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藥王(二)

“逍遙?……”那人疑惑不解地撇着頭,看着李靖詢問道。

щшш •ttκā n •¢○

他自問論醫術不比任何人差,可是‘逍遙’這個人他根本就不曾聽說過,更不用說認識了。他都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還需要輔助另外幾味草藥才能徹底清除李靖體內的寒氣,沒想到居然被一個不相識的人輕描淡寫地解決了,好奇多於驚訝,他也想見見‘逍遙’到底是誰,醫術居然比自己還要高明,作爲懸壺濟世的大夫,拜訪名師學習更多地經驗纔是王道。

李靖手一拍額頭,恍然大悟道:“妙音兄,這位就是我之前說的‘逍遙’!”

那人沿着李靖手指指着的方向,只見一頭銀髮的少年,臉上還有一些稚嫩與青澀,他仔細地觀察了許久,心裡更是一肚子疑惑,詫異地看着李逍遙,皺着眉頭問道:“你就是藥師所說的那人?”又看見李逍遙微笑地點點頭,“怎麼可能呢?雖然你有一頭銀髮,可是你真實地年紀絕不超過二十,只是一位朝氣蓬勃地少年而已,怎麼會有如此高的醫術呢?”

“藥師身體上的刀傷在山澗中浸泡許久,使得寒氣入體,直接侵入肺腑。若無罕見的草藥中和調理的話,冒冒然然醫治不僅祛除不了藥師的寒氣,反而使得寒氣侵入心脈,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性命堪憂啊!你到底是用何種方法將藥師體內的寒氣祛除體外的?你的醫術是跟隨着哪位名師學習的?”

李靖見他濤濤不絕的詢問聲,無奈地搖搖頭,悄悄地低下頭,輕聲地說道:“逍遙不必見怪,只要是醫學上的話題,他就一定會打破砂鍋問到底!誰也都阻止不了,還請多多諒解!”

李逍遙微笑地搖搖頭,輕聲地回道:“此人必定在醫術上造詣極高,實在是不可多得醫術大家!爲何你們兩人相識呢?他究竟是什麼人?”

“難道我之前沒有說嗎?”李靖皺着眉頭詫異地看了一眼李逍遙,見他默認的點點頭,才恍然大悟尷尬地接着說道:“眼前的這位便是我的師兄,道號妙音真人,名諱時孫思邈!”

“師兄?孫思邈?”李逍遙皺着眉頭,搖了搖頭,奇怪的看着孫思邈,他總覺得眼前的這個人名諱在哪裡聽過,想了許久纔回想起他的大名,猛地張大着嘴巴驚喜地喊道:“你就是孫思邈?”

李靖與孫思邈兩人面面相覷,孫思邈也被李逍遙的驚訝聲,喊的聲音實在是有點大,使得他都愣住了,疑惑地問道:“難道你聽過在下的名諱?”

他非常的奇怪,方圓十里真正知道他會醫術的人並不多,畢竟他住的地方鮮有人知,此次聽說李靖重傷歸來,才破例出山前來,否則想見他一面實在是有些難,可是孫思邈非常的奇怪,眼前的銀髮少年怎麼會聽說自己的名諱呢,而且還非常的驚喜,像是早就認識了他一樣,實在是有點不同尋常。

李靖也是愣住了,他見到李逍遙驚喜的神色,彷彿像是知道孫思邈此人一樣,不禁喃喃自語道:“逍遙認識師兄?怎麼可能呢!師兄常年居住在渺無人煙的山谷之中,一生只愛研究草藥,根本就很少在江湖上行走,基本上沒人知道他的名諱,更加不可能知道師兄的大名了。難道是師傅告訴逍遙的?應該不會的,以師傅的脾氣絕對不可能說的,可是逍遙又爲何知道呢?”

孫思邈的名諱或許現在還沒有如雷貫耳一般響亮,可是來自於後世的李逍遙他確實知道孫思邈的名諱,不僅僅知道他的大名,還知道他被後人稱之爲‘醫聖’,是真正的醫術大家,與他這個只憑借自身真氣像武俠小說裡面那樣的人與他相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他著作的醫術被奉爲醫學聖典,根據史志、本草、《道藏》等文獻,以及陝西省耀縣藥王山有關碑刻,孫思邈的著作80餘種,可是保存至今的寥寥數幾,大多數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殆盡。

孫思邈幼年體弱多病,湯藥之資而罄盡家產。他自幼聰明過人,通百家之說,崇尚老莊學說,兼通佛典。他生於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歲。他十八歲立志學醫,二十歲即爲鄉鄰治病,而且還能侃侃而談老莊學說,精通道教典籍,被人稱爲“聖童”。

他對古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牀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鍼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我國醫藥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鍼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孫思邈一生致力於藥物研究,他曾經登上峨嵋山、終南山、下江州,太白山等地,邊行醫,邊採集中藥,邊臨牀試驗,他是繼張仲景之後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中醫藥的先驅者,爲中醫發展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德。

孫思邈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高尚,他認爲,醫生須以解除病人痛苦爲唯一職責,其它則是無慾無求,對病人一視同仁。無論身份高低貴賤,只要能爲他人解除病患他都身體力行,一心赴救,不追求名利,用畢生精力實現了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爲“醫學論之父”,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三大醫德名人之一,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

他一生勤於著書,晚年隱居於京兆華原境內的五臺山上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沒有放棄手中的著作。孫思邈一生著書八十多種,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響最大,兩部鉅著60卷,藥方論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爲《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醫藥學成就的系統總結,被譽爲我國最早的一部臨牀醫學百科全書,對後世醫學的發展影響很深遠。

孫思邈是中華醫學發展先河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中外醫學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勳,千餘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拜,被後世尊稱爲‘藥王’。

李逍遙一聽李靖介紹眼前的這位就是響噹噹的‘藥王’,他不禁肅然起敬,眼前的孫思邈只有三十歲左右,比李靖年長几歲。以現在的年紀來說,孫思邈並沒有達到後世被人敬仰的地步,醫術也沒有達到極高的造詣,可是絕對比自己要好很多。

看見李靖與孫思邈兩人都一連疑惑地看着自己,李逍遙不禁面露尷尬之色,之前聽說他就是‘藥王’着實讓他的心臟猛地加速,聲音也就沒有控制好。現在想要解釋,那隻能是欲蓋彌彰,不如順水推舟,於是他付之一笑道:“孫兄的醫術在下早有耳聞,只是未嘗一見,如今見到真人,逍遙着實難掩心中激動之情,失禮之處還望多多包涵!”

李靖面露笑容,心裡暗暗地想道:“這個小師弟實在是古靈精怪的,難怪師傅會將門主之位傳於他,而非其他師兄弟了!”

“師兄,這位就是逍遙,他既是藥師的救命之人,也是我們的師弟!”他急忙走了上去,打了圓場,將話題直接轉移到其它地方去。

孫思邈見李靖的再次介紹,纔回想起他話中的意思,啞然失色道:“藥師,他是我們的師弟?”他瞥了一眼李靖,見他微笑地點點頭,“他是師傅的弟子?”

“師弟?師傅的弟子!”李逍遙也猛地驚醒,驚訝地喊道:“師兄,孫兄他也是師傅的弟子?”

孫思邈與李逍遙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望向了李靖,全神貫注地注視着他,李靖笑了笑道:“是的,我們三人都是師尊的弟子!師兄,他是師傅的關門弟子,也是我們的小師弟!”

“小師弟?”孫思邈恍然大悟道,“逍遙是師尊在我們下山後收下的關門弟子!”

“師兄,你看看逍遙的令牌就知道了!”李靖微笑地看着一臉震驚的孫思邈,他能理解孫思邈此刻的心情,畢竟他之前確認李逍遙是玄真子的關門弟子後也是嚇了一跳,又把目光看向了李逍遙,“師弟,你將師傅給你的令牌讓師兄好好地看看吧!”

李逍遙木訥的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了玄真子臨行前交給他的門主令牌,當孫思邈見到這枚令牌時,急忙雙膝跪地,道:“參見門主!”

“孫師兄請起!”李逍遙雙手攙扶起孫思邈,微笑地說道:“逍遙不曾想到此次居然還有意外的收穫,居然一下子就遇見兩位師兄!”

事實上,孫思邈的入門時間早於李靖,而且在玄真子身邊待得時間較長,這枚門主令牌他早就見過。可是再次見到時,心裡又是一番滋味。孫思邈從未想過,十幾年後他會再次見到門主令牌,而且鬼谷門講究的就是等級森嚴,任何鬼谷門人不得對門主有任何的不敬,違者逐出鬼谷門。

三人相視一笑,笑過一陣後。孫思邈將手中的採摘回來的草藥放在一邊,急切地關心的問道:“逍遙師弟,師傅的身體如何?”

當孫思邈關切地向李逍遙打聽他們的師傅玄真子身體的近況時,李靖也是將目光看向了李逍遙,他早就想問了。畢竟門主令牌在李逍遙的手中,而且這麼多年沒見過玄真子,他們也非常的想念玄真子,若非玄真子嚴禁弟子回山探望於他,他們兩人早就看望玄真子,只不過能否見到師尊的面那還真是不好說。

畢竟,玄真子一生四海爲家,居無定所,閒雲野鶴一隻,因此他們想回去,可是又怕見不到,可是擔心還是有的。他們兩人一身的本領大部分都歸功於玄真子的教導,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難得李逍遙是師尊身邊最後一位弟子,他們當然要打探清楚才行。

“唉,說來逍遙也有一年多未見師傅了!”李逍遙腦中忽然想起當時他們兄弟兩人見到玄真子第一眼時,以及跟隨在玄真子身邊十年時間的日子,心中不禁升起一番別樣的酸澀,唉聲嘆氣地說道:“以師尊的本事,我想絕不會有任何的問題的!”

“是啊,師尊學究天人身子骨絕對非常的硬朗!”孫思邈大笑道,然後又看了一眼李逍遙,道:“小師弟,你跟隨師傅幾年時間?”

“十年時間!”李逍遙詫異地回道,“不知師兄問起這個?”

孫思邈與李靖兩人面面相覷,心裡一陣驚訝,暗暗地想道:“逍遙師弟果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縱之才,居然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將師尊的一身本領全部學完,我等與之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矣!”他們兩人都跟隨過玄真子學藝,確實也從玄真子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兩人也知道要想得到師尊親自傳授的門主令必須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否則鬼谷門主的令牌不可能傳出去,而且一旦鬼谷門主的令牌被其中任何一位弟子得到也就是最後一名弟子,就是鬼谷門的下任門主。

李靖原以爲自己猜測李逍遙自小就被師尊撫養長大,可是現在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大大的超出他的預料。他是真的對李逍遙五體投地了,從未懷疑師尊的抉擇,也從紅拂的口中得知李逍遙的確有深不可測的武功,當初生病不曾試探,如今他是真的對李逍遙服了,而且還是心服口服。

“逍遙師弟,你能用十年時間超越我們這些師兄,我實在是佩服不已,師尊的眼光還是那樣的毒辣!”孫思邈唉聲嘆氣地說道,可是他的話語中沒有任何的不尊敬,只是有一些無奈與苦澀,“你可知道我與藥師跟隨師傅多少年?”

“逍遙不知,請師兄賜教!”李逍遙恭敬地回道。

孫思邈苦澀地笑道:“師尊收取弟子,無論任何人只要師傅看中的,只會教授十年時間,而我們兩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唯獨不同的是我只擅長醫術,藥師只擅長軍事與兵法,至於師尊的其它知識我們兩人根本連門檻都未曾踏入。”

李逍遙恍然大悟地回道:“師兄不必如此悲傷,逍遙雖多卻不精通,而兩位師兄卻有各自專長此乃真正的大本事!”

其實,這句話不僅是安慰之詞,亦是李逍遙心中的肺腑之言。

李逍遙知道自己雖然跟隨着師尊玄真子學習了十年,玄真子的一身本領基本上全部都教給了他,可是他最擅長的反而是武功,至於其它的還真的沒有李靖或是孫思邈兩人精於一門厲害,總體的實力雖然是他厲害一些,但是論起個體力量還是李靖與孫思邈的本領高於他。

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6章 鬼谷傳人第270章 宣戰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章 取名李曉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3章 聖旨到第24章 大殺四方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78章 衆人齊聚(八)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128章 亂鬥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70章 霸王槍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9章 途中救人第21章 救援洛陽第3章 巧得金錘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258章 神秘人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07章 紅拂第91章 邂詬(二)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1章 單氏雙雄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78章 兵發瓦崗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3章 宣戰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175章 鴻門宴第70章 霸王槍第201章 瓦崗破,李密亡(五)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258章 神秘人第187章 遊說屈突蓋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5章 少夫人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4章 指點明津第190章 秦瓊封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