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章 頭號心歡喜 太守好莫名

導讀:“做生意最怕吃獨食,有銀子大家來賺。辦完差事之後,我們多少都分給他們一些,堵堵他們的嘴。讓他總想着你的好處。你就不愁沒有差事做。妹夫,哥這幾年跟你闖蕩,長了許多見識,也學了許多東西。總起來一句話,做官和做生意一樣,學問大得很。”

“頭號”如何說出這等話?

“胡令是徐藩臺看好的人,我們不好不給他個差事做。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只要他肯做事,我們怎好不用他?”

曾國藩講此話的用意何在?

(正文)胡大綱到了岳陽縣城,先把大舅子安排到一家官棧歇息,他自己帶上小廝,急慌慌地來見曾國藩。曾國藩此時正在簽押房裡,會同張敬修、劉長佑、彭玉麟、楊載福一起,與禇汝航商談在湘潭分設船廠的事。隨着廣炮、夷炮的陸續運抵,造船和買船成了急務中的急務。否則便要拖水師的後腿和訓練步伐。

深通造船之道的張敬修,於是向曾國藩提出:要想加快水師的步伐,非設分廠不能達目的。曾國藩深以爲然,決定專委禇汝航,趕到湘潭辦理此事。曾國藩又緊急上奏朝廷,以造船需人,奏留張敬修襄辦船務。

聖旨尚未下來,曾國藩請張敬修,隨同禇汝航到湘潭監察此事。張敬修雖在病中,但感於曾國藩的熱情和誠懇,滿口應允。

胡大綱的履歷手本,恰在這時遞了進來。曾國藩笑一笑,傳下一個“請”字。

胡大綱頂戴官服極其小心地走了進來。

一見曾國藩,先行晉見大禮,然後又是一連三揖,口稱:“恩賞七品頂戴,候選知縣,下官胡大綱見過曾大人。”

曾國藩笑着起身,略拱了拱手,道一句:“辛苦。明府請坐。”

胡大綱口稱:“謝大人擡舉。”西向而坐。

曾國藩又把張敬修、劉長佑、彭玉麟、楊載福,一一介紹給胡大綱。胡大綱不敢含糊,一一禮過,這才落座。季節雖已入秋,胡大綱仍然出了滿頭大汗。

有親兵擺茶上來。

曾國藩道:“本大臣調你過來,本擬提調總糧臺。但現在水師正是關鍵時刻,造船、購船,都不盡人意。本大臣只好委屈老弟,先幫着料理一下購船的事。”

胡大綱忙起身道:“下官但聽大人吩咐就是。”

曾國藩又對雪雁補服的劉長佑道:“子默,你下去後,派幾名差官,隨胡令到各縣,去辦理購買民船的事。”劉長佑此時已被駱秉章與曾國藩,聯名保舉至四品知府銜。

劉長佑起身道:“下官下去就辦。大人若無其他吩咐,下官現在就同胡明府下去。”

曾國藩起身,點了一下頭說:“也好,這件事宜早不宜遲。胡明府,你隨劉太守下去吧。希望你好好辦理此事,不要強買強賣,激起事端。”

胡大綱對着曾國藩等人施了個禮,然後同着劉長佑一起退出去。

胡大綱一到劉長佑的辦事房,未及劉長佑安排差官,便搶先一步說道:“劉大人,現在正是我水師關鍵時刻,一人都頂兩人用。依下官想來,如果您老人手緊,差官沒有也罷。”

劉長佑一愣道:“聽老弟的口氣,你莫非帶了差官?”

胡大綱道:“不瞞您老,下官的內兄,一直跟在下官的左右。下官每逢有了缺分,都委他個差事來做。或師爺,或別的什麼。案上案下,真正是一把好手。甚是得力。就是下官候補在家,也由他替下官管家。”

劉長佑點一下頭,又想了想,說道:“老弟這次要辦的是銀錢上的事,全由自家人來做不好,本府還是給你再派個差官吧。有了事情,你們也好商量着辦。”

胡大綱喜得滿臉堆笑道:“下官謝大人成全。下官何時動身?都到哪個縣?”

劉長佑道:“你午後過來。本府把要去的地方,都拉出單子,再從水師調派一條船,供你們使用。”

胡大綱道:“大人怎麼吩咐,下官怎麼做便是。”

胡大綱到了官棧,把曾國藩委派的差事,同“頭號”講了一遍。“頭號”不聽便罷,一聽之下,登時瞪圓了雙眼,說道:“也不知我妹妹積了什麼德,竟然找了你這麼個好男人!帶擎得我也跟着發財!妹夫,哥要替你好好盤算一下,這趟差事可不能白白錯過。”

胡大綱道:“哥,這個曾大人可不是個尋常人,他殺人可是不眨眼的。”

“頭號”道:“妹夫但請放寬心,哥也不是尋常之輩。只要有哥在你身邊替你料理,再窮的地面,我們也能擠出油來。——妹夫,我們這趟差事,劉大人派了幾人同行?我們須防他們暗中使壞,把好事辦砸。”

胡大綱道:“曾大人讓劉大人加委兩名差官,來辦這趟差事。但我和劉大人私下談過之後,他答應只派一名差官。劉大人這人,還當真不錯。”

胡大綱道:“做生意最怕吃獨食,有銀子大家來賺。辦完差事之後,我們多少都分給他們一些,堵堵他們的嘴。讓他總想着你的好處。你就不愁沒有差事做。妹夫,哥這幾年跟你闖蕩,長了許多見識,也學了許多東西。總起來一句話,做官和做生意一樣,學問大得很。我們先去吃飯,然後哥還要打點一下我們的行裝。”

胡大綱下去之後,劉長佑馬上又來見曾國藩,把胡大綱的話講了一遍。

曾國藩沉吟了一下說道:“胡令是徐藩臺看好的人,我們不好不給他個差事做。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只要他肯做事,我們怎好不用他?你下去吧。”

劉長佑本有許多話要講,但見曾國藩如此說,他也不好再講下去。

午後,劉長佑加委的未入流差官侯達貴並二十名親兵,與胡大綱、“頭號”,以及胡的隨身小廝,會在一處。乘上彭玉麟調撥的一艘戰船,離開衡州,向益陽縣駛去。

胡大綱站在甲板上,兩眼望着江面泛起的浪花,彷彿看到大堆的金銀,向着自己洶涌着撲來。(本章完)

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第三十六章 巡撫另募勇 臬司赴江南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三十七章 道長贈謁語 夜半參協臺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擴後宮 秀清先調包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四十四章 團臣審都司 管帶遭暗算三十九章 青撫臺有功 張制軍茫然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七十八章 侍郎有悽楚 百姓說官府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擴後宮 秀清先調包八十四章 老翁安新家 鐵鍋變成缸五十六章 青麟變和尚 聖諭到武昌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七十九章 惡夢縈腦際 碼頭會遊擊一百零三章 頭號心歡喜 太守好莫名四十二章 蕭管帶疏忽 李都司耍橫八十四章 老翁安新家 鐵鍋變成缸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五十五章 候補道求缺 五爪龍現世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三十八章 郭嵩燾回省 許老丈喊冤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擴後宮 秀清先調包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着落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八十五章 河內出死屍 協臺見侍郎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五十五章 候補道求缺 五爪龍現世八十九章 操練不得法 蚊蟲要過年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五十七章 參將戲師爺 制軍愁斷腸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九十二章 團練圍綠營 提督動虎威第十八章 胞弟回原籍 北撫成南撫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着落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第二十二章 軍門來問罪 撫臺亂扯皮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三十七章 道長贈謁語 夜半參協臺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併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一百一十六章 皇帝譏臣子 湘勇鬧長沙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七十九章 惡夢縈腦際 碼頭會遊擊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着落六十九章 標協鬧意氣 撫臺有算計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