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

bookmark

初秋時節,夏季的炎炎烈日彷彿沒有半點消退,但衡州地處長沙以南,與嶺南相比,此時已經可以從風中感受到秋的些許涼意。

衡州城內桂花街上,身穿薄麻布頭戴襆頭的正騎着馬緩緩而行,他是個魁梧的年輕大漢。

剛平靜不久的衡州城,隨着楚國與嶺南的合一,使得經濟往來越發的茂盛,封閉的湖南,商業突然地就活躍起來,海上絲綢之路,讓湖南的茶葉、絲綢遠銷,帶來了大量金銀,緩解了銅荒。

元林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人,不僅因身材高大,他闊臉上的神色、眼睛的目光,都不是什麼老實巴交的漢子所能具備。不過他的派頭並不張揚,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舊的,還有點皺;全身上下,也沒啥值錢的東西。

身邊只有兩個沒戴帽子梳着髻的隨從,跟着他慢吞吞地走,也是充滿了煞氣,腰間別着刀,龍行虎步,看上去就不好招惹,行人紛紛躲避。

元林平時並不是凶神惡煞、飛揚跋扈的人,他很務實。前面的街口,一顆很老的桂花樹出現在了視線中,只不過剛剛盛開,香味卻已經傳散開來。

他熟悉得很,來到衡州城不過一個多月,已然將所有衡州城跑了個遍,他知曉,實際上這條街成爲“桂花街”就是因爲那顆巨大的桂花,在饑荒之年,救了半條街的命,所以爲了感恩,就改名爲桂花街。

多麼寧靜而悠閒的午後,清風送來了桂樹上的小花的香味,街上的行人也不多,元林的心情也變得輕鬆起來。

“巡檢,那刺史還未將兄弟們的薪俸給發下來,已經拖延了近半個月了,軍營裡的竈臺都開不了火了!”

身後的其中一個隨從開口說道,他的臉上滿是憂慮:

“自從咱們來到衡州,這刺史就是四處刁難,真他孃的找死,招兵了一個月,纔不過一百多號人,還差近兩百人呢!”

“他麼的巴子,這是神武元年,不是楚國元年,這刺史不長眼,要不是爲了前程,老子早就把他給告了!”

元林的心情瞬間轉換,臉色也難看起來,州級的巡檢兵數是三百,招不到人,對他來說,就是失職。他年齡過了四十,是從禁軍中退出的,由都頭做到了巡檢,薪俸差不多,權勢可是天壤之別,所有向上級辭信,纔出了禁軍。

而且,下級越級告主官,無論在哪個朝代國家,都屬於僭越,強調等級的官場環境裡,這樣的異類是會被排斥的,前途就渺茫了。

“巡檢何不如直接去轉運使司,他們掌管賦稅,直接將錢轉交給我們得了,省的經過一道剝削!”另一名隨從也連忙點頭,出來一個主意。

“沒用的,轉運使受聖人的調遣,轉撥稅款也是規定,咱們沒這權力!”

元林嘆了口氣,騎着馬,繼續向前,來到了刺史府:

“這次看看這位張刺史是什麼章程!”

刺史府邸,原先還是楚國刺史,張文表叛亂後,囚禁了他,誰料朝廷歸降了嶺南,又變成了大唐,自然,他也就留任了,張刺史坐在亭落中,他的表情很安詳。

“老爺,元巡檢來了!”府裡的管家說道。

“讓他進來吧!”張刺史嘆了口氣,早就明白元林到來的意思,拖延看來並沒有多少用處了。

他是個聰明人,不抵制的巡檢營的成立,但,衡州城與楚國他地不同,這裡是張文表作亂的之地,府庫早就一空,哪裡有如何多的錢糧?

“聖人幾個月前就頒佈聖旨,要求各州設立巡檢營,鎮壓地方,咱從禁軍出來,來到衡州,其他的州縣巡檢營已經建設大半而咱們衡州的州城,只有一百餘人,不知刺史讓我如何向朝廷和陛下交代?”

一連串的問話,讓張刺史應接不暇,他一時間也沒有別的話能說,只能苦口婆心地說道:

“我知道巡檢懷疑我貪污枉法,扣除了巡檢營的錢糧,但我可以很誠懇地說,張文表之亂,已經耗盡了存糧,如今衡州城的府庫已然沒有任何錢糧,府庫空空如也,如今官吏的俸祿,已經是從商賈那裡借貸而來!”

“哼!”聽聞這些話,元林是不信的,臉上滿是質疑。

“巡檢不曾知曉,先主治國之時,嗜殺成性,百官人人自危,哪裡敢有貪墨之舉,豈不是自找麻煩?府庫的確空蕩,非我之所爲!”

“若是沒有錢糧,巡檢營中的將士們該怎辦?若是激起了軍變,張刺史負責嗎?”元林信了大半,但依然口不留情,想將責任甩出去,提前找個好鍋,畢竟關乎前途,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作爲一介刺史,某可擔當不起!”張刺史連連擺手,這要是真出了錯,這可是抄家滅族的罪。

“巡檢要真的需要錢糧,某倒有一策,甚至還屬於巡檢份內之事!”

“哦?說來聽聽!”元林眯着眼睛,盯着這位刺史,想知道他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衡州城外二十里,有一個馬頭山,山上有一個趙家莊,趙家莊領頭的家主,乃是趙玉山,統領的丁口近千人,手下的家丁也有兩三百個,可謂是衡州一霸,之前的張文表之亂,趙家也曾參與過……”

“趙家莊據山而守,抗稅拒賦,倉庫中堆積的糧食,聽聞就有上萬石,金銀珠寶更是無數,若是巡檢平定趙家莊,錢糧就都有了,甚至還能富裕的過個年!”

聽到這裡,元林哪裡不知曉,這是借刀殺人的計策,什麼參與張文表之類,不過是藉口罷了。

抗稅拒賦,在這亂世,自然是常見的,尤其是這種聚族而居的營寨,各國數不勝數,畢竟朝廷的賦稅太多,老老實實的上繳,再多的錢糧也不夠,老實人早就破家滅族了。

“既然如此,兄弟們就除暴安良了,只是開拔費卻是要的!”

“巡檢放心,雖然府庫空空,但張某憑藉着一張老臉,還是可以借到開拔費的!”

聽到這話,元林這才露出一絲笑容。

其實錢糧什麼的,並不是他的動力,剿滅這種豪強獲得的功勳,纔是他最爲心動的。

臨行前,朝廷就派人向他普及了巡檢的職責,剿匪,只是他的旁枝,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當地的豪強進行鎮壓,遷徙,剿滅。

尤其是剷除不服從朝廷的豪強,更是樹立大唐的威嚴的最好靶子。

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