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有點玩大了吧?”一衆京華學子也是嘴脣半張,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
臺上的京華校長跟老教授,更是面面相覷,愣在當場。
“胡鬧!簡直是胡鬧!如果是京華大學授予你榮譽教授稱號,助長了你這種自大心態,那麼我們京華應該收回這個稱號!”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教授霍然起身,指着王庸鼻子就罵道。
在老教授看來,王庸這種行爲簡直就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典範。
王庸有什麼資格編寫國學正典?有什麼資格裁定哪一類國學纔算是正統國學,哪一類算是歪門邪說?
王庸真拿自己當孔子了?!
孔子刪述六經,古人評價“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意思是孔子這種行爲堪稱古往今來第一人,其豐功偉績與天地齊同,與日月同輝,爲後世樹立了榜樣,綿澤萬世。
這種事情,如今卻從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嘴裡說出來,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是什麼?
面對老教授的指責,王庸表情平靜,道:“如果我做一件事情需要別人授予的稱號來支撐,那我寧願不要這個稱號!”
兩人卻是誰也不服誰,針鋒相對起來。
“你……你……”老教授忽然身體顫抖,跌坐在椅子上。
驚的周邊的學校老師趕緊上前扶住,餵了一口水,纔算緩解。
只是,這些老師看向王庸的眼色,已經有了絲絲不對勁。
在他們看來,王庸就算不贊同老教授的話,也不應跟老教授當衆爭執,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王老師,您這麼做的初衷是什麼呢?揚名立萬,流芳百世?”這時,終於有記者反應過來,提問道。
王庸回答:“莊子曾經說過: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所以我只關心活着時候的事情,死了能否揚名立萬,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人都死了,再大的名氣有什麼用?能夠起死回生嗎?”
記者依舊不甘心,繼續問:“那麼您爲什麼要突然做出這個決定呢?要知道,您這種行爲在許多人看來,是一種僭越行爲。”
“僭越?”王庸露出一抹哂笑。“在華夏兩千多年的文化進程中,僭越早就不復存在。陳勝吳廣可以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敢指着秦始皇說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話語,劉邦從一個小混混變成一國之君,刺客列傳裡那麼多刺客‘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麼多的史實還不足以消滅華夏人心中對‘僭越’兩個字的畏懼嗎?大概有的人跪久了,已經不習慣站起來,我理解他們。”
“你說誰?”剛剛有所好轉的老教授聽到王庸這話,頓時又一陣抽搐,差點暈過去。
而臺下的京華學子,卻被王庸這番話說的眼神晶亮,有一種年輕大無畏的精神在眸子深處閃爍。
“至於我要編寫國學正典的原因,跟孔老夫子當年的原因一樣。春秋之時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用現在的話形容就是,整個社會中充斥着浮躁氣息,朋友圈裡滿滿都是‘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每天一杯這個,一輩子不得癌症’‘點贊這條錦鯉發財一年,評論發財兩年,轉發發財五年’等內容。衆所周知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卻也是人人都想充當專家的時代,跟綠豆治百病沒什麼差別。
一本《周易》能夠冒出上百種解釋,什麼妖魔鬼怪、粗陋百出的解釋都有。所以孔子有感於這種狀況,決定刪述六經,將社會上流傳的各種真假版本去蕪存菁,最終彙總成一個可信的、能夠正確引導世人的版本。事實證明孔子這種行爲有效解決了當時紛擾的文化亂象,爲華夏文化的千年發展奠定了基石。”
王庸一頓,繼續道。
“現代社會,也許不存在以前的那種亂象了,但是卻同樣的妖魔層出,國學,本來是一門好生生的學問,卻被大量的跳樑小醜曲解,變成了一種盈利的門生。
什麼‘誦經參禮’,什麼‘女子貞潔’,什麼‘氣功養生’,全都打着國學的幌子在進行明目張膽的斂財詐騙。這些人並不是熱愛國學,而是熱愛紅豔豔的票子!如果問他們到底什麼纔是國學,十有八九他們會拿出一堆《弟子規》《千字文》,然後穿上漢服,告訴你這就是國學!
事實上,那些是嗎?二千年的傳統文化,就只誕生了那麼點啓蒙經文嗎?
爲什麼他們不教別的呢?因爲他們根本不會或者不知道!他們甚至連最基礎的十三經都沒讀過,就敢跑出來教人讀《論語》!
正是有這種人的存在,國學才越來越被人質疑,才越來越無法跟西方文化競爭。
如果我這種時候還要顧忌什麼‘僭越’,那國學早晚會被這批人毀的片瓦不存!到時候,我怕爺爺會出現在我夢裡,把我罵到狗血淋頭!
所以,我不知天高地厚的站了出來,我要整理國學,我要樹立範本,我要告訴世人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學!
不是搖頭晃腦背誦之乎者也,不是脫掉西裝換上寬袍大袖,不是尋找長生妙法,不是言必稱古,而是真真正正體會到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華,真真正正從中獲益!”
話音未落,嘩啦啦的掌聲已然響起。
是臺下的一千多名京華學子鼓的掌。
臺上的校方領導沒有,因爲王庸宣揚的東西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離經叛道;記者們也沒有,因爲王庸的話無形中把他們也捎帶上了,哪家媒體沒有報道過王庸嘴裡的國學騙子?
只有京華學子,他們還沒步入社會,他們還沒被勾心鬥角的利益羈絆,他們還保持着最本真的心性。
他們覺得王庸說的很對,所以他們鼓掌。
“有你們的支持,足矣。謝謝。”王庸一彎腰,鄭重鞠躬。
臺下學生們的掌聲愈加熱烈,經久不息。
說完,王庸轉身就走。
對於兀自擺在主席桌上的榮譽證書,視而不見。
一干記者注意到這個細節,全都愕然看着王庸。懷疑王庸真的捨得放棄這個榮譽證書。
被王庸言論氣到的一干校方領導,則冷哼一聲,覺得王庸還算有自知之明。現在的他,根本不配帶走這張證書。
王庸走的瀟灑,也快,轉眼間就到了禮堂門口。
就在即將走出禮堂之時,卻聽身後主席臺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王教授,等一下,你的東西忘了。”
卻是京華大學的校長。
校長手裡拿着王庸的聘任證書,隔着老遠遞向王庸。
王庸微笑着轉身,道:“這東西還是留在貴校吧,我怕有了這東西,我會更加不知天高地厚。”
校長聞言也不生氣,依舊堅持將證書遞給王庸,道:“如果知道了天高知道了地厚,那上下求索還有什麼意義?正是因爲不知天高地厚,古人們才前仆後繼的探索未知,尋求真理。京華,本來就是一所因爲不知天高地厚才創立的學校。王教授的性格跟我們京華很配呢!”
“沒錯!王老師註定是我們京華的人!京華註定是王老師的家!”京華學生們聽到校長的話,也高聲喊道。
王庸看看校長,再看看學生們,心中忍不住一陣激盪。
有這麼多支持他的人,他害怕什麼?
離經叛道?僭越無矩?
別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吧!
這本《國學正典》王庸偏偏還修定了!
“遇見你們,三生有幸。”王庸一字一頓,緩緩說着,走回主席臺將證書接在手中。
看到這一幕,所有京華學子都歡呼起來。
而反對王庸的幾個老教授,面色變得異常難看。
毫無疑問,在這場民意的較量中,他們落於下風。
只是,學術圈不同於社會圈,起決定作用的可不僅僅是民意!
王庸必然會爲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代價!
發生在京華大禮堂裡的事情,就像是雪花一樣飄飄灑灑,傳遍了華夏每一個角落。
本來王庸被授予榮譽教授,已經是一件引發轟動的大新聞。爭論的餘波即使在王庸前往京華大學頒獎典禮後,仍舊沒有停息。
可誰都沒想到,轉眼間,王庸又搞出來一個大新聞。
而這次的新聞,比榮譽教授更大,更讓人震驚!
“少年得志,最年輕榮譽教授宣佈修訂《國學正典》”
“王庸放話爲國學訂立規矩,是年少輕狂還是狂妄自大?”
“歸來英雄,不可避免陷入撈金老路,自斷前途”
“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論王庸宣佈修訂《國學正典》”
所有主流媒體都瘋了一樣,用大字號標題報道了此次事情。
而在媒體的言辭裡,顯然對王庸不看好。
更有某個大型門戶網站,措辭嚴厲的批評王庸“從東洋回來就得意忘形,忘記了自己是什麼人,早晚會自絕於人民”。
再一翻這家門戶網站的歷史,卻是去年曾經大張旗鼓的宣傳過一位國學大師。而那位國學大師就屢屢在講課中提到養生、神學之類的字眼,正符合王庸唾罵的“國學騙子”行列。那家門戶網站能不將王庸當成敵人嗎?
與媒體相反,大多數網友對王庸倒是持支持態度。認爲國學領域良莠不齊、烏煙瘴氣,早就應該有個人出來整理一下了。
那個人不是王庸,也會是張庸。
王庸不過是恰逢其會,被歷史選中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