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

bookmark

既然虔州歸還了南唐,那麼潘崇徹也就歸來了,收到了李嘉的獎賞。

潘崇徹因此重新封爵爲義武子,食邑五百戶,獎賞任囂城府邸一座,賜予貼身護衛一夥,田地五百畝。

李信與張維卿倆人也受到了獎賞,食邑加封一百戶,田地也各加了一百畝,而且散階也升了一級。

其餘的將士們也同樣如此,除了散階升一轉外,贖回虔州的一萬貫,李嘉還添了兩萬貫,總計三萬貫,全部都賞了下去,整個番禺城瞬間喜氣洋洋起來。

何大元也是欣喜,此次出戰,一夥人竟然只傷了一個,而斬獲了三個人頭,那三個人都分到了一畝地,而他作爲夥長,享受同等的待遇,只不過是得了一貫錢,沒有田地。

回到番禺後,因功而升,轉爲副隊正,雖然依舊是領兩個人的薪俸,但地位卻高了許多,就連賞錢也多了,皇帝的錢,從淄重營與憲兵司的轉過來,他得了八百錢。

手裡提拉着一千八百錢,懷裡還有繳獲俘虜的一塊玉佩,他心裡美的很。

因爲遠離戰爭,但又享受了戰爭的福利(因此支出數萬貫錢財),導致市面上越發的繁榮,布匹、糧食、藥材等,都不同幅度的上漲,因此獲利的商家不計其數。

這些商家們很好的把控了朝廷的忍耐度,在沒有危及統治的情況下上漲,平民們除了有些膈應外,還算能適應。

休假是分批進行的,作爲副隊正,何大元自然屬於優先休假的那一批,提拉着銅錢以及繳獲的戰利品,他歡歡喜喜地來到了家門。

而家門前,候立着一個頭戴木釵的少婦,模樣清秀,穿着齊腰的青色襦裙,不斷地張望着,待看到何大元時,臉上滿是欣喜。

“大元——”一聲清脆的叫喊,讓他的心徹底的酥了,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回家還能有別處的歡喜,手中的重物,似乎輕若鴻毛了。

“弱娘!”何大元快步而入,憨笑道。

“怎回來那麼遲,累着了吧,別人家的都回來了,家裡煮了肉羹,給你補補,東西給我!”

若娘看着完整歸來的何大元,臉上喜極而泣,但發覺嘩啦響的銅錢時,更是欣喜,腳步也快了些許:

“娘,姨,快來看呢,大元回來了!”

“大元,我的兒啊!”老孃一看到何大元,心中歡喜,這次北去,後來才聽說,是打那僞唐去了,厲害的很。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我兒回來了!”

何大元的歸來,讓整個家都暖了起來,看着一家子人,他心中歡喜,拿出了包裹。

一千八百錢,交到了老孃手裡,管家的還是老孃。

一隻缺角的玉佩,這是繳獲的,他擦洗了數遍,送與了表妹。

其餘的都是換洗的衣物,則被兩個妹妹拿去。

至於薪俸,由於軍營管吃住,基本上都送與家中,若是無家,則寄在淄重營中,寫好遺囑,就行了,何大元自然將錢都送至家中,不然這一家數口,在番禺怎麼過活?

“這次歸來,皇帝賞了許多錢,咱又立了功,就有這千八百錢,咱們存着買地,以後不用做活,就能在京城好好活着,天天吃米飯!”

何大元看着大口吃肉羹的家人,停下了筷子,笑着說道。

“這次有了那麼多錢,之前的薪俸,我也存着,差不多夠五貫了,還能買兩畝地,之前你立功,有了一畝,如此咱們家就有了三畝地,除去田稅,與佃戶對半分的,咱們一年有四石糧呢!”

一畝地,哪怕年成不好,也有一石,若是好些,也有一石五斗,除去繳納一斗的稅,以及佃戶對半分,一年至少四五斗,一年兩收,三石糧還是有的。

聽到這,包括妹妹、姨娘、表妹,皆是一臉的嚮往,這些糧哪怕啥都不做,也夠吃半年了,若是換成粗糧,也能撐一年。

日子越發的紅火,讓一家人很是歡喜,他老孃則嘆了口氣,說道:“若是你爹在,咱們一家人伺候這幾畝地,省的分出一半去,家裡日子還會更好一些!”

“娘——”何大元叫喚着。

“不提了,咱們何家,就缺了小子了,你跟若娘再努力一些,讓我半個大孫子,我這一生也就無憾了——”

在這個日子裡,平安歸來的士卒,皆滿載而歸,雖然有幾戶縞素,但不礙大局,對於朝廷,越發的滿意起來,對於戰爭,也從之前的懼怕,也慢慢狂熱。

而對於某些人而言,今天的日子着實有些難受,哪怕送上了一些肉菜,還有些許湯水,但對於譚若同而言,卻與苦膽無異。

“譚兄,好歹吃點吧,這些時日都是些粗糧,咱喉嚨都粗了些許,淡出鳥了!”

同處牢房的,還有一個壯漢,也是蓬頭垢面,正拿着兩根筷子大口吃着,還嫌棄不過癮,雙手拿着雞腿,大吃特吃,看着譚若同的模樣,嘆了口氣,說道。

“家中幼子不過三歲,妻妾數人,若是我不健在,該當如何啊?且,我老孃身體素來就不康健,若是得知我亡故的消息,恐怕不測啊!”

“如今這個境況,說這些還有甚用?”張大雷啃食着雞腿,嘟囔着。

譚若同作爲昭信軍指揮使,一戰被俘,成爲階下囚,可謂是天上地下,被看押至今,他心裡着實難受。

“爾等洗漱一下,待會陛下要見你們!”這時,牢頭扔下兩套衣物,出聲說道:“你們也是好運,八成就離開這了!”

聽聞此言,倆人喜不自勝,譚若同則吃的更香了。

御書房中,李嘉正捧着一本紙,津津有味的讀這,昭信軍指揮使譚若同,副指揮使張大雷,倆人在百勝軍時,就是都頭,熬了十數年,千方百計之下,終於成爲了指揮使。

“陛下,倆人到了!”宦官輕聲說道。

“讓他們進來吧!”

隨後,洗漱乾淨的倆人見到了年輕的皇帝,立馬跪下:“罪臣參見皇帝陛下!”

“我原本想將你們殺了的……”此言一出,倆人瞬間起了雞皮疙瘩,隨後就聽到了接下來的話。

“但,你們還是有些用處,你們知曉嗎?”李嘉歪着頭,輕聲笑道。

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修)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感言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九章(重發)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