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

bookmark

射聲司與金吾衛的爭執,最終又回到了李嘉的桌子上,對此,他心中也頗爲煩躁。

煩躁的原因不在於所謂的爭功,而在於其背後所隱藏的內容,確實令人不安的。

整個番禺城,對於他的到來,表面上的配合倒是可以的,但暗流卻波濤洶涌,甚至令人不安。

文人的節操,什麼時候那麼寶貴了?不用再被閹了,依舊掌握權力,有什麼不好嗎?

“有沒有宰相們參與?”李嘉手指不自覺地觸動了一下,問道。

“目前來說,並沒有宰相參與進去,地位最高點,不過是吏部侍郎,戶部侍郎罷了!”吳青很好地秉承着射聲司的職業,剛抓到人,就摸的一清二楚。

“哼,沒有宰相點頭,那羣小嘍囉敢暗地裡行事?還敢到番坊裡計劃謀略?”

李嘉冷哼一聲,對於這種門道,他清楚的很,後世的電視劇,小說裡,哪一件大事不是從小嘍囉引起的。

由小嘍囉作爲火引,然後引爆炸彈,再然後大佬就會出來安排,一切是那麼的順理成章,似乎與那些大人物沒有關聯。

“牽連出來的,總共多少人?”李嘉頗有些好奇,到底有多少人敢提着腦袋造反。

“約莫一百三十六人,上至尚書省侍郎,下至縣衙捕快。”

“好,非常好,我正愁着如何來犒賞咱們這些勤王功臣呢!整個要什麼來什麼!”李嘉被氣笑了。

自己可待這些人不薄,剛到番禺,拿下了府庫,就增補了數個月的獎勵,甚至還取消了閹割的要求,將宦官們趕出了朝廷,文官的權力增添了不少。

就這,還不滿意,真是貪得無厭……

“那,這些人怎麼辦?”吳青瞧着都督一副生氣的模樣,小心翼翼地問道。

“殺了,全部推到菜市口殺了,不要放過一人!”李嘉惡狠狠地說道。

“郎君,萬萬不可!”王判官立馬出聲,制止道:

“自古以來,對於死刑謹慎而小心,這一百多人,都是士大夫,須得小心謹慎纔是!”

“士大夫,士大夫就不能有死刑了?”李嘉瞬間笑了,語氣冰冷地說道:

“這些人犯了事惡之一的謀大逆,根據漢律,這些人都得判處死刑!”

“可是,可是……”王寧有些猶豫,又有些懼怕,第一次見郎君有這種脾氣。

“沒什麼可是的,定下謀大逆,大理寺自然安排,也不用等秋後了,就現在,立馬執行,不得有誤!”李嘉咬牙切齒地說道。

“對了,以都督府的名義,讓御史臺的那些御史們忙碌起來,之前的清君側還是不夠,朝廷的奸臣太多,玷污聖聽!”

“整個朝廷,正好需要清理一番,正風氣,肅和諧——”

李嘉斬金截鐵地說,一臉的正氣模樣,爲百姓服務之心,路人皆知啊!

“是,我馬上以都督府的名義發出去——”

王寧一想起這件事的背後,不止是謀逆之事,更多的,恐怕是那些功勳之臣,已經早就急不可耐了。

這些人的死,不只是震懾整個朝廷,更是空出來不少的官位,而郎君也正需要用這些官位來收買功臣,以及那些投靠過來的官僚們。

西市的菜市口,今日格外的熱鬧,上百位曾經威風八面的官吏們,如今卻身着囚服,披頭散髮地被看押着,灰頭土臉,好不狼狽。

而看戲的人羣也是不少,人們興高采烈的議論着,還有爲數不少的叫賣小販,因此生意好了不少。

“這是第一次見到當官的被砍頭哩!”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顫巍巍地被扶持着,盯着被跪地的官吏們,激動地直哆嗦。

“老丈,可是與其中某人有過節,不要這麼激動,把自己搭進去可就不好了!”

第一次來到番禺,又在軍營中待了許久,儋州軍指揮使韓旭頗爲興奮,因爲他終於可以出來放風了。

雖然只是看行刑,但好歹見識了西市的繁華。

“小子無禮!”老頭子呵斥了一聲,然後道:“我要是與其有過節,還能活到今日!”

說着,還擦起了眼淚,像模像樣的。

“我只是感嘆,自大漢建國以來,往日裡都是犯事的強人,以及無辜百姓被行刑,今日,卻見到了官吏,不枉我活這一遭了?”

“老丈,失禮了!”這話聽着,讓韓旭不明覺厲,一種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升起,沒有些許閱歷知識,是說不出這番話的。

況且,哪個平日裡操勞的老漢,會有這樣的精神氣力?

“年輕人,看着吧!雖然這只是一次行刑,但裡面的門道深着呢!”老漢顫巍巍地說着,目光中似乎流轉着不同意味。

臨街的酒樓門窗位置,早已經被高價賣了出去,一位難求,但是對於某些人而言,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鍾兄爲何在此訂了位置?”

同樣位處朝廷宰輔,崔泉崔侍中,很是疑惑,爲甚這位鐘相公會邀請自己來這裡觀刑。

南漢遵循唐制,實施羣相制,然而真正的宰相,只是尚書令,侍中,才實至名歸,其餘以他官參掌者無定員,但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參知機務”、“參與政事”(參預朝政)及“平章軍國重事”之名者,併爲宰相。

鍾允章爲“同中書門下三品”,實爲首相,而其他兩人則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只是多了三個字,地位完全不一樣。

“崔兄來的正好,剛好張僕射也在此,一同觀賞吧!”鍾允章很是客氣的邀請其坐下,包廂中卻尚未置辦一個酒菜,令人大爲不解。

若是他人知曉政事堂三位宰相皆至此地,恐怕非得出一番禍端不可。

“非是我小氣,只是置辦了酒席,也是浪費!”鐘相公笑着說道。

“這下面,可是在行刑呢!”

“這……”兩位相公瞬間失言,全無了談笑了興趣。

“如今這個都督,膽量竟然如此之大,大漢數十年,繼承高祖遺德,不曾輕易斬殺過士大夫,如今卻令人大開眼界!”

“相公此言何意?”

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四百章捉拿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四百零六章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