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

bookmark

“黃勇,怎麼,你還有疑問嗎?”

道士雖然披着道袍,但卻鼓起肌肉,虎背熊腰,勝似一個將軍。

“張道長,俺實在弄不明白,咱們是給郎君捉拿虎豹的,爲甚還要認識字?這簡直比捉大蟲還要,還要,彆扭。”

冒着被呵斥的危險,黃勇義憤填膺,問出了一句憋在心中許久的疑惑,一瞬間,心裡舒服了太多。

“是呀,是呀,爲啥子要認字?”

“老子是來當兵的,不是來考進士的!”

“天天背古詩,我都快吐了!”

一瞬間,數不清的抱怨鋪天蓋地而來,似乎將那個道士給淹沒了,其目視前方,毫無表情,一點聲響也無有。

發泄完憤怒後,瞧着道士那木然的表情,黃勇這時心中涌現出一波不安,小心翼翼地觀察着他。

“在我臨來之前,我也曾問過李郎君,一羣莊丁,哪裡需要識字,我等道家,治病救人還是最合適的。”

在衆人的焦慮中,道士終於開口說話。

“但,李郎君卻言,這羣人都是可以徒手殺虎的漢子,若一味地強逞武力,不知什麼是忠孝,及道義,那麼,募集他們而來,不再是救民,反而是害民了。”

“剛捕殺惡虎,可不能轉眼卻放出一羣餓狼!”道士淡淡地說道,語氣中不知不覺中,帶來些許敬佩的色彩。

雖然對於這位李郎君有些意見,但不得不佩服,他說的話,是那麼有道理。

岱宗一派,不就是因爲兵亂而南下的嗎?只有讓那羣驕兵悍將知道榮恥,才能改變他們,減少兵災。

“這,就是讓你們識字的原因所在!”

聽到這番話,黃勇不由得一愣,雖然不知道這些話的真正的含義,但卻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令人折服。

有學問的人,總是那麼的令人佩服,黃勇心中默默的想着,他低下頭,沉默不語。

“你們幹什麼?造反嗎?”這時,一羣胳膊上綁着黃帶子,手裡拿着鞭子木棍等東西的士兵,走了過來,厲聲呵斥道。

“來人,將這羣目無軍法,違紀亂上的傢伙抓起來,每人賞十軍棍!”領頭一人,國字臉,濃眉厚脣,古板就是他的代名詞。

“是——”其身後,十來名憲兵,拿起木棍,就招呼起來。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饒命啊,饒命,我們只是開玩笑啊!”

“我再也不敢了,救命啊!”

在一陣哭爹喊孃的哀嚎聲中,憲兵隊長周正,露出一副嚴肅的目光。

“道長,這羣傢伙,就是皮厚實,您無需對他們解釋什麼。”周正的目光中滿滿的都是殺氣。

“你們就是皮癢了,都給老子小心點!!”

凶神惡煞的丟下一番話後,整個木棚,這才安生些,那羣鼻青臉腫的傢伙們才認真學習起來。

“以德服人,看來我的水平未曾達到啊!”道士無奈地搖了搖頭,失聲笑道。

“諸位,大家若想不再被捱打,還是先背古詩詞吧!”

第二天,拖着沉重的步伐,忍着身體上的痛楚,黃勇隨着大部隊而前行。

身上揹着武器乾糧,他有些納悶,這次好像跟上次一樣,是拉練,需要跑上數裡地,不過,前兩天不是已經練過了嗎?當時可把我累壞了。

也不知跑了多少裡,腳底磨了幾個水泡,目的地依舊不見影子。

啃食着自己的乾糧,感受着嘴巴的乾巴巴的味道,黃勇此時蹲着,他感覺自己的胃都在反抗,這味道實在太難吃了。

若不是一旁有憲兵隊招呼着,他早就去打只兔子嚐嚐鮮,何必受這份罪。

“真是奇怪,太奇怪了!”

耳邊突然傳來聲聲感嘆,黃勇嚼了嚼口中的乾糧,問道:

“你小子也是當過兩年兵了,咋這副模樣,這才走幾里路,就成這樣?”

他這一夥,有一個從楚地跑來的老兵,年紀卻不過十七八歲,卻已經當了三年兵了,此時卻吃着乾糧,瞧着四周,嘴巴呢喃個不停,滿眼的不可置信。

“這不可能,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他扭過頭,對着黃勇,自己的夥長,急切地說道:

“夥長,你發現了沒,咱們今天趕了多少里路?”

“從晨起到午食,差不多快二十里了!”黃勇有些莫名其妙,這不是很正常嗎?

“可,可,您再瞧瞧四周,咱們已經走了三天了,一夥人,一個未少,隊正那裡也是,五十人不缺一個!”

“這要是在武平鎮中(武平節度使周行逢,掌控湖南),早已經散了大半了!”

“也許,這是那羣憲兵隊的能力,他們一路上可是催促個不停,掉隊了,就是一鞭子,兄弟們誰受得了!”

黃勇心中卻想不到那麼多,反而對憲兵隊不近人情的方法嗤之以鼻。

“這幾日,每天行進六七十里地,小的來自武平軍,也算是見識多了,無論是唐軍,還是傳說中的中原禁軍,也沒幾個能達到這種程度。”

“你是說,咱們比那中原的勞甚子禁軍厲害,郎君口中的那個天天打仗的那個?”黃勇吃驚道。

“這,我倒不清楚,想來肯定是不遠了!”

連起來,五百人的飛龍都,好似被折磨一般,每天持續不斷地趕路,除了吃飯睡覺,甚至誇張到每天行走了七十里地,超越了當時任何一個軍隊,且未走失一人。

走了約莫五天,行了近三百里路,一行人終於停了下來。

“終於到了,累死老子了!”瞧着眼前一望無際的大海,以及鹹鹹的海風,李威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顯然,他終於完成了任務。

“此次行了三百里路,軍中未遺一人,哪怕是史書上,也難有如此之事!”張維卿望着波浪起伏的海面,感受着臉上的涼意,興奮地說道。

“都頭,經此五天,飛龍都可算是真正的成軍了,兄弟們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張兄弟,你說的對,郎君讓咱們有幾百里路到欽州來,不就是讓咱經過一番苦練成軍嗎?”

李威黝黑的臉上也滿是感慨,徒步數百里急行軍,哪怕在郎君口中的故事裡,也是難得一見的。

不過,他想不明白,爲啥要來海邊,來欽州呢?

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修)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兩百章春宵一刻(修)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