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裁軍

太極殿內。

再說完了李承乾的事兒後,李世民則笑着看向衆人,道:“諸位愛卿,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臣,有事要奏。”

“現下,邊疆安穩,大唐之內百姓安居樂業。”

魏徵直邁步出列,道:“臣覺得,陛下是時候展開新的篇章了。”

“魏大人,您說這話,朕怎麼有些沒聽懂呢?”

李世民眯縫起雙眸,看向魏徵道:“你口中的篇章,是什麼?”

“當然是以王道服天下。”

“現如今,大唐四海皆平,邊境安穩。”

“故我大唐也無需再有那麼多的軍卒,在軍中虛度光陰。”

魏徵看向李世民,道:“所以,臣建議,裁軍。”

裁軍?

一聽這話,許多人的臉色都變了。

“魏大人,如今雖說四海皆平。”

“但北漠可還有個薛延陀與西突厥虎視眈眈呢。”

年近七十的李靖直邁步出來,道:“若是我軍現在裁軍,豈不是給他們可乘之機?”

“是啊魏大人。”

河間王李孝恭也邁步站出來道:“若是沒有兵馬做威懾,我大唐如何能讓周遭諸夷服從我大唐的調遣?”

“河間王,您這話說的,可就真有些太過了。”

“若是我大唐,一直都是靠武力震懾諸夷,怎會能得長久呢?”

魏徵直開口道:“若是日後,大唐的軍力稍有下降,這些蠻夷豈不是馬上就會來攻?”

“魏大人。”

“您說的是不錯。”

“不過,若是沒軍隊,他們怕是現在就要來攻啊。”

程咬金此刻也站出來道:“所以,裁軍之事,絕不可行。”

“但不裁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影響民生。”

“百姓們,不得不將自己的精力分出來,投入到訓練當中。”

魏徵道:“若是一直這樣下去,我大唐還如何修養生息?”

他說的也沒錯。

大唐推行的是府兵制,也就是所謂的全民皆兵制度。

這種制度創始於西魏的宇文泰時期,經過北周、隋朝,沿用至唐朝。

在太原起兵進軍長安的途中,唐高祖李淵就逐步將手下軍隊納入了府兵制度中。

府兵制是將練兵權和領兵權分離,以防止將領擁兵自重,對抗中央。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是兵農合一的制度。

士卒平時在家生產,戰時出征,農閒時由兵府負責操練,提高戰鬥力。

在隋文帝時期,曾實行過這種制度。

府兵的重要職責是輪流到京師或者邊塞服役,叫做“番上”,戰時則出征禦敵。

在服役期間,士兵可以免除自身的租和調,但不論“番上”還是出征,所需的兵器和衣服糧食等都要由自己負責籌備。

府兵制從根本上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它不但能擴大兵源,也能保證戰鬥力。

而北方的遊牧民族如突厥,其騎兵來源和府兵制相似。

但突厥的軍隊,都是牧民組成,平時沒有什麼軍事訓練。

所以,在那場戰爭當中纔會被大唐訓練有素的軍隊的打敗。

當然了,府兵制對於初期的大唐來說,的確是好的。

因爲大唐初期,人口很少。

推行府兵制,就能讓大唐的軍隊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

只是,這樣的兵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對百姓的一種損耗。

魏徵直開口道:“別的不說,只說這次秦王殿下,率兵出征新羅。”

“秦王殿下,帶走幷州軍與涼州軍四萬,還帶走了水軍一萬,共計五萬人。”

“而在戰後統計當中,五萬軍馬陣亡人數近五千,傷殘人數三千多,輕傷者不計其數。”

魏徵看向李承乾道:“秦王殿下,老臣說的沒錯吧?”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魏大人負責戰後統計,說的自然不會有錯。”

“那好,那老臣就繼續說了。”

“且不說別的,只說這五千陣亡的將士。”

“這五千人當中,近八成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無二,年輕人在戰場上的生存經驗,不如年紀大的老兵。”

“而這也就簡介的導致了另外一種結果。”

“那便是大唐有些地方的年輕人,已經出現了斷層。”

“甚至在西北的一個村子裡進行人口普查時,都根本找不出來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來。”

“而年輕人都沒有了,未來還有什麼指望?”

“難道指望那些三十歲,四十歲的中年人上戰場?”

“是,現在是可以這樣做,但以後呢?若是他們也老了,那大唐該怎麼辦?”

“難不成,要抓十幾歲的娃娃兵?”

“難不成,要逼着六七十歲的老漢上戰場?”

魏徵一番話,直說的滿場衆人,啞口無言。

但他們雖然沒有出言反駁,可不代表他們就同意裁軍。

他們只是找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罷了。

而李世民面色沉鬱,他看了看自己在場的這三個兒子。

李承乾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李泰則是陰沉着一張臉,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最後,他只能將目光放在李恪身上。

而見父皇的目光鎖定自己。

李恪卻也沒有讓他失望。

李恪直接從隊列中站出來,道:“魏大人說的是不錯。”

“但若裁軍,我大唐的便將就要受到外族的威脅。”

“相較之下,我軍能保持現狀,其實就是最好的。”

“只要我們不發動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戰爭,其實也不至於傷筋動骨,百姓一樣可以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的。”

李恪看着魏徵道:“畢竟,比起被胡人或者蠻夷所禍害,不如養着些兵馬,去震懾他們來的好。”

這番話,雖然不是很有力的回懟。

但最起碼是說出了李世民的心聲了。

他是真的不想裁軍,這並不是因爲他好大喜功,想要繼續對外開疆拓土。

主要也是和李恪說的一樣,蠻夷若是不用武力震懾他們,他們是肯定不會安分的。

若是大唐前腳裁軍,他們後腳就打過來,這該讓大唐如何進行反擊?

連兵馬都沒有了,他們還談和反擊?

可也就在這時候,李承乾忽而站了出來。

他道:“兒臣,有幾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見他出來了,李世民的臉上也是頓時露出喜色。

畢竟,他只要出來,一切就能塵埃落定,馬上就能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這也是李世民讓他來上朝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揮手道:“但說無妨!”

李承乾直朝着李世民微微躬身道:“兒臣建議,遵從魏大人之建議,進行裁軍!”

第193章:沒人能傷害她第157章:又要幫李崇義追姑娘了第312章:我可不是那個孩子了第61章:誰都不許先死了第659章:新羅出兵第902章:要戰便戰第540章:看看他有沒有那麼神第589章:規矩我都懂第785章:失敗者的樣子第376章:好大的官威第1203章:宮宴開始第220章:誅九族第1067章:翻天覆地的北漠第806章:非同尋常的人第315章:反正我是不在乎第133章:北漠突厥是您的終點麼第242章:沒人比我更懂種地第343章:就是要殺他在乎的人第201章:被李聽雪嫌棄了第854章:難道都想造反嗎第244章:讓大唐的文化傳揚各地第284章:你咬我呀第586章: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154章:要在全國開書塾啦第46章:抓螃蟹是個細緻活第777章:前車之鑑第466章:照單全收第867章:誤會第205章:你母后很生氣第960章:攻心爲上第687章:府兵制募兵制第118章:侯君集要被忽悠了第259章:只想要他的命第744章:明智的李承乾第1056章:高至行的承諾第895章:戰局扭轉第232章:唐朝的人民代表大會第715章:坑爹三人組再出擊第1031章:霸道奶爸護犢子第87章:徐茂公來了第197章:向大唐開城獻降第214章:夫妻是真愛孩子是意外第1196章:跟李崇義對賭第279章:田舍熊孩子第694章:一把代表榮譽的刀第842章:李承乾的安排第311章:她未死他就不能死第660章:朝堂內的歡聲笑語第1028章:定婚期第42章:來自姐姐的威脅第443章:援軍到來第120章:頡利老兒俺老程來了第496章:孟奔的力量技能包第242章:沒人比我更懂種地第614章:你們都是狗第1014章:跟我吹牛逼呢第1202章:太子黨要敲李恪的悶棍第28章:高士廉有點膨脹第1113章:倭國朝堂第752章:真特孃的有脾氣第232章:唐朝的人民代表大會第410章:爭分奪秒第308章:錢莊開業了第438章:咱們戰場上見第1199章:若無我,哪有他第774章:要逃了第1072章:我就是單純的要嚇死你第1159章:你特娘算什麼東西第343章:就是要殺他在乎的人第995章:你會理解的第140章:看我風力造紙術第1160章:原來都是你搞出來的第922章:想多了第507章:魏徵被貶了第962章:人脈第539章:頂級鑄劍師第1194章:宮宴第544章:李承乾的心態崩了第849章:長孫衝歸來第407章:高句麗要對大唐動手了第362章:我看你小子是活夠了第133章:北漠突厥是您的終點麼第691章:偷溜了第457章:跟程懷亮借命第1129章:兄弟之間無需多言第73章:敬愛的偉大的父皇來了第440章:隨我去砍了那帥旗第11章:冠冕堂皇的搶劫第384章:這都是命第1199章:若無我,哪有他第1047章:媳婦也催生第1228章:你辦事兒我扛雷第244章:讓大唐的文化傳揚各地第152章:李世民整治世家的決心第807章:淮南道揚州城第1207章:你們還記得西域龜茲國嗎第357章:李世民殺到第792章:終於當太子了第1054章:姐姐來算賬了第864章:李世民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