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蕭太師!

bookmark

“大司馬大人南征北戰、東擋西殺,對曹家有扶危定難之功,如今新皇帝坐上了龍椅,既無加官,亦無進爵,這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我等聯絡文武百官,共同上書皇帝,請進封大司馬大人爲公爵如何?”

“大司馬功高蓋世,別說進封公爵了,就是割地封王又有何不可?”

……

無愁侯府大堂上,蕭逸居中而坐,神色平靜如水,根本看不出心中喜怒,心腹文武數十人落座兩旁,卻一個個怒氣沖天的,爭相發表自己的不滿意見!

天下人都知道,如今曹家執掌的江山,一半是蕭逸打下來的,又幫着治國理政、濟世安民,其功勳無人可比!

之前朝野上下公認的,曹魏帝國建立後,丞相之位非蕭逸莫屬了,一是功勞、威望、能力足夠擔任這個位置,二是滿朝文武裡面,無人可與之爭,也無人敢與之爭!

侯府屬員們忙了好幾天,又是準備酒宴、又是書寫請柬,就連‘大魏丞相府’的金字匾額都做好了,只等着封相的聖旨頒佈,就大肆慶祝一番,擺上十天十夜流水席。

萬萬沒有想到,曹丕竟然取消了丞相之位,改由三公九卿輔佐朝政,聖旨頒佈之後,朝野一片譁然,蕭氏集團的成員更是憤憤不平!

別看蕭逸仍是大司馬,位列三公之首,也是文武百官之首,可其權力、地位、以及尊貴程度,都遠遠不能與丞相媲美的!

更加氣憤的是,曹丕在官員任命上,還動了很多小心思,第一步,用心腹人辛評爲尚書令,辛毗爲尚書僕射,牢牢的控制了內庭,進一步鞏固了皇權!

第二步,任命王朗爲大司徒,陳羣爲大司空,同樣位列三公,從而對蕭逸形成了制約,分散其手中的行政權力!

第三步,任命宗族將領曹休爲大將軍、曹真爲驃騎將軍,享受位比三公的待遇,以此分散蕭逸手中的兵權!

第四步,在原來的‘四徵’之外,又增加了‘四安’、‘四鎮’,共計十二位名號將軍,看起來是廣施恩澤、獎勵有功的將領們。

其實是用這種辦法,進一步的分散軍權,把原來隸屬於蕭逸的部下,全都改爲隸屬於朝廷,直接聽命於皇帝了,其用心何其陰險啊?

禪讓大典上,還說曹、蕭親如一家,要共享榮華富貴呢,轉眼就耍起了卑鄙手段,是可忍,孰不可忍?

故而蕭氏集團的文武重臣,齊聚在無愁侯府之中,準備商議出一個辦法,爲大司馬大人爭取利益,也爲整個蕭氏集團爭取利益!

聯合朝中百官上書,請求封蕭逸爲公爵,這還是比較溫和的做法呢,一些性格急躁的武將,甚至提出了駐兵長安,自立門戶的建議!

以蕭逸崇高威望,只好登高一呼,天下兵馬能拉走十之五六,到時候別說公爵了,就是自立爲王又有何不可?

再往深一步想,趁着曹魏剛剛建立帝國,根基尚不牢固,先據長安,再奪洛陽,天下大可席捲而定,那個時候嗎,就不是蕭逸自己做丞相,而是蕭逸任命一位丞相了!

當然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究竟是請封公爵,還是自立門戶,還得蕭逸來拿這個主意!

“呵呵,諸位稍安勿躁,小小的封賞罷了,有也不多,無也不少,咱們還缺這點東西嗎?

如今新朝剛剛建立,天下人心思定,自立門戶的話就不要說了,無論什麼時候,這個國家也不能分裂!

大家都用心做事,積蓄糧草,操練兵馬,進一步增強國力,早日蕩平巴蜀、江東纔是真的,本大司馬用柺杖走路之前,一定要完成統一大業!”

蕭逸耐心勸說着大家,言語中不帶一絲火氣,這可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的不生氣,因爲丞相之位也好,公爵、王爵也罷,對自己都沒什麼意義了。

自己之所以權傾天下,靠的不是大司馬的官職,也不是無愁縣侯的爵位,而是憑着二十多年苦心經營,一手創立起來的蕭氏集團,自己就是這個集團的靈魂、主宰!

曹丕不予封賞,處處防備,都動搖不了自己的權勢,不客氣的說,那怕自己是個平頭百姓,只要一聲令下,照樣捲起天下風雲!

王朗心胸狹窄,陳羣格局有限,曹休、曹真更是屢戰屢敗之將,連獨當一面的本領都沒有,靠這四個人制約自己,無異於癡人說夢一般!

自己只要略施小計,就能把這四個人給玩死,真正要防備的是司馬懿,陰險狡詐,生性隱忍,關鍵時刻又有破釜沉舟的勇氣,要是讓他咬上一口,不死也得脫層皮了!

好在曹丕倚重此人,卻不信任此人,只封一個小小的諫議大夫,只要這頭‘冢虎’不掌握兵權,也就掀不起大風大浪了。

由此可以看出,曹丕的文韜武略雖不及乃父,奸詐權謀卻是毫不遜色,在打壓蕭氏集團的同時,也小心防備着士族集團,相讓二者鷸蚌相爭,自己纔好漁翁得利!

如此算來,很快會有一道聖旨送來了,對自己大大的褒獎一番,再給幾個華而不實的頭銜,一是平息蕭氏集團的憤怒,以免造成曹魏政權內部分裂;二是玩弄平衡之術,最大程度的鞏固皇權!

“啓稟大司馬大人,尚書令-辛評來傳封賞聖旨了!”

“哦,果然來了,讓黃兒出門迎接吧!”

“諾!”

尋常人迎接聖旨,得沐浴更衣,中門大開,排設香案,全家老小跪拜叩首,以示對皇權的無上恭敬,還得給使者準備一份厚禮才行!

蕭逸卻端坐未動,只是讓嫡次子-蕭黃出門迎接,直到辛評手捧聖旨,走進了大堂之中,蕭逸這才站起身來,算是給皇帝一點面子了。

其餘文武羣臣不肯託大,只好跪拜在地上聽着,想知道皇帝封賞什麼官職,難道還能與丞相比肩嗎?

“大魏皇帝陛下詔曰:朕以眇眇之身,託於兆民之上,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上賴皇天后土護佑,下得股肱之臣輔佐,勵精圖治,以求大治!

今有大司馬-蕭逸者,輔佐朕父子兩代,征戰沙場,平定禍亂,恪盡職守,屢立奇功,實乃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非加殊榮不足以賞其功!

今加封蕭逸爲太師,賜九錫,執掌白旄黃鉞,並享‘劍履上殿,見君不拜’之特權,從此君臣戮力同心,共治天下太平,嘉爾冠榮,永錫天寵!”

大魏黃初元年-春,正月初九日!

曹丕尚且畏懼蕭逸三分,陳羣自然不敢多說什麼了,就站在大堂之上,朗聲宣讀起了聖旨,原來是要封蕭逸爲太師!

太師,古代職官,又名太宰,掌邦治,爲上古六卿之首,殷紂王之時,箕子爲太師,周武王之時,姜太公爲太師,其地位尊崇無比,天子都要對其客客氣氣的!

太師輔佐天子,治理天下同時,又跟太傅、太保,合稱爲‘東宮三師’,有着教導太子的指責,故而又稱爲帝師之首!

不過到了秦,漢時期,太師的官職雖然保留下來,卻逐漸變成一種榮譽頭銜了,位在三公九卿之上,卻沒有多少權力!

曹丕代漢稱帝之後,並沒有冊封太子,自然就用不到帝師了,如此加封蕭逸爲太師,不過是多領一份俸祿,頭頂上多一道光環,並沒有實際意義!

可是誰也不能否則,太師非常的尊貴,其待遇不在丞相之下,再說說‘加九錫!’

錫,在古代通‘賜’字。

九錫是古代皇帝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勳者的九種禮器,分別是: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

這些禮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賞賜臣子以示特殊恩寵,不過形式上的意義,要遠大於使用價值,曹操進封魏公之時,就受到了加九錫的待遇!

曹丕這是告訴蕭逸呢,朕雖然沒封你做公爵,卻享受和公爵一樣的禮儀待遇,也算是莫大榮耀了!

而蕭逸見曹丕從不行禮,‘劍履上殿,見君不拜’這些特權嗎,與其說給前者莫大賞賜,不如說維護後者的臉面呢!

看來曹丕真是費心了,既要給蕭逸加官進爵,以示不忘輔助之功,又不能給予實權,以免威脅到自己的皇位,纔有了這樣一份聖旨!

“多謝陛下封賞,無愁感激不盡,尚書令大人辛苦了,請坐下飲幾杯薄酒如何?”

“呵呵,酒下官一定要喝的,不過不急於一時,請大司馬伕人,以及諸位公子、小姐都出來吧,陛下對她們另有封賞!”

“哦,來人,請諸位夫人到大堂來,把孩子們也都叫來!”

“諾!”

聖旨宣讀完畢,蕭逸口頭稱謝,卻沒有別的表示了,只是請辛評坐下飲酒,沒想到後者拒絕了,又取出一道聖旨來!

片刻之後,大夫人曹節帶着家人們全來了,就連襁褓中的嬰兒都抱着,小女王、大喬、小喬姐妹也在其中,看來某人不太老實,不但是偷香竊玉,還來了一個並蒂花開!

曹丕的第二份聖旨,加封二姐曹節爲昌黎長公主,食邑一萬戶,並賜予八寶香車一輛,宮廷鼓樂一隊,宮廷儀仗一套,以示榮寵之意,其餘夫人也都有賞賜,包括大喬、小喬姐妹兩個,卻偏偏的遺漏了小女王,不知有意,還是無意!

蕭氏諸子女裡面,嫡長子蕭玄是要繼承爵位的,嫡次子蕭黃已有一郡封地了,三子蕭戰在草原上爭奪大單于之位,這三個人之外,其餘的全都給予冊封了!

次子蕭遙爲-杜陽亭侯!

四子蕭岐爲-千陽亭侯!

六子蕭峰爲-永壽亭侯!

七子蕭疇爲-彰武亭侯!

八子蕭賦爲-公丘亭侯!

九子蕭洛爲-丹水亭侯!

十子蕭淵爲-順陽亭侯!

十一子蕭胤爲-北豐亭侯!

十二子蕭烈爲-新昌亭侯!

十三子蕭璋爲-鳳陽亭侯!

十四子蕭赤爲-定遠亭侯!

以上所封之侯,皆爲都亭候,是五等侯爵裡面(縣侯、鄉侯、亭侯、都鄉侯、都亭候)最低一級,只有兩百戶食邑!

此外,蕭綽、蕭漪、蕭伊、蕭湘四個女兒,也都封爲鄉君,各領湯沐邑五百戶!

雖說爵位低了點,食邑少了點,可是一日之間,一門十一子皆封侯、四女封爲鄉君,不但是莫大榮耀之事,也是從未有過之事,再加上之前的太師之位,恐怕就要曠古爍今了!

那些對曹丕深感不滿的文武重臣,此時也火氣消散大半了,認爲這個皇帝還是有點良心的,只有蕭逸、賈詡、郭奕幾人目光轉動,從中看出另一層意思了。

就是蕭氏十一個兒子的封地,分佈在幽州、河北、關中、荊州、淮南各個地方,相距都非常之遠,聯絡起來很不方便,看來曹丕用心陰險,有把蕭氏一族逐漸肢解之意啊!

好在孩子們尚未成年,赴封地之日還遙遙無期呢,而在孩子們成年之前,蕭逸會把一切都搞定的,兒子們以後肯定分赴四方,但不限於中原之地,而是走的越遠越好!

“臣妾帶蕭氏一衆人等,叩謝陛下天恩,萬歲、萬萬歲!”

“叩謝天恩,萬歲、萬萬歲--哇哇!”

聖旨宣讀之後,大夫人曹節帶領家人們叩首謝恩,就連幾個不會說話的孩子,也哇哇叫了幾聲,好歹是個意思吧!

蕭逸則對着皇宮方向,輕輕的拱手行了一禮,心中對曹丕的評價也高了許多!

拋開政治立場不說,曹丕的心機、手段、氣魄都足夠做一個守成之君了,曹家國運正盛,蕭氏不可輕動啊!

接下來,無愁侯府大擺盛宴,遍邀朝中文武羣臣,慶祝蕭逸榮升太師,成爲了當朝第一人!

…………

兩道聖旨的下達,緩和了曹、蕭兩家的矛盾,曹魏政權算是穩固下來了,不過曹丕篡漢稱帝,巴蜀、江東兩大集團不能毫無反應吧?

劉備、孫權是俯首稱臣,承認曹魏的宗主地位,還是出兵北伐,與逆賊決一死戰?

又或者有樣學樣,也來個龍袍加身,在自己的地盤上做皇帝呢?

第272章 糟糕的山陽郡第六十三章神兵天降--壺口關!第一百四十八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二)第712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三十二章大耳賊,欲爲王!(五)第一百六十一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五)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一)第一百五十二章若問何滋味,酸甜苦辣鹹!第672章 三公子的本領第547章 陳府壽宴第16章 暗夜殺機第790章 全身退而第170章 獨當一面第二十八章裡應外合,襲取襄陽!(下)第34章 結拜趙雲第九十九章瘟疫流行,大難降臨(下)第四十五章關中之弊!第591章 薄葬愛子第七十二章激烈交鋒,挫敵銳氣!第279章 平頂侯第九章穿越者-不是上天的寵兒!第二百一十七章我看過七百多集柯南!第九十八章成也漳水、敗也漳水!第801章 越人歌第396章 棠棣之花,萼胚依依第二百六十二章皇者不辱,生死兩難!第52章 蕭何的難題第一百八十九章翁婿之間,貌合神離!第一百零一章以水代兵,淹沒敵營!第一百八十四章萬刑之首,唯有蠆盆!第六十三章尋覓小女王(中)第五十三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上)第二百二十六章以子代父,認祖歸宗!第804章 誰纔是獵人?第700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371章 護羌中郎將第570章 紛亂的朝堂第570章 紛亂的朝堂第一百五十一章十年遊子,重返故鄉!第107章 紫木再現第一百一十一章火燒烏林,鏖兵赤壁(下)第七十一章你爹讓我一箭射死了!第一百零三章,大燕立國!第273章 老虎發威第671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五十四章隱忍不發,以退爲進!第381章 神女多情第282章 逼虎跳澗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437章 鳳凰成羣第九十章子龍將軍的姻緣(上)第四十五章關中之弊!第544章 百花宴(上)第824章 得人心者,可得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骷髏盞文化交流!第六十五章小女王,終相見!第782章 降伏小惡魔!第二百九十八章公主的美人計!第259章 黃巾再現第100章 蕭郎沉睡第658章 盤馬彎弓惜不發!第56章 何去何從第331章 劉備成親第549章 帳內春風第227章 食人魔蕭逸第八章這個女人未死心!第二百一十三章飢爲惡狼,飽做羔羊!第797章 修復東都(下)第四十六章馬六出征第二百三十一章貂蟬出馬,一個頂倆!第六十三章決戰定軍山!(十)第十九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二)第370章 牀上無英雄第五十六章漢水決勝負(一)第八章官場基本功之一--裝病!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一百一十七章誰敢噁心我一時,我就噁心他一輩子!第八十八章入深山、屠惡彪!第一百五十六章貪狼決鬥鳳雛!(三)第678章 羊肝湯第711章 河北第一名將!第八十章何爲道心--忽悠爾!第645章 六胴刀第五十章諸葛一生唯謹慎!(二)第二十二章三件大事壓肩頭第463章 草原第一巫師!第414章 沙盤推演第872章 地下世界的較量第732章 割肉喂狼第一百一十四章徐庶獻計,攻城略地!第三十六章丈母孃出面調停了!第二百八十三章鬼面蕭郎-兔子殺手!第865章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上)第二百五十八章亡羊補牢,爲時未晚!第67章 太監是怎樣煉成的第273章 老虎發威第一百零二章生死關頭,方見真心!(下)第二百零六章遨遊虛幻境,夢入修羅道!第256章 連環計(一)第742章 哥終於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