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

bookmark

後周顯德六年(959)二月。

後周命樞密使王樸至河陰檢查黃河堤壩,於汴口立水閘。

又命韓通、吳廷祚發徐、宿、宋、單等州數萬民夫浚汴水,由韓令坤自大梁(今河南開封)導汴水東入蔡水,以通陳州(今河南淮陽)、潁(今安徽阜陽)漕運之路;又徵發滑、毫二州丁夫,由袁彥督辦浚五丈渠,東流定陶(今山東),梁山泊入濟水,以通青(今山東益都)、鄆(今山東東平西北)漕運。

“官家,茶水冷了!”東京的宮廷中,正值壯年的皇帝郭榮,端着茶水,此時有些愣神,望着眼前的奏摺,心中頗爲不安。

玉雕粉琢的符皇后,則瞧到官家這副模樣,不由得柔聲提醒道。

“啊?皇后怎麼了?”離征服淮南不過一載多時光,但壯年的皇帝,此時卻彷彿老了十來歲,腰背都有些彎了,符皇后有些發酸。

“管家,茶涼了,別再喝了!”符皇后關心地說道。

“無事,在外行軍,涼水又算的了什麼?”說着,郭榮一飲而盡,笑着說道:

“剛纔心中卻有些不安,不知因何而起!王相公還是休沐。”

“沒了他,我這桌案上,奏摺可堆成山了!”

“官家萬金之軀,應當保重纔是,這些宰相們,本就輔佐君王的,加着重擔也是應當的!瞧您都瘦了!”

符皇后柔聲說道,臉上寫滿了關心。

“最近漕運之事,關乎天下穩當,不可馬虎!”郭榮額頭上又多了幾道皺紋,無奈地說道:

“這東京數十萬人口,每日食盡多少糧食,不疏通漕運,這一國之都,就得亂套!”

“等天下一統了,咱們就搬到別處去,東京雖然繁華,但着實不當爲都!”

對於政事,皇后很有分寸,只是適當的笑笑,並不參合,官家本事大着呢,並不需要她這個後宮之主建議。

對於這個貌美的皇后,郭榮很滿意,能夠很好的駕馭後宮,保持安寧,這樣才能讓他更好的處理政務,集中精力。

“陛下心中不安,可是……”皇后柔聲說道,還未說完,就被一陣急促的聲音打斷,帝后皆不喜。

“何事?”郭榮忍住心中的煩躁,直問道。

“回稟陛下,王相公拜訪李相公時,昏厥不醒!”宦官氣喘吁吁地說着,這些話,令郭榮大驚失色。

“什麼?竟然發生了這種事?”猛地站立起來,郭榮實在想不到,自己要是沒有了這位左膀右臂該當如何是好?

“走,備轎,請御醫,咱們去王府!”耐不住心中的焦慮,郭榮急切地吩咐着。

三月十五日,王樸突然猝死,郭榮痛哭流涕,以玉斧擊地,痛哭:

“蒼天奈何奪我良臣!”

十八天後,郭榮當着大臣的面,突然對天下宣佈,王師即將北伐契丹,目標是收回被石敬瑭廉價出賣的中原天險——幽雲十六州。

這是王樸《平邊策》中,計劃的收復幽雲十六州章程。

百官以天下未靖爲由,積極勸說,但卻被郭榮一意孤行地否決了。

宣徽南院使吳承祚留守東京,三司使張美爲大內都部署,總管皇宮。

武將則大部分隨郭榮北上,包括半年後撿便宜的趙匡胤。

等到李嘉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

“北伐?幽雲十六州,趙匡胤——”反覆瞧着這封信,李嘉不斷地念叨着,心中不住的翻騰,難以言表。

按照歷史的進程,若是不出意外,北伐半途而廢后,郭榮去世,然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北宋建立。

說實在的,若不是自身身份的束縛,李嘉真想伴隨這位五代第一明君,北伐幽雲十六州,收復這些漢族的命門。

可惜,郭榮壽命太短了,讓趙黑子撿了一個大好江山。

其實,對於郭榮的北伐,李嘉還是比較認可的,此時的確算是比較適宜的時期。

一者,此時統治契丹人的,是有名的睡王耶律璟當政,“好遊戲,不親國事,每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國人謂之睡王!”

曾經被契丹人節約北上的原後漢宰相李濤之弟李浣,在給郭威的密信中也透露耶路璟,“幼弱多寵,好己鞠,大臣離貳……今王嬌恣,唯好擊鞠,耽於內寵,固無四方之志。”

二來,此時南唐賓服,後蜀喪膽,南方底定,外部環境優越。

最後,還是郭榮雄才大略,國內因改革蒸蒸日上,府庫充盈,萬民安泰,國力大增,負擔得起北伐重任。

郭榮抓緊時機,一舉北伐,而到了後世,趙匡胤與睡王當了九年的鄰居,他不但沒有絲毫進取契丹之意,甚至還準備花500萬貫錢,和平贖買燕雲十六州,至於趙匡胤所謂的“務保境息民,不欲生事夷狄”,實際上不過是託詞而已。

趙匡胤缺馬,打不過契丹嗎?並非如此,契丹人幾次南下,都被趙匡胤打得抱頭鼠竄。

趙匡胤實際上做過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打算,但遭受宰相趙普的堅決反對,甚至發言,寧願不要燕雲,也不要武人上位。

“孰取幽燕,孰可代之?”

聽到這句話,趙匡胤一身冷汗,環衛是靠武力來撿的,一旦派大將收復幽燕,勢必賦予大將兵權,而趙匡胤天天做夢都夢到石守信、曹翰這幫武夫,披上黃袍。

寧可放棄幽雲十六州,讓16州的漢人百姓淪爲契丹人的奴隸,也不能威脅到自己白撿來的皇位,這是趙匡胤的底線。

所以,一直以來,李嘉對於北宋是極爲鄙視的,統治階級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寧願放棄領土,放棄尊嚴,割地賠款,也要享受富貴。

李嘉心想:“這與後世的滿清有什麼區別?”

坐在皇宮中,每年最害怕的,就是契丹人的使者南下東京,不是割地,就是賠款,甚至放棄叫對方叔叔。

一想到這裡,李嘉雞皮疙瘩就掉了一地。

所謂富裕,不過是統治階級的富裕,北宋完全繼承了五代時期的苛捐雜稅,並未廢止。

士農工商,北宋以天下餵飽了士,坐穩了天下。

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修)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一章我有嘉賓(修)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感言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