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

bookmark

澧州梅山蠻的侵襲,讓楊師璠大爲惱火。

一者,澧州乃是川茶古道的重要支點,一向穩妥點梅山蠻不顧規矩,讓這條古道的商賈們膽顫心驚,而他下轄的武平軍數千人,商稅佔據了一大部分,由不得他不動怒,這是動了他的根基。

二者,作爲武平軍節度使,治下的混亂是他的責任,剛履任不久,楊師璠一切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出了差錯被擼下,他這幾千人,可敵不過數萬大軍。

“整個澧州,也只有梅山蠻有這種膽量!”楊師璠皺起眉頭,仔細問詢道:“確定是梅山蠻嗎?”

“使軍,確認無誤,對於梅山蠻,澧州百姓一清二楚,自然識得,我等問詢了幾處,都言是梅山蠻的做派!”

派出去的親衛自然一絲不苟地巡查起來,得出來的結論,讓楊師璠越發的氣極:

“好啊!梅山蠻不知好歹,侵擾澧州百姓,罪不可恕,去發佈咱的節度令,去問責於它,然後組織大軍,準備清剿這夥蠻人,竟然如此膽大包天,不知王恩!”

“另外,派人去往長沙府求派軍隊,就言梅山蠻受到蠱惑,叛國而亂百姓,武平軍兵少將寡,須得朝廷支援!”

湖南新化、安化,古爲“梅山蠻”所居之地,漢代時屬益陽、昭陵二縣邊界的地帶。當時,這一帶多深山密林、幽谷深澗和山洞,幾乎與外界隔絕。

相傳,這裡的居民乃盤瓠(即盤古氏,“盤古”爲“盤瓠”的轉音)的後裔。歷代史籍對其稱謂不盡相同,春秋戰國時稱“荊蠻”,漢代稱“長沙蠻”,隋代稱“莫徭”,唐代稱爲“梅山蠻”。

“梅山蠻”分爲十峒,爲首者稱爲“左甲首領”、“右甲首領”,或“峒主”、“峒長”等。

峒民有扶、蘇、向、蘭、青、趙、卜等姓,還有爲逃避戰禍遷入梅山定居的外姓,如陳、鄒、劉、羅等。

由於接受了漢人,見識以及學習到了農耕知識,所以梅山蠻不再是普通的蠻寮混合體,而且具有一定漢化的蠻寮,對於漢人的態度琢磨不透,基本上還是屬於互不干擾類型的。

用朝廷的話來說,梅山蠻屬於熟蠻與生蠻之間,若是在招撫一陣子,就能化爲熟蠻,接受朝廷的統治。

澧州處於澧水之畔,北接南平,南接朗州,東臨洞庭湖,而且擁有着澧陽平原,這個湖南最大的平原,一向有糧倉之名,梅山蠻常與漢人交換糧食,自然對此一清二楚。

梅山,梅山蠻的聖地,處於各峒之中,地位神聖。

“咱們與漢人起了衝突,若是大軍過來圍剿,咱們又該如何?某些峒居心不良,想拖咱們下水!”

武平軍節度使的威脅很快就傳到了梅山蠻,十峒大會中,某個峒主憤怒地說道:“如今許多峒民都下了山,漢人一般耕地勞作,若是招惹了漢人朝廷,咱們又得被趕回山上,哪有日子可過?”

“是哩!咱們與漢人相安無事數十年,日子過得好好的,某些人爲了些許錢財,就罔顧咱們梅山蠻的利益,絕對不能輕饒!”

“哼!咱們什麼時候怕過漢人,大山纔是咱們的天下,梅山十峒,一向無所謂了,若是漢人出兵,躲到山上便是了!”

剛踏入會議,左甲首領扶廣樑就大聲嚷嚷起來,強壯而有力的聲音,直接令在場的峒主們熄滅了聲音。

梅山蠻以左甲首領與右甲首領爲首,然後各峒峒主,再是各姓族羣,峒主雖然位置尊貴,但還是敵不過左甲首領。

扶廣樑身材高大,鼻樑高挺,披散着長髮,顯得格外的威猛,他的到來,讓批判聲瞬間消失殆盡,扶氏的實力,令人膽顫。

“怎麼,扶氏侵擾漢人,讓咱們梅山蠻各峒背上責任,左甲首領還理直氣壯起來了?須知,這是梅山,不是在你們峒!”

這時,同樣屬於孔武有力類型的男子出聲反駁,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激起了巨浪,所有的峒主心頭瞬間一驚,看着因爲右甲首領,整個梅山蠻,也只有他敢直接駁斥扶氏了。

“蘇向陽,莫不是你準備投靠漢人朝廷了?一直爲漢人說話!”扶廣樑冷哼一聲,陰裡陰氣地說道。

“我呸!扶廣樑,咱蘇氏世代乃梅山的右甲首領,何時背叛過梅山了?倒是你們扶氏,不知收取了誰家的錢財,心裡又打起來算盤,利用咱們梅山十峒,爲扶氏謀利!”

蘇向陽直接站立起來,怒斥道:“趕快把你的那些陰謀詭計給說出來吧,咱們在梅山上,沒有甚隱瞞的。”

“前不久就有一羣漢人登上你們峒,不要以爲咱不知曉!”

“既然在梅山之上,我也沒甚可以隱瞞的!”看着諸峒主探究以及不滿的目光,扶廣樑笑着擺擺手,說道:

“咱們梅山蠻,十峒,數百氏,峒民算不過來,這山裡的野獸越來越少,峒中的小崽子們都快填不飽肚子,咱們雖然開墾了一些地種,但哪裡比得上山下的田地,漢人們的地,一畝抵得上咱們十畝,而且還養了牛、羊,雞等,咱們若是得了,快活的很了!”

“之前有一夥漢人來我們峒,只要咱們願意起兵,澧州的田地,就都是咱們的了!”

“哼,一夥來歷不明的漢人的話,你就相信了?起兵?朗州城漢爾的數千精兵,難道是吃素的嗎?”

蘇向陽瞪着扶廣樑,大聲說道,“我看,你就是想讓咱們梅山各峒峒民,死傷無數,漢兒的軍隊數不勝數,這會帶來滅族之災的!”

“漢人們之所以厲害,不過是擁有鐵器罷了!”扶廣樑自信滿滿地說道:

“那些漢人們說了,只要咱們願意起兵,願意送給咱們上千根鐵槍,還有許多長刀,到時候用這些鐵器,還會怕漢人不成?”

“咱們梅山十峒,深林行走,猛獸爲伴,還怕那些軟弱的漢人不成?澧州的土地,可是多的很,到時候,咱們絕對會吃飽肚子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六十章新舊交替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四百章捉拿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