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

bookmark

李氏商會的巨船肆無忌憚地在海面上行駛着,再多的巨浪也不能阻擋一二。

一層層浪花無奈地拍打着,但船艦依舊安穩如山,也沒有多少海盜敢打李氏商會的主意,誰不知曉,李氏商會說是海商,其實就是海盜。

劫掠他,等於是送上門。

所以,楊元自從登上商船後,就一路順風順水,不消一個月的功夫,就來到了濟州島。

海上的黃昏,直接鋪到了海面,猶如金黃色的絲綢,柔順,婀娜,有一種說不出的柔美。

落日的餘暉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景緻來,輪班休息的水手們三三兩兩坐在甲板上,望着遠處海天一色的美景,有說有笑的享受着,辛勞了整日後這難得的閒暇時光。

“此番出海,未曾想到如此之順,竟然只損了兩頭大食馬,真是上天保險!”

水手長鬆了口氣,望着楊元等陸上來的獸醫,開口道:

“多虧了你們,要是往日,這些馬到了濟州時,就損了近半,再加上水土不服,一百匹馬,留下三十匹已然是庇佑了!”

“這,濟州島還有多遠?”楊元待在船上有些不耐煩了,雙腿不着地的滋味真難受。

“不遠了,只消半日的功夫,就是到了!”

“這濟州島,可有萬畝之地,看着也大,此島佔地廣闊,從東到西,徒步要走上數日之久!咱們也算是有福了,都督說了,只要馬匹翻倍,每人獎賞十畝,翻兩番,獎一百畝……”

水手長一臉羨慕地說道。

“那要是十番呢?”楊元繼續問道。

“啪——”突然,腦袋就捱了一巴掌,“你小子不要好高騖遠!”

不知何時,船長就走了過來,看着海面入神。

濟州島有一千八百四十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積佔它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按一平方公里等於一千五百畝,這近三成的耕地面積,表示這濟州島起碼有八十萬畝可耕種田地。

李嘉想開荒種地,都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純用來養馬都浪費了。

一路上,楊元一直以爲濟州島是一個荒蕪人煙的島嶼,待登了島,才發覺,這裡與嶺南的城市相比,已經不遑多讓。

不知何時,一座城市就屹立在濟州島上,高約兩丈有餘,一條寬敞的大道直通城外的碼頭,數不清的行人,腳伕,商賈,如同螞蟻一般,在其上走動,熱鬧的很。

最令人印象的,則是碼頭,與番禺的碼頭不同,這裡的碼頭非常乾淨,就連腳伕,也臉白手淨,臉上泛的紅光,一看就衣食不錯。

待下了船,自有人幫忙將貨物卸下,就連那些馬兒,也有人幫襯着,緩緩落地,牽引到島的東面,聽聞那裡有上好的草場。

“諸位辛苦了,早已經備好了酒肉,快些去吧!”

迎接他們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沒有穿官袍,卻彷彿是個主人翁一般,很是熱情,船長有些受寵若驚,臉上滿是喜悅。

楊元不過是一個小小年紀獸醫,哪裡顧得這些,熱鬧且具有異域特色的碼頭,讓他看花了眼。

“快半年了,郎君終於想起濟州島,也想起了這座牧馬地!”

看着一匹匹下船的馬,墨淵的眼角里含着淚水。

造反被救了,墨淵很感激李郎君,隨即又被李郎君莫名其妙的忽悠到了這座島,說是要組建騎兵,讓他領兵,說是在此訓練一二,

於是,帶着幾百個父老鄉親,墨淵來到了這座島,聯合漂泊在此的漢人,倭人等,開始艱難地墾荒生涯。

所幸,每隔半個月,就會有南來的船隊帶來物資,或者移民,讓這座濟州城慢慢地建設起來。

北方的高麗、契丹的高麗蔘、皮草等,南方的日本劍、扇子,周國的書籍,瓷器,書畫,都來到這裡彙集,成了一座大市場。

至於島上的耽羅王室,早就被攆到了島中心山區了,反正也沒多少人。

幸虧島內有個待了許久的老人,是從前出使契丹的使臣,漂泊到島上數十年,名喚陳申,在他的幫扶下,這個濟州城,才勉強建立起來。

原本想領兵打仗的,結果

“前來濟州島之前,都督千叮嚀萬囑咐,若是有欠缺的,只與我說,嶺南自當供給!”船長看着這座城,開心地說道。

“也沒啥缺的,每個月都有商隊過來,如今所缺的,只有人,哪怕我派人去契丹買些奴隸,在高麗、日本招募漢民,但依舊不過三千餘人,這偌大的島,怎麼守的過來?”

墨淵抱怨着。

“您看,我爲您帶來了上百匹上好的大食馬,都督對您寄予厚望,對於濟州島也是寄予厚望……”

“這是都督帶給您的信!”

聽到這話,墨淵心裡也是暖和的,終於,李都督重視自己來,握着信,回家再看。

回到書房,李都督的信中,佈置了緊要的任務。

首先,必須招募兩千戶,開墾十萬畝的田地,建立糧倉,讓濟州島不僅僅是個牧馬地,而是嶺南的糧倉。

第二,去山東等地,招募漢人,那裡地少人多,讓濟州島的漢人佔據絕對的主要地位。

第三,在招募的漢人,契丹人,以及高麗人中,選拔一些天賦較好的,訓練他們成爲騎兵,人數不低於一千人。

第三,配合商隊開拓日本,讓嶺南的商貨進入其中,順便招募一些士兵,開一些金銀礦。

等等,難怪此次商隊有些不同尋常。

他回想起來,這次船隊過來,盡然沒有帶一些貨物,反而運送了好多的武器,以及幾百號衣衫奇怪的人物,難道就是他們準備去日本不成?

“爲甚要去日本?”坐着船來到濟州島,剛歇息下,大腦還是昏沉的,聽聞都頭說要去日本,張力立馬站起,驚詫道。

“日本的金礦銀礦多,都督府,也沒有多少餘糧啊!”卸嶺都頭妙石道人甩了甩拂塵,瞥了一眼衆人,輕聲道:

“諸位跟着我幹了多日,都督府獎賞也拿了不少,這次雖然更偏僻,但危險卻是無的,獎賞更高!”

“能有多高?”

“濟州島,每人百畝地,外加五十貫錢……”

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修)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三章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