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

bookmark

浩浩蕩蕩的船隊直接北上,離開了洞庭湖,來到了長江,然後全力前進,順江而下,來到了桑落州,這個自古以來的屯兵地。

桑落州並非一片州,而是由一座座小江心洲拼湊而成,由於被廢棄多年灰黃色的蘆葦成爲了居民,他們一片片的匯聚在一起,將各小州組合成一片大州,看上去震撼至極。

修長且密密麻麻的蘆葦,迎風而動,比人還要高大,一片江風吹來,整片蘆葦瞬間搖擺,整個桑落州早就已經不見了人影,只有幾個停腳的外圍小州,蘆葦稀少,似乎是漁民停歇的地界,勉強能歇下腳。

一條條狹窄且隱秘的小道,在桑落州中若隱若現,這種羊腸小道是通往桑落州的通道,若非有熟識的人指引,就會迷路。

“果然,此地真乃戰略要地,若是屯兵數千,也難以被發覺!”張望海看着這片蘆葦之地,比人還高,遮掩了土地,讓人分不清是江面還是土壤,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其中。

“指揮使,咱們也不認識路啊!”一旁的屬下也撓了撓腦袋,出言說道。

“笨,這桑落州看上去是廢棄了,但內有乾坤,乃是躲避官差的好地界,而且古人能屯兵,肯定很大,必定有人聚居,況且,就算無人,平日裡也是漁民的歇腳之地,咱們抓一些人就能問出路了!”

張望海一臉自信地笑了笑,自幼生長在洞庭湖,對於這種情況瞭解的很,漁民狡猾的很,這樣好的地界,無風無浪,而且官服莫及,怎麼會無故廢棄?

“留下些人,讓他們指路,這個桑落州以後就是咱們的地盤了,守着這裡!”

張望海看着波浪滾滾的長江,皺着眉頭說道:“此地重大,不可馬虎,但距離洞庭湖太近,與揚州又太遠了,運送不及,咱們還要去找找,長江那麼大,必定有其餘的江洲,最後就在淮南附近,如此一來定能完成陛下的囑託!”

吩咐完之後,派遣數十來號人在桑落州附近等待,然後再找尋路途,自己等三百多號船乘風破浪,繼續朝着揚州而去。

一路上,南唐以及中原的沿江州縣不是沒有看到這隻龐大的船隊,但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漠視,這幾乎是長江最龐大的船隊了,若是被劫掠,或者一不小心被滅,就只能哭了。

官僚都是這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到麻煩,反而不好了。

於是,這隻船隊順風順水,看到肥碩的商船,還敲詐一番,別提,收穫比洞庭湖高太多了,若不是顧及救援一事,張望海還真的想停下來,好好收點過路費。

“嘖嘖!”張望海手中觸摸這一匹絲滑的綢緞,雙眼放光,來回不斷地摸索着,這好像是蜀錦,比女人還舒服,真捨不得放下:

“這長江,果真是洞庭湖比不了的,不只是寬闊,而且商船也多,若是暫停幾日,抵得上咱們一年的油水了!”

“可惜,本指揮使還是要救淮南軍,不能停留,真是太可惜了!”

“來人,這是西風,天助我也,加快行進,撐開帆——”一想起自己家眷還在朗州,張望海瞬間一哆嗦,回過神來,擡起頭,高聲吩咐道。

然後擡起頭,看着懸掛在天上的炎日,他祈禱着:

“希望揚州軍能多堅持幾日!”

夜深了,天空地之間一片黑暗,今日下了一場雨,來自長江的寒風撲面而來,挾帶着些許魚腥味,拍打在淮南節度使軍李重進的鎧甲鐵葉上,發出細密而尖銳的輕響。

雖然江風不斷地吹拂着,但依舊無法掩蓋揚州城外的血腥味,興許是下雨了,禁軍收兵的也早,不到太陽落山,就升起了道道炊煙。

李重進終於緩解口氣,不用直接作戰,但作爲頭領,需要不斷地巡視部隊,鼓舞士氣,又勞累了一天,他攙扶着城牆,望着平靜的江面,耳聽着呼呼作響的江風,心中極爲惆悵。

“陳先生,船隊還沒有來嗎?”李重進的聲音有些沙啞,又有些沉重,對於普通夜盲症的士兵而言,黑夜就在數尺以外,而他富貴榮華,對於近在咫尺的江面一清二楚,沒有一艘船隻在江面。

期望已久的船隊,還未見一絲影子,而一日甚過一日的激烈的攻城戰,早已經讓他精疲力竭,戰爭早就將他的雄心壯志磨損的一乾二淨,他已經四十歲了,老了,含飴弄孫纔是他的歸宿。

但,又不得不爭,若不是不爭,身爲大周皇戚,新朝一立,身死族滅是必定的,哪怕趙匡胤傳聞中很講義氣,很道義。

呸,講道義,講義氣,還會篡奪皇位嗎?先帝對其可不薄啊!

“使君放心,船隊已然在江中,不消幾日,定能到達揚州,趙氏船少,無法阻攔!”陳揚此時也在夜觀長江,聽到李重進的詢問,連忙迴應道。

李重進在擔憂着急,他又何嘗不是,畢竟,他是大唐特使,若是城破,人頭落地是在所難免的,幸虧這幾日零星的幾艘船乘夜而行,躲過了宋軍的耳目,送來了許多物資,還能多堅持幾日,不然城破就在這天了。

這幾艘船來揚州,就回不去,只能向西,將一些傷員轉移出去,以免影響士氣,而李重進絕對不能走,不然這幾萬淮南軍就廢了,揚州城眨眼就破。

他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勸下,幸虧李重進知曉這些軍隊是他的晉身之資,還知道些分寸,不過作爲代價,他這個特使,也就是留了下來。

“若是將這些強軍帶回去,定能升官,只能忍耐了!”

兩人正準備離去時,江面上一艘點着燈火的小船,兩人不由大喜,連忙以吊籃將其人拉上。

“你們可是船隊?”李重進用濃厚的滄州話問道。

“回稟將軍,正是!”吊上來的氣士兵連忙說道:

“我們指揮使在揚州西去三十里中佔了一座江洲,未免被宋軍發現,大軍須分批而行,由於距離不遠,船隻可夜間沿着江岸而行,只需兩夜,就可全部運送出城!”

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四百章捉拿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章我有嘉賓(修)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九章(重發)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一章我有嘉賓(修)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