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拉-布洛克版本的瑞恩,舉重若輕地以一個女兒意外去世的回憶碎片,成功地在女性角色與孕育生命之中建立了紐帶,進而昇華了主題。
藍禮-霍爾版本的瑞恩,現在卻需要擺脫性別差異所帶來的複雜,更進一步地迴歸生命本源,將原本就恢弘的主題再次擴大。
這對於藍禮來說,絕非易事,就好像將“生命之樹”的一百三十九分鐘內容,全部塞入“地心引力”的零散畫面碎片之中,然後通過藍禮的表演呈現出來,並且進一步昇華,帶來反思。難度之大,僅僅只是想象一下,就讓人望而止步。
現在,藍禮在反覆思索之中,構建出了整個角色的脈絡,起源、轉折、迴歸以及昇華。但問題就在於,如何提煉?如何精簡?又如何表演?
誕生,家庭,尋找自我;追逐,完成夢想,漸行漸遠,斬斷家庭聯繫,社會屬性消失;麻木,迷失,放棄,死亡;然後,迴歸本源,重新爆炸,輪迴,再次開啓生命意義。
那麼,整個起點就應該是家庭。
在藍禮的數次構思之中,家庭始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爲在社會屬性之中,家庭就是生命的起源。不過,故事的脈絡和核心,動力和起源,這都是截然不同的。
進入第二階段之後,瑞恩腦海之中再次浮現了父母和弟弟的回憶影像。但重點就在這裡,瑞恩所想起的不是親情與關愛,也不是家庭與呵護,而是他們的期盼與關注,還有瑞恩自己的初衷。
在追逐自我、實現生命的過程中,家人從來不曾質疑過、也不曾擔心過,而是一心一意地跟隨着他一起朝前狂奔,並肩而行;他們不是他的源動力,卻是最好的夥伴。尤其是在弟弟眼中。
對於弟弟來說,瑞恩就是他的人生目標,亦步亦趨地追隨着,戰勝所有困難,取得生活突破。
曾幾何時,瑞恩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一路狂奔,越跑越快,漸漸地就將家人留在了身後,漸行漸遠,最後徹底消失不見。
內心深處,他曾經責備過家人,因爲他們不懂他的世界,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話題;但冷靜下來之後,他才真正地明白,他們是懂他的,一直支持着、跟隨着,真正不懂的,其實是他。
他們的陪伴和支持,時時刻刻提醒着他的目標、他的夢想和他的堅持;但是,成爲宇航員之後,夢想實現了、生活平穩了、日常規律了,他才猛然發現,那些提醒的聲音早就已經消失了,而生活的動力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沉睡了下來。
他沒有察覺到異常,又或者說,他察覺到了異常,卻不以爲然。
現在,置身於虛無縹緲的太空之中,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影像卻是弟弟出生時的畫面。他怯生生地站在育嬰房之外,看着那一個小小的、粉色的、軟軟的小嬰兒,響亮的啼哭聲,讓人充滿了好奇和喜悅。豌豆大小的腳趾頭,可愛喜人。
而後,再次出現的影像就是另外一雙豌豆大小的腳趾頭,那不是弟弟,而是弟弟的孩子。
弟弟結婚生子了,而他在休斯頓準備下一次太空飛行。錯過了婚禮,而後又錯過了嬰兒的出生。他沒有親自到場,就連電話都沒有接到,最後僅僅只是收到了一封郵件,然後他回覆道喜。
“我的哥哥是一名宇航員。他是一名天才,他的思考方式是如此與衆不同。你知道嗎,如果有人和他聊起量子力學的話,他可以感受到純粹的高/潮。”弟弟帶着自豪的口吻說道,即使是和現任妻子第一次約會的時候,他的話題之中也依舊少不了瑞恩。
但,那已經是無比無比遙遠的過去了。
絕望之中,瑞恩腦海之中浮現出了那些幾乎已經消失的回憶,然後再次回想起了最初的夢想:研究宇宙、研究生命、研究未知,這纔是他的追逐;探索黑洞,探索太空,探索整個世界的存在意義,探索宇宙源頭的那一次大爆炸,這纔是他的堅持。
現在,他卻是一名兢兢業業的空間站宇航員。沒有更少,卻也沒有更多,僅此而已。存在的意義,似乎早就已經遺忘了。
所以,他必須生存下去。他需要重新回到家人身邊,重新回到弟弟身邊,重新回到那從未蒙面的侄子/侄女身邊,重新感受到生命誕生之初的喜悅和好奇;更重要的是,他需要離開nasa,重新迴歸到宇宙的研究之中,重新探索生命的奧妙,重新追求自己存在的意義。
這不容易,但他不會放棄。
他需要斬斷所有荊棘,他需要劈開所有阻礙,他需要打破整個混沌,猶如世界起源的第一聲大爆炸一般,然後,他需要感受到生命的重心,他需要感受到地心引力的召喚,墜落,再墜落,腳踏實地地感受到重力的重量。
於是,第二階段就這樣過渡到了第三階段。
事實上,這些所有的所有都是發生在瑞恩腦海之中的,甚至是發生在藍禮腦海之中的,在電影的實際畫面之中,可能只出現幾個零星的畫面——延續整個劇本精簡的風格,以最爲核心最爲深刻的畫面,寥寥數筆之間勾勒出整個恢弘畫卷,至少不會像“星際穿越”那樣,完整地融入敘事線之中。
換而言之,這些內容全部都將通過藍禮的表演呈現出來。
他到底能夠展現多少,觀衆又能夠領會多少?表演與故事的契合度到底有多少,又是否能夠推動主題思想的昇華和蛻變?細膩和深度到底有多少,留下的餘韻又到底有多少?
一切都取決於藍禮的演出。這也再一次證明了,“地心引力”是一部表演難度超越想象的作品,輕鬆地完爆“活埋”,更是超過了藍禮此前的任何一部作品。
從構建整個角色,到領悟角色的源動力和核心意義,再到提煉角色的片段,以記憶片段與人物內核產生共鳴,最後到確定表演基礎以及脈絡。整個過程無比漫長,也無比艱難,即使到現在,藍禮的思路依舊沒有完全清晰起來,還需要進一步與阿方索討論切磋。
但,這樣的一個過程卻讓藍禮亢奮不已,經歷瞭如此多部電影的磨鍊,也經歷了倫敦西區和百老匯的考驗,藍禮依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血液沸騰的那種狂熱和激動,整個人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對於藍禮來說,演員的樂趣不僅僅在於“演繹”,也不僅僅在於“詮釋”,更在於“解讀和延伸”,還在於“鑽研和打磨”。透過一個角色一段表演,窺見的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有真實發生過的一段生活經歷。
藝術人生,品味人生。
藝術和人生之間,從來是不可分割的,這也是藝術最爲美妙也最爲重要的一部分。
“劇本本身留給演員的思考空間其實是有限的,真正的表演空間都是來自於導演的。所以,在正式開拍之前,創作團隊需要好好地交流一下。對於角色,你有什麼構思想法?”
站在藍禮的面前,魯妮也秉持着同樣的想法。
相較於瑞恩-斯通這個角色來說,艾利克斯-科沃斯基(alex-kowalski)這個角色的戲份明顯弱化了許多,但意義卻非同小可。
首先是困境之中,要麼兩個人一起送死,要麼艾利克斯犧牲自己成全瑞恩,在生死關頭,求生本/能的作用之下,這絕對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每個人都想要活下來,但艾利克斯沒有任何猶豫的割斷了自己的繩索,將生存的機會留給了瑞恩。
其次是絕境之中,瑞恩陷入了幻覺之中,幾乎已經放棄了求生的欲/望,卻再次看到了艾利克斯。她成爲了瑞恩的精神支柱,喚醒了瑞恩腦海深處的錯雜情感,並且重新振作起來,再次爲了生存開始拼搏。
“地心引力”之中從頭到尾完整出現的角色,就只有瑞恩和艾利克斯,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阿方索經過深思之後,將這個女性角色命名爲“艾利克斯”,其實和“瑞恩”一樣,現在也有許多女性主動選擇“艾利克斯”作爲自己的姓名——比如“摩登家庭”之中的二女兒,某種意義上,模糊了性別的差異,讓觀衆更多得將注意力放在生命本質之上,
兩個角色的定義發生了變化之後,阿方索對於劇本也做出了調整。
儘管,艾利克斯這一個角色的戲份沒有那麼吃重,但魯妮還是認認真真地閱讀了整個劇本,並且深入地對角色展開了思考,在正式開拍之前的準備工作,就可以看出不同來。
“我認爲,艾利克斯和瑞恩之間能夠產生共鳴和聯繫,應該擺脫荷爾蒙的吸引,更多是來自思想和精神層面的交流溝通。
所以,我認爲,艾利克斯需要根據瑞恩的設定,稍稍做出一些調整,在兩個角色身上尋找到獨特的感應。否則,關鍵時刻,艾利克斯爲什麼能夠喚醒瑞恩的求生意志呢?如果僅僅只是愛情的話,這就落於下乘了,我覺得不太適合電影主題。”
開口之後,魯妮沒有等待藍禮發表看法,就洋洋灑灑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後等待着藍禮的迴應。
如此一番話,藍禮的眼睛微微一亮:他們兩個人的想法居然達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