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

bookmark

相對於長沙府的寒冷,令人不適,冬至日之後的廣州城卻顯得格外的舒適,多日的陰雨後,太陽正慢悠悠的爬上了天空,灑下了溫暖的光芒,讓這座繁榮的城池,再次成爲了商賈的天堂。

賦稅的改革,最先享受這份紅利,就是承天府,而廣州,就是最開始的地方。

與湖南的轉運使緩緩進行的發展不同,廣州城的賦稅,完全有轉運使衙門進行收取,而且,爲了完全享受這座城市的商稅,這座衙門擁有數百名的稅丁。

無論是走街串巷的商販,還是隻是有幾個座位的茶攤,亦或者只是小小一間的肉脯、菜鋪,都必須要與轉運使的稅丁打交道。

晴朗的太陽剛出山,廣州港就停下了一艘商船,一個商賈打扮的中年人走下了船,身後跟隨着幾個僕人,還有一個年輕人。

踏在這個乾淨的港口,年輕人有些訝異,誰不知道港口一向都是充滿着污穢和垃圾,乞丐遍地,而最令人難忘的,最顯眼的就是那些挺着大肚子,油膩的衙役,帶着幾個白役,前呼後擁地上船,好似一頭嗜??的蒼蠅一般,好似每一艘停靠的船隻,都藏着莫大的財富,仔細地尋覓着。

而,眼前的場景卻令人錯亂,這個港口非常的乾淨,一片樹葉也沒有,身後傳來莎莎莎的聲音,而他回頭一看,一個年邁的老人拿着掃帚,對他走過的幾個腳印進行清掃。

“這位郎君,需要新鞋嗎?亦或者這個鞋套?”這時,一個精明的瘦個子跑了過來,笑着說道,手裡拿着幾個布料粗糙做成的鞋樣,好似可以套在鞋上。

“給我七雙!”年輕疑惑之際他的父親直接掏出了八枚銅錢。

“好的,您真是個善良的人!”瘦個子轉眼間就掏出了七雙鞋套,然後行了一禮,離去。

“志遠,在廣州,若是留下太多的污泥,會被罰錢的!”他的父親看出了年輕人的疑惑,笑着說道:“大唐的皇帝,強制的要求,港口必須保持乾淨!”高業,高志遠有些明白了。

而這時,他又看到,自己的父親緩步而去,幾個壯漢走了過來,討論了片刻,付出了一百錢的代價,才最終擺平。

難道廣州城地痞直接可以收錢嗎?

“這些人是腳伕,我正僱傭他們搬運咱們的船,一百錢只是訂金……”父親說道。

隨後,高業就見到一個個腳伕穿着整齊的短衫,在一個壯實的漢子招呼下,有條不紊地對每一艘停靠的船隻進行搬運,很是雄壯,臉色不錯。

之後,他又滿腦子的疑惑,跟隨自己的父親,來到了港口的一處衙門,上書轉運使司。

他聽說過這樣的名字,這是大唐國專門負責收稅的衙門,權勢很大,若是偷稅漏稅,就會被他們緝拿,然後送往衙門審理。

每個商人都對他畏懼。

“走吧,已經繳稅了!”他的父親一臉輕鬆地走出來,說道。

“父親,您是按實繳納的嗎?”高業問道。

“當然,在廣州城,若是有了一次偷稅漏稅記錄,再與你做生意的人,就很少了,而且,衙門會盯着你,除非你繳納許多金銀!”

“他們又怎麼知道您繳納的實際?”高業指了指轉運使司衙門的牌匾,說道。

“那羣幫我們卸貨的腳伕,大半都是他們的人,之後那些腳伕們會將我們的東西如實的彙報給轉運使司衙門,進行對比,若是有差錯,這些腳伕將會得到咱們一半的罰金!”父親沉聲說道:

“這裡的罰金是按照貨物的一倍進行處罰的,若是價值超過一千貫,則是五倍,超過萬貫,則是十倍,自然沒多少人敢冒險!”

“之前我聽聞,承天府的一個宗室,倚仗着自己的紅帶子身份,上千貫的貨物偷稅,結果被轉運使司衙門直接罰五倍,但其拿不出,於是就彙報給了宗正寺,抄沒家產,然後自己還被囚禁五年!”

“那些宗室都如此這般,更何況咱們這個外商了!”高平感慨萬千,他一時間也對於轉運使司衙門懷揣着巨大的畏懼感。

“紅帶子?”高業疑惑道。

“趙管事會將貨物送到貨棧的,咱們先去廣州城!”他的父親笑着說道,早就安排好的馬車,已經停靠多時了。

“這大唐宗室,分爲黃冊和紅冊,雖然都隸屬於宗室,但黃冊之上,都是皇帝的叔侄輩,同一祖父傳下,而紅冊,則是嗣薛王李知柔公的後裔,親疏有別。”

“那些紅冊之上的宗室,則被稱作紅帶子,與普通人相差無幾,只是做官有些便宜罷了!”

高業聽着,瞬間明白,坐下的馬車都感覺比往日平穩了許多,這真是一個美好的錯覺。

“老爺,前面的路有衙門的人圍起來,不準任何人經過,看來還是要等待些時候了!”馬伕有些疑惑地說道。

“那就等一會兒吧!”高平沉聲道。

高業耐不住好奇,連忙拉起簾子,探目一瞧:

只見幾十個衙役將道路清空,道路兩邊都是百姓,一個個指指點點,不知道在討論什麼,而遠處,模糊地出現一道人影,好似騎着馬,他探出身,認真地瞧了起來。

果然,不到一會兒,一個縱馬狂奔的男子快速地臨近,對於那些衙役不看一眼,直接跑入了城去,百姓們這纔可以走動。

“記住,你來廣州,是爲了來年的科舉的,是咱們高家的希望,不該管的事不要管,也不要有太多的好奇——”父親嚴聲說道。

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修)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修)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