅已自用。

百萬人口的長安城沒落後,再加上多少的戰亂,人口少了,關中其實恢復的不錯,糧食也能勉強自給自足。

但,誰讓唐軍北上呢,又多出來數萬名吃食恐怖的大漢。

唐軍可是一日三餐,隔三差五的還要吃***迫張維卿派人從渭河中捕魚慰軍,而其他歸降的軍隊也要一視同仁,所以糧草消耗是極快的。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幸虧長安殘破,不然真的得餓死了。”

張維卿還有點慶幸,如果真的奪下一個前唐時期,百萬人口的大城,吸乾整個關中都養不了,沒有關東的糧食,得餓死一大片。

不過,渭河平原的確是一片肥沃之地,供養如今一點人口還是綽綽有餘,作爲都城是不合適的。

除了糧食問題,燃料的獲取,也十分困難。

前唐時的長安,就像個無底洞,吞噬着一切,山嶺禿了,想要獲取木柴,甚至要去往秦嶺砍柴,遠離長安數百里。

這般多困境,讓張維卿對於長安的熱情,飛快地下降,甚至,他想念長沙的快活生活了。

“部署,朝廷發來指令!”

這時,突然來了一封朝廷的信件,要求他率領兵馬東出虢州潼關,奪下洛陽,也就是北宋的西京府。

“來人,召集衆將!”

張維卿一掃之前的愁苦,興高采烈地吩咐道。

很快,包括楊廷璋,王彥超,陳兵等大將,也紛紛到來。

“諸位,楊師璠坐守潼關多日,使得關中穩如泰山,又有郭守文、郭從義坐守河中府,以致於宋兵難以過黃河,如今咱們坐鎮京兆府多日,是該動一動了。”

張維卿笑着說道,很是氣勢。

“咱們還有多少兵馬在長安。”

“五萬六千人,包括數千鳳翔騎兵,靜難騎兵。”

“傳我命令,除了留守五千人在長安外,其餘人等,一律東出潼關。”

“部署,爲何這般急切?”楊廷璋連忙說道,他如今全家人都上了船,退下不得,實在不忍其貿然行事:

“潼關外還有近萬兵馬,河南尹向拱,也是名將,東京禁軍數日可援,咱們是否再緩緩?”

陳兵則沉默不語,他想聽聽到底是如何情況。

王彥超則是頗爲贊同之色,投降了唐軍,如今他自己抱團取暖,與楊廷璋暫時聚攏在一起。

“哈哈哈,都怪我沒說清楚!”

張維卿不以爲意,大笑道:“陛下發來諭旨,言語已經攻克了襄陽,正在帶領十萬大軍北上,已經有一隻騎兵解了潼關之圍,如今只要咱們東出配合,一舉拿下洛陽,到時候就可威逼開封了。”

“糧食可夠?”王彥超迫不及待地問道:“咱們五六萬人,加上那十萬人,如此龐大的人數,糧食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糧食問題無須擔心!”

張維卿一臉肯定道:“江陵坐守長江,來自各府州的糧草源源不斷的送過來,咱們關中缺糧,陛下那邊絕對不會缺糧。”

“也不要用宋國的眼光來看待我們大唐,自復國以來,南方富庶,無有一年用兵有缺糧之憂,不說咱們十五萬人,就算是三十萬人,供應起來也是綽綽有餘的。”

“朝廷富庶,此乃我等的福氣。”王彥超驚訝地點點頭,對於這般豪氣,他是多年未曾碰到了,或者說,自從軍以來,無時無刻都在爲錢糧擔憂,不曾有過放心過。

待在關中這鬼地方,他這個鳳翔節度使,乾的是父母官的活,不是修水利就是修路,自力更生,收穫自知,朝廷根本就沒援助過。

他第一次體會到擁有朝廷的感覺,真奇妙。

不出意外,唐軍就達成了一致,數萬大軍準備了兩天時期,浩浩蕩蕩地東出而去。

京兆府百姓喜極而泣。

這些兵馬待在長安,渭河的魚都快吃沒了,柴火也消耗的一乾二淨,他們自己都難吃一口熱乎的,實再是太難了。

急行數百里到達潼關,前鋒到了,後軍還在華州。

“末將見過部署。”楊師璠精神抖擻地行禮道。

“如何?御駕達到了何處?”張維卿迫不及待地問道。

“御駕距離潼關,只有兩日路程,開路先鋒已經到了,正在預備行宮。”

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九百六十四章第1319章就國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九百二十五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三章雄心壯志第1305章談話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1265章死戰第1409章崩第1370章煽動第1171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四百九十章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1157章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1184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1276章實踐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1144章後宮第1339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1121章沙州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1204章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一千一百章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1150章安北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1230章出宮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七百零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357章人選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1402章宗藩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1349章小子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六百三十章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