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殺出回馬槍,直接攻向了竇建德,直接將竇建德活捉了。竇建德目瞪口呆地看着尉遲敬德,他又看着一臉笑意的李逍遙,知道這一切都是他的機會之中。李逍遙利用傳國玉璽,誘使他率領大軍前來截殺,還故意的縮減大軍,降低自己對李唐大軍的防範,這一切都是李逍遙策劃好的,是一個巨大的陰謀,就等着他自己掉下去,竇建德起初也懷疑過是李逍遙佈下陷阱,事後又深思熟慮後,他才帶上七萬精兵前來,縱然李逍遙、李玄霸兩人武藝超羣,也無法一次性消滅這麼多人,現在他才知道李逍遙有恃無恐,是因爲他自己的身邊早已經有人就是李唐大軍之人,更加沒有想到此人居然是他非常信任的大將軍——尉遲敬德。
竇建德唉聲嘆氣一聲,他知道自己敗了,沒有任何的轉圜餘地,雄踞河北的竇建德也明白,不久之後李唐大軍必定抵達,到時候自己被李唐大軍俘虜之事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天下,少了竇建德的河北軍在李唐大軍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而且此次他出徵時帶上了大部分兵力,以河北餘下的兵力及將領,根本就無法抵擋住李唐大軍的腳步,大勢已去。
他憤怒無比的瞪着尉遲敬德,沉默不語,猛地擡起頭,擲地有聲地大罵道:“朕待你不薄,爲何你要投靠於大唐,今日你賣主求榮,他日天下百姓又該如何看你,就算朕被擒住了,日後必定有人前來取你項上人頭,你這個賣主求榮的小人!……”
“聒噪!”尉遲敬德聽聞竇建德謾罵自己,被擒住了還想着報復自己,他想都不想直接擡手給了竇建德一個巴掌,制止住竇建德的謾罵聲,當即竇建德的嘴角流出鮮血來,他更加的憤怒了,尉遲敬德見他還是一副不甘心的模樣,悠悠的笑道:“賣主求榮?夏王此話錯了,從一開始末將就是逍遙王的麾下大將,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只不過末將也是第一次與他們正式見面而已!”
尉遲敬德與秦瓊等人相視一笑,又轉身瞥了一眼竇建德,笑道:“當初,少主遊遍天下與我相遇,那時候我便已經效忠少主。之後,少主預測到你將來會對李家江山有危害,讓我加入你的陣營內,這些年我之所以願意爲你南征北戰,一來也是博得你信任,二來也是磨練自己,功夫不負有心人!”
“少主手中有傳國玉璽的消息,也是我受到少主的命令將他悄悄地傳遞出去,唯有你率先知道,就是爲了誘使你出兵半路截殺,此時李唐大軍應該已經抵達河北了,相信不久之後,你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化爲泡影,至於王世充派遣使者前來求援,我主張反對出兵,也只不過是緩兵之計,若是河北大軍加入戰鬥,憑藉少主手中的兵力根本就無所畏懼,即使少主將你們兩人一起擊敗,得到的兵力卻非常的少,而且大軍也會死傷慘重,於是我才建議拒絕出兵救援洛陽城。”
竇建德聞之驚訝不已,震驚道:”當初你加入我軍陣營時,朕也曾經查過你的背景,沒有發現你跟李家之人有任何的瓜葛,再說了,逍遙消失了幾年後再回來時,也只不過是多了幾個人而已,爲何他會知道朕日後會舉兵反唐?”
尉遲敬德笑而不語,秦瓊心領神會的出聲笑道:“事實上,不僅是你,就連我們也是在昨晚才知道敬德是我們的兄弟,少主對於此事非常的保密,一來是爲了保證兄弟們的安全,二來就是不能將自己的底細全部暴露出來,任何事情都要留一手才行,至於少主爲何知道你會舉兵反唐,那是因爲少主的本事不是你能夠揣測的!”
“就連我以及咬金、士信、懋功、雄信等人全部都是少主安插在瓦崗的人,之所以瓦崗被攻破的如此迅速也是少主在最後時刻才掀開自己的底牌,裡應外合,另外再告訴你一件事,李將軍也是少主的師兄,少主是你的外甥,你應該知道少主跟隨誰學藝吧!”
竇建德聽聞秦瓊所言,才猛然想起。當年,李逍遙出生時,李淵大擺宴席,朝中只有寥寥數人知道李逍遙是李淵的五子,而他與竇皇后是兄妹的關係,一開始就知道了。只不過,自小見過幾次面後,李逍遙就直接從李府消失,就連李淵、竇皇后未曾言明,李逍遙去了哪裡。
之後,竇皇后病入膏肓,藥石無靈,李逍遙卻突然回來了,而且直接將竇皇后醫好了,他一直都不明白名醫診治確定沒有救了,竇皇后安然無恙地活着,而且精神很好,又看着銀髮的李逍遙,竇建德立即聯想到這件事必定有關聯,直到現在才明白,一切都已經晚了,原來早在天下大亂之前,李逍遙就已經佈局天下,爲日後的一統江山做了充足的準備,現在竇建德覺得敗得非常的不冤。
竇建德苦笑地嘆息道:“朕敗得不冤,服了!”
李逍遙微笑地看着竇建德,直接了當地說道:“若不是自小你對我們還好,又是父皇與母后結合的大媒人,李唐大軍早就發兵攻打河北了,只不過考慮這層關係,就一直留着你到最後。當初,執行這個計劃,我冒着極大地風險,之後才與尉遲將軍取得聯繫,他也贊成,於是,我們就裡應外合,不斷地唆使下,您終於受不了傳國玉璽的誘惑,還是主動出兵。如果你一直雄踞河北,我也不會主動出擊,現在是你不仁,休怪逍遙不義了。”
шωш⊙ ttka n⊙ ℃o
“不過你暫且放心,你的命由父皇決定,還能活一段時間,就好好的珍惜吧!”李逍遙悠悠的說道,目不轉睛地看着竇建德,接着說道:“啓程之日,我便命令侯君集等人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金城,趁着兵力空虛,直接攻佔,至於結果,相信不久之後就能知道了,放心他們會與你一同押送進京!”
竇建德聞之憤怒無比的想要衝上去殺了李逍遙,直接被秦瓊等人拿下了,李逍遙看都不沒有看一眼,反而走到尉遲敬德面前,激動地說道:“敬德兄,這些年苦了你!”
李逍遙是真心實意的向尉遲敬德道歉,畢竟秦瓊等人全部都彙集在瓦崗寨,多少有個照應,唯有尉遲敬德一人留在敵營中,若是被發現絕對是死,沒想到尉遲敬德憑藉自己的武藝硬是闖出一番威名,還得到了竇建德信任,不負他的所託,實在是居功至偉,此役沒有尉遲敬德,就算是勝利,也不會如此輕而易舉,他熱淚盈眶地看着許久未見的兄弟,尉遲敬德爲了他拋下妻子,這些年沒有與家中聯繫,實在是對他有些愧疚。
尉遲敬德熱淚盈眶地躬身回道:“少主,末將不苦!若非少主的點撥,末將也不會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了!末將願意誓死追隨少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逍遙微笑地說道:“回來就好,與兄弟們一同前往京師接受封賞!”
秦瓊等人興奮地來到了尉遲敬德面前,相互擁抱着,徵東過程中單雄信、裴元慶兩人光榮犧牲。如今,尉遲敬德的到來,剛好填補他們失去兄弟的痛苦。尉遲敬德得到秦瓊等人熱情地歡迎,他也非常的激動,兄弟們終於全部到齊了,除了有事在身的伍雲召。
李靖也是非常佩服尉遲敬德,憑藉他一人的力量居然能夠完成李逍遙的交代之事,而且毫髮無傷,最重要的是武藝確實也不弱。並且,尉遲敬德在竇建德的麾下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都可以拋棄回到李逍遙的麾下,從新開始,在李唐大軍中,驍勇善戰的將領數不勝數,尉遲敬德憑藉自己過人的毅力得到了衆人的認可,成爲了李逍遙身邊得力的大將。
李逍遙笑眯眯地看着秦瓊等人,其樂融融的,心中一陣感慨,不禁想起戰死沙場的單雄信、裴元慶兩人,彷彿他看到了他們兩人的身影,熱淚盈眶地喃喃自語道:“如果四哥、元慶在的話,所有的兄弟都聚齊了,有他們鎮守大唐,看樣子平定諸王,統一天下的日子不遠矣!”
程咬金斜視着尉遲敬德,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起他,發現尉遲敬德比自己還要黑,心中一喜,失聲笑道:“敬德,你的皮膚比我還要黝黑!哈哈,以後兄弟之中,我就是不是最黑的了,你纔是真正的老黑!”
衆人聞之紛紛側目看向尉遲敬德,然後又將目光看向了程咬金。頓時,他們覺得程咬金所言非虛,就連李逍遙、李靖、李玄霸三人都贊同地點點頭。由於尉遲敬德是鐵匠出身,皮膚黝黑實屬常理之中,秦瓊等人與尉遲敬德初次相見,心情激動無比,無心留意這些外在,直到程咬金笑出來,一對比才發現程咬金說的非常的正確。
尉遲敬德聞之,怒氣衝衝地回道:“死胖子,你說誰是老黑?”
“老黑說的就是你!怎麼,想動手,俺老程還怕你,來就來!”程咬金體型壯碩,比秦瓊等人都要壯,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喊他‘胖子’,聽到尉遲敬德稱呼他爲‘死胖子’,氣不打一處來。頓時,火冒三丈,怒目而視地看着尉遲敬德,見他虎視眈眈的看着自己,他怒吼一聲:“俺老程還怕你這個黑麪神,有種你就來!”
尉遲敬德作勢就要打,被秦瓊等人制止住,程咬金被李靖、伍天賜制止住。李逍遙哭笑不得看着他們兩人一眼,苦笑道:“真是一對歡喜冤家,以後不會再孤單了!”尉遲敬德與程咬金兩人互相對不上眼,猶如羅士信與裴元慶兩人一樣,這一路中聽到最多的是他們兩人的拌嘴聲。
李逍遙也樂此不疲,笑眯眯地看着他們拌嘴的樣子,有時候也會動起手來,沒有人願意阻攔了,他們都知道下手的輕重,不會真的下死手。由於竇建德被活捉,他率領的大軍直接被李逍遙收編,成爲李唐大軍的一員,一下子兵力又增加到近十萬人,眼看就要到達長安城,他們的速度也非常的緩慢,然而在行軍的途中,他們得知了侯君集等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河北,直接將竇建德勢力剷除,中間只有寥寥數人帶領士兵逃離出去。
竇建德聽聞河北被李唐大軍佔領,心如死灰,面色大變,無精打采地神情,一路上沒有任何的笑容。畢竟,自己的老巢被李唐大軍端了,任誰都不可能開心。於是,垂頭喪氣的耷拉着腦袋,一蹶不振,竇建德知道此行進京,凶多吉少,他已經做好赴死的準備。
聽聞李逍遙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唐高祖李淵立即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竇皇后,竇皇后急忙將這個消息傳給了長孫秀敏、紅拂女,她們兩人得知李逍遙班師回朝後,心情非常的激動,她們已經整整三年時間未曾見到過李逍遙等人了,而且李逍遙此次進京也是李淵親自下得聖旨,他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只要李逍遙回到長安,即可籌辦婚禮,長孫秀敏一念此處,臉色緋紅,心情是忐忑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既是期盼又有些緊張,心情猶如五味雜全一樣。
唐高祖李淵親自下詔,文武百官,百姓全部都出城迎接,凡是青樓、酒館、小販等一律禁止營業三天,他們聽聞逍遙王班師回朝,全部都奉詔而行。李逍遙率領大軍消除了敵軍的隱患,保障了他們的利益,長安城百姓無論是誰都歡呼雀躍,等待着李逍遙的到來,並且命人將整個長安城裝飾一番,而且李淵率領文武百官迎接,給予李逍遙極大地威望,他想要宣告世人,李逍遙的功績無人能敵。事實上,李逍遙的功績確實無人能敵,就連朝堂中的反對聲,此刻也全部贊成,無一反對,畢竟李逍遙率領大軍爲大唐立下赫赫戰功,一統天下墊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