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建言

bookmark

“道長,快跑吧!城池守不住!”

破舊的城池,再也堅持不住,嘩啦啦的塌下了一段,然後僚人們興高采烈地跨進了儋州城。

而城內新立的道觀中,徐道士正端坐在蒲團上,閉着眼睛,嘴巴不知道唸叨的什麼。

“塵歸塵,土歸土,昨日弄得因,今日立的果,僚人攻入儋州城,正是因果循環!”徐道士淡淡地說道:

“吾等今日的罪孽,自然需要承受!”

“那羣僚人,目無王法,全無倫理道德,談何爲人?道長勿要因此失了本末!”

“話雖如此,但生而爲人,上天有好生之德,衆生與之眼中,漢兒與僚人並無二樣!”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徐道長睜開眼睛,回頭一瞧,雖然是那個熟悉的身影。

“李郎君,多日未見,依舊那麼口齒伶俐!”

“道長的話語,依舊那麼深奧,想法也那麼獨特!”李嘉拍了拍手,敲着眼前這個倔強的道士,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臉上卻帶着笑意,淡淡的說道。

“郎君何其遲也!”徐道長搖了搖頭,長嘆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耐人尋味。

“不遲,剛剛好!”李嘉將腳下靴子抖了抖,又拍了拍衣袖,瞥了一眼衣襟上的那點點血跡,臉上的笑容格外的燦爛。

“道長又爲何不走呢?豈不知僚人可無人性,道士可也不例外!”

“啪啪啪——”徐道長拍了拍手掌,感嘆道:

“我就知曉郎君會來,又怎會走了?”

“儋州事關重大,郎君經營數月,又怎會放棄?儋州無憂,貧道自然無需離開了!”

“道長一如既往的厲害!”李嘉感嘆了一下,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猜得真準。

“郎君也一如既往的厲害!”徐道士維持着笑容,頗有些高深莫測之感。

“走了,你們這些道士,就喜歡裝神弄鬼,記得,這次士兵傷亡很大,道長可得麻煩您了!”揮了揮手,李嘉毫不猶豫地扭頭而去,猶如一陣風一般,不留下些許痕跡。

“狼子野心,圖謀甚大,師叔所言不差!”目送李郎君離去,徐道士深深地嘆了口氣,師叔說的話,依舊在他心中不斷地涌現着。

“但,師叔,岱宗一脈式微多年,今日才略微振作一番,若不繼續下去,岱宗消亡之日不遠矣!”

這些時日,他又不是沒有見着,袋岱宗的那些弟子們,隨軍而行,自然對軍中的一切瞭然於心,弟子們也提出了大量的意見,但卻被他置之不理。

又看了看這個高大且壯觀的道觀,比番禺及邕州的還要雄偉,招募的道童數以十計,加上邕州,瓊州的,數百了。

雖說清心寡慾,但誰又能放棄這些?神仙也需要香火的。

至於城外屍骸遍地,血流成河,多念些許往生咒吧!

“怎麼樣?這次死傷了多少個兄弟?”

李威不知何時,胳膊上滿是刀傷,一臉的疲憊,但遇到郎君,他反而極爲歡喜,忘記身體上的傷痛,興奮的說道:

“這次僚人雖多,但無甚兵器,鎧甲也無多少,撤離了百姓,兄弟們自然毫無顧忌,死傷的兄弟加在一起,也不過兩百餘人!”

“唉,損傷也是不小啊!!”李嘉明知道必須經過一次次戰爭,才能收穫精兵,但投入的太多,損失的每一個都令他心痛。

投入在每個士兵身上,差不多有十貫了。

“幸得郎君及時相助,前後夾擊之下,僚人自然潰不成軍,俘虜了上千,其他逃竄的不計其數,都難以數得清呢!”李威高興地說道。

“經此一役,方圓數百里僚人青壯折損殆盡,更需要趁熱打鐵,將他們一網打盡,除惡務盡,春風吹又生啊!”

李嘉彷彿是再說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語氣極爲平淡。

“遵命!”李威愣了一下,立刻答應道。

“這個鐵礦如何了?具體是什麼樣的?”李嘉繼續問道。

“回稟郎君,此礦爲露天大礦,採取極爲便利,日產鐵石數萬斤,若是人力及時,再翻一倍也是容易的。”

身後,一個矮小的道人,蒙着面紗,渾身散發着陰冷,泥土氣味的中年人,手中時刻拿着羅盤,沉聲彙報道。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儋州發現了數個小銅礦,開採起來不甚便利!”

“卸嶺都完成的不錯,獎勵會如實的發下去了!”銅礦並不重要,這個露天鐵礦纔是最重要的,如果李嘉猜想不錯的話,這是後世有名的石碌鐵礦,是世界有名的富礦。

“多謝郎君!”妙石道人自然喜不自禁,連忙感謝道。

“王先生,鐵器的好處顯而易見的,鐵礦既然有了,那麼儘快的就組織起高爐鍊鐵吧!寧願爐等鐵,也不要鐵等爐!”

瞧着一臉凝重的王寧王先生,李嘉有些疑惑,笑着說道。

“自然,自然!”王寧也回過神來,笑道:

“雖說鐵匠不足,但好歹有銅礦補充,從番禺或者瓊州,請幾個鐵匠過來,也是容易的,只需多開一些價錢罷了!”

“郎君——”

“王先生有話請說,與我無需如此見外!”看出王寧心中有事,李嘉停下腳步,直視他,問道。

“僚人雖有罪,但罪不至死,殺人太多,有傷天和。”

“郎君何不教化其人,編戶齊民,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既然先生開口勸說,李嘉也是孟浪了,編戶齊民也是一道好方法,就按先生說的辦,聽到沒?”李嘉扭過頭,瞪着李威說道。

“知道,知道!”李威連連點頭,猶如搗蒜。

“善也,郎君廣於納諫,心胸之寬廣,龍虎之資也!”王寧摸了摸鬍鬚,自己的建議被採納,令他有一種別樣的快感,這種感覺太過於舒暢,君臣和鳴,想來不過是如此吧!

“繆贊,繆讚了!”連連擺了擺手,哪怕心中甚是歡喜,但李嘉仍舊一副拒絕的模樣,這纔是君子應該有的風範。

“老朽替儋州千戶百姓,叩謝郎君大恩大德!”

戰鬥結束不久,街面上依舊留有些許血跡,但依稀地能見到些許人影,一行人正走動時,一個身着綢衣的老頭子,在幾個僕人的攙扶下,叩首謝道。

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修)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九章(重發)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修)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修)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