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

bookmark

工坊目前緊着民用爲主,軍事上還是不急的,按部就班就行了,而最要緊的,還是火藥。

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以及活字印刷。

網上所吹的三大發明在大宋朝,簡直是令人發笑,指南針由司南改進,隋唐時分已經有了,被阿拉伯人學去;造紙術是蔡倫改進的;只有活字印刷纔是北宋誕生,但應用不大,明清時依舊以雕版爲主,畢竟不是每個工人都是識字的……

唐朝時期,火藥已經誕生,廣泛的運用到戰爭中,開始露出崢嶸面目。

借鑑於火藥的爆發力,唐朝將其應用到弓弩之中,作爲助推器,使得弩箭發射的距離增加了不少。

但,忽略了火藥的爆炸性和殺傷力。

“徐道長,研究的怎麼樣了?這幾個月,某陸陸續續送來了上千斤的硝和木炭以及硫磺,配方也已經告訴你了,今個你還沒研究出來嗎?”

這一次李嘉又來到了儋州的道觀,不過,卻是在催促徐道士對於火藥的研究。

“一硫二木炭三硝,如此簡單之法,還未貫通嗎?”李嘉質問道。

“其實郎君你應該找那些煙火師,對於貧道而言,硫磺等物,只是煉丹的材料罷了!”徐道士淡淡的說道。

“這種東西太過於傷天害理,不到要緊時分,郎君勿用!”

跟着這一臉高人姿態的徐道士走去,來到了一間地下室,陰冷乾燥,一隻只木箱上,擺放着一個個圓球,有大有小,約莫有上百顆之多,火藥被曬乾的泥土包裹着,防止出現意外。

“點燃引信之後,小球,方圓一丈之內,寸草不生;大球,方圓三丈之內,血流成河!”

“郎君所言的一硫二碳三硝太過籠統,差之毫釐,威力也差之千里,貧道改進了數月,才調出真正合適的比例!”

隨後,李嘉手中就多了一張紙,上書寫着這麼幾行字:

硝1兩(佔75.75%),硫磺1錢4分(佔10.6%),柳炭1錢8分。

“木炭不及柳碳,所以我就換了一下!”

“郎君此等物,太過駭人,有傷天和,望請慎重!”徐道士一臉誠懇地說道。

“某已經知曉了!”李嘉同樣慎重地說道。

望着李嘉離去的背影,徐道士沉吟着:

事到如今,也不知是福是禍了,看天意吧!

來時一臉的嫌棄,歸去後,李嘉確實極爲興奮,擁有了火藥,這世間還有誰能擋的住他?啊?

等等,火藥是有了,我該如何發射呢?大炮又該怎麼造?直接弄個鐵筒嗎?

不過是熟讀歷史的李嘉知道,青銅炮一直是歷史的主流,被淘汰還需很長時間。

“通知下去,卸嶺都近些時日,多尋一些銅礦,目前從邕州運些銅料過來,我有大用!”

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

先琢磨下吧,需要多嘗試一番纔好,總會弄出來的。

“火炮沒有製造出來之前,這些炮彈的話,該怎麼發射呢?難道掛在弩箭上嗎?”

“那牀弩倒是挺合適的!”李嘉腦海裡不斷地倒騰着,原諒他一個文科生,只能想到這裡了。

“拋石機也不錯啊!感覺比火炮還要靠譜!”想着蒙古人的回回炮,所向披靡,橫行歐亞,顯然,拋石機目前而言,並不落伍。

想了想,李嘉決定進行兩把抓的政策,火炮與拋石機都進行研究,火炮攻城,拋石機殺傷,兩者兼顧,豈不美哉?

想着想着,李嘉一路上興奮不已,這種丫丫的感覺的確爽。

“咦!這些是什麼?”不知走到了哪裡,突然,李嘉眼前就出現了一座座欄杆似的木屋,圍牆好似用泥巴抹的,隔着不遠,李嘉甚至能透過門縫,看到裡面黑色的身影。

“郎君,好像是你曾經海上劫掠到的崑崙奴,您也未做什麼安排,他們就在落了家!”張虎子張望了幾下,這才說道。

“還有前些時日,海上打劫的那些船上,也有不少的崑崙奴,加在一起,至少有兩百之數了!”

“崑崙奴?”仔細想了想,李家才明白,這些人是自己在占城外打劫的大食商人,船上的那些崑崙奴。

可是,他們並非是唐時常見的崑崙奴,東南亞人,而是來自於非洲的黑人啊!雖然兩者都挺黑的,有一丁點相似……

“那他們平日裡靠什麼吃食呢?”

“之前他們都自己做工去林中打獵,日子倒也是快活,聽說前一陣子,捉到的那些僚人太多,一時間難以馴服。這些崑崙奴們倒挺有方法的,馴服的嚴嚴實實,所以他們現在正在礦場裡,作爲礦頭,管理着那些僚人挖礦呢!”

“那這裡面的又是哪個?”李嘉問道。

“應該是他們娶的妻子吧!當時那羣人裡有好幾個女的呢,長得又一模一樣,咱們也分辨不出!”張虎子懵懵懂懂地說道。

“什麼,這羣人竟然沒有被閹割?”李嘉大吃一驚,不是說阿拉伯人最喜歡閹割黑人的嗎?也怪自己太舒服了,直接撇下就走。

“爲什麼要閹割他們,這樣做事不就沒力氣了?”張虎子疑惑道。

“無事!”李嘉搖了搖頭,閹割的確不人道,“明令禁止漢兒與這些崑崙奴成婚!”

“郎君您放心,咱們是天朝上國,哪個會與他們成婚?這不成了天大的笑話了,況且,這些崑崙奴極爲乖巧,聽話的很,也不敢多違背!生子的那幾個,因爲馴服僚人有功,王先生才同意的。”

“聽說,因爲這些崑崙奴好用,王先生準備讓強壯的崑崙奴繁衍生息,才能得到更好的勞動力!”

聽到一切都在可控之內,李嘉這才放下心來。

“這樣很好,留下幾個強壯的配種,瘦弱的就閹割了,咱們要可持續發展!”李嘉很認可這種方法,連華盛頓都經常讓強壯的黑人才配種,得到最佳的勞動力,認爲的控制。

帶着強烈的好奇心,他來到了關押撩人的地界,瞧一瞧這些黑人的效果怎麼樣!畢竟阿拉伯人的黑奴訓練聞名於世。

關押僚人的地界並不遠,但確實非常的大,圍起來的空間,約有十個足球場那麼大,約十米高的木欄,杜絕了大部分僚人的逃脫。

好似監獄一般,每一個聊人的雙腳,都已經帶上了沉重的木枷,男女分開關押,人人面目灰暗,滿是麻木之色。

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