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

神武元年,十二月十九日,太上皇崩。

整個皇宮瞬間成爲了一片白色的海洋,消息傳到了宮外,百姓們不需要官吏催促,自覺地披掛起縞素,爲太上皇默哀。

皇帝自然需要守靈,一應的朝政自然有了安排。

作爲首相,崔泉很自覺的地進入皇宮,得到了皇帝的接見。

一夜過去,太陽已然出來,但依舊寒氣逼人,崔泉披了件皮草,然後只見皇帝身披麻衣,一臉的疲憊之色,坐在椅子上。

感覺椅子膈應人,騎馬太多,屁股有些難受,李嘉便在一張几案後面的榻上坐着等待要見的大臣。

這是一處偏殿,這地方沒有當值的官員,連宮人也遠遠地站在門外,四下安靜下來,浮躁的心境也似乎漸漸沉澱。

“臣參加陛下!”

“起來吧!”皇帝說道,看了一眼這位首相,喝了口茶提提神,他輕聲道:

“這些時日,朝廷可曾有事?”

“託陛下鴻福,朝廷一向安穩,只是前些時日,淮南數十萬百姓被安置在承天府等地,需要大量的錢糧,朝廷府庫爲之一空,若非海南、交州都護府,九州等支持,恐怕已然生出亂子了……”

崔泉看着皇帝,頗爲沉重地說道,一副身疲力竭的模樣。

見此,李嘉倒是頗爲不好意思,這是一拍腦門就做出的決定,倒是高估了朝廷,嶺南,不過,這些災民倒是帶着錢財而走的,只要滿足他們的基本糧食需求,在分配土地,過上幾個月就能自給自足了……

“政事堂倒是處置得當,諸位相公倒是辛苦了!”李嘉誇獎了一下,示意其繼續說。

“臣等在皇莊中尋訪,得知有占城稻,三月即收,可真是天幸,有此物在,嶺南將不再缺糧,那些淮南之民,再添一些也是無恙的!”

得,吃了苦,又想到了甜頭,只是這百姓哪裡有那麼容易招募,之前沿海招募了上萬戶的漁民,如今又得了數萬戶的湖南百姓,如今這嶺南,三分之一都是北地人了,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

這些漁民基本上都安置在了海南以及九州島,讓他們繼續自己的作業。

若不是嶺南地廣人稀,許多地方可待開發,早就矛盾重重,爆發起義什麼的。

“淮南之民,也是朕的百姓,不可怠慢,官吏們也不得欺辱!”李嘉點點頭,繼續說道:

“對於糧食,務必保持供應,此乃萬民之本也!”

“陛下,由於各地轉運使的方便,今年秋收,錢糧又漲了三成,糧三百六十九萬石,錢兩百三十六萬貫……”

“只是如今商賈來往衆多,銅錢流出大增,須得重新鑄幣,以緩解錢荒。”

“這是理所應當的!”李嘉點點頭,說道:“只是,商賈奸猾,融幣造器,難以抑制,須得好好佈置纔是!”

神武元年都快過去了,這錢幣還沒造出來,李嘉頗有些氣惱,但他也不想白白的送錢給別人,這樣更不爽。

有時候,他甚至準備禁制民間流通銅器,如此一來,反而越發的顯得物以稀爲貴,那些奸商融幣造器更是熱心了,簡直太可惡了。

於是,首相與皇帝一樁樁一件件的問詢.回答國事,半年來,許多東西雖然是遠程處理的,但有些具有時效性的東西,需要立即處理,李嘉倒是捨得放權。

如今,放回去的權,自然需要收回來了。

隨後,他又召見了軍機處以及五軍都督府的有關部門,進行詢問安排。

軍機處由其他的部門大臣兼職的,如兵部、戶部,工部,政事堂的宰相,組合而成,如今北伐戰事結束,自然需要進行安排了,糧草供應,將士的升遷,以及爵位安排等,需要由五軍都督府報上來,然後再覈實,再安排。

五軍都督府只對營正以下的將校安排職位,其上,只有建議權,決定權在於軍機處。

當然,軍機處着實有功的,錢糧的及時安排供應,工部武器的製作,都是井井有條,沒有一絲的麻煩。

而軍機處的領班大臣,則是王寧,李嘉的心腹。

這些東西若是出現一絲差錯,李嘉的數萬大軍,可得缺糧了……

之後,李嘉親自召見了王寧,直接詢問朝廷是否有事,待得知無事後,他才躺在椅子上,鬆了口氣。

“回稟陛下,九州以及濟州島的已然各組建五千大軍,皆是勇猛之士,可納入禁軍!”王寧看了一眼皇帝疲憊的臉色,建言道。

“可以,充實禁軍,也是應有之策!”李嘉點點頭。

禁軍北上,消耗了許多,又招募了一些,但人數依舊不過三萬有餘,對於地方而言,難以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長久以來,並不安穩。

如今又加上一萬北地之兵,也不過是四萬,不夠,遠遠不夠。

“作爲軍機處領班大臣,你去五軍都督宣令,讓他們去遷徙而來的淮南人裡,再去招募萬名貧窮百姓,如此一來,也能減緩一些壓力!”李嘉瞬間有了聯想,他笑着說道。

“南北相較,先生認爲,有那些短長?”

王寧思量片刻,直接說道:

“北地之民,悍勇無畏,燕趙多慷慨之士,且兵精馬多,南地缺馬,大軍相遇,勝算較小!”

“而南地卻是河泊衆多,無船難克,所倚仗的,船堅善水!”

“沒錯!”李嘉隨口說道:“如今攻下了南平,就得直面趙宋,多多造船,方爲良策!”

“你去監督船甲之士,如今海龍軍不過萬人,遠遠不夠,必須加多!”

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修)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十四章未雨綢繆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