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禮不是一位合格的電影製作人。
對於專業製作人來說,他們應該牢牢地把拍板權和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中,對作品的成品質量進行把控,哈維-韋恩斯坦、傑瑞-布魯克海默等等都是如此。
但藍禮現在卻沒有如此。他正在努力地爲達米恩-查澤雷爭取更多的創作空間,將創作權交給導演自己;本質來說,藍禮和達米恩一樣,他們都是藝術創作者,而不是商人。
當然,藍禮也沒有試圖成爲一名合格的電影製作人。
對於好萊塢當下的情況,藍禮瞭解得相對片面,即使是關於演員的事宜也不夠具體不夠詳細,僅僅只是耳聞,更多還是交給安迪-羅傑斯打理;但基本常識還是有所瞭解的,競爭越激烈,選擇餘地就越大,最終拍板權的確無比困難,可是藝術電影的話,還是有可能的。
藍禮希望,達米恩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出“爆裂鼓手”。
安德烈注視着藍禮嘴角的笑容,輕輕頜首,表示明白,卻不意味着同意。儘管他們是朋友,但在關鍵時刻還是需要做不同的考量。
不過,最終拍板權到底如何,這不是當務之急,現在的頭等大事,應該是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在發行和製作方面能夠完成合作。
安德烈相信,只要他能夠順利地尋找到合作方,那麼“爆裂鼓手”就肯定是他的囊中物。對於他和藍禮的私交,他有足夠的信心,即使是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也無法比擬;至於最終拍板權,他們會尋找到一個平衡點的。現在,就看他如何運作了。
誰都沒有想到,北美本土大陸的沸沸揚揚,卻絲毫沒有影響到藍禮的判斷和選擇,不知不覺之中,就有人偷偷搶跑了。不知道巴里-梅耶和朗-梅耶知道之後,到底會作何感想呢?
“假期什麼時候結束?”安德烈主動轉移了話題,沒有再繼續嚴肅地討論下去。
“後天。”藍禮伸了一個懶腰,“請不要提醒我如此無情的事實,我還想要好好享受接下來的悠閒假日呢。”
安德烈也毫不給面子地吐槽到,“只要你願意,你可以一直休假下去。問題就在於,你自己能否按捺得住寂寞,好嗎?”
“就好像你永遠無法忍耐寂寞一樣,對吧?”藍禮的回答頓時就讓安德烈瞥了一眼,滿臉嫌棄地反駁道,“我以爲你是走含蓄路線的。”
……
當人們討論倫敦和紐約之間的相同點時,一千個人眼中勢必有一千種不同的看法。對於藍禮來說,這兩座城市的骨子和血液是截然不同的,但迸發出來的氣質卻是相似的:它們總是如此討厭如此煩躁如此聒噪,卻總是讓人討厭不起來,相反,漸漸習慣之後,反而開始想念。
新西蘭南島是如此明媚和清澈,那一片薄荷藍的天空又高又遠,高高地舉起雙手,就彷彿可以擁抱整個宇宙;而倫敦是如此渾濁和混沌,那一片漫無邊際的灰色大片大片地蔓延開來,黑壓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遠遠地就可以聽見引擎的轟鳴聲,感受人羣的超高溫。
長途飛行的盡頭,雙腳踩在希斯羅機場的地面之上時,那種令人厭惡又令人懷念的滋味就再次襲上心頭。鮮明的落差,藍禮原本以爲自己會水土不服,但事實上卻感覺到了一陣親切感,整個人就這樣緩緩地放鬆了下來。
事實上,藍禮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會如此之快地重新回到倫敦,即使經歷了伊迪絲和亞瑟的事件,他也不曾想過,他以爲假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他以爲生活還會愜意一段時間,他以爲焦點還會冷靜一段時間。
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他沒有刻意計劃迴歸,同樣也沒有刻意迴避回家,當機會來臨時,順其自然地就坐上了前往倫敦的航班。
更何況,上一次在倫敦逗留,那已經是五個月以前的事了,現在再次迴歸倫敦,確實有些想念。
這一次,召喚藍禮迴歸的還是西區的戲劇舞臺。
自藍禮爲首的演員陣容離開之後,約翰-科德版本“悲慘世界”更換了一批演員,繼續在阿爾梅達劇院上演,並且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大量觀衆的追捧。
去年聖誕節期間,藍禮版本的“悲慘世界”在BBC電視臺正式播放,因爲完整的劇目長達六個小時,電視臺不得不以上半場和下半場的方式放在兩天播出,儘管如此,這還是成功地引發了觀衆的收視狂潮,兩天的節目雙雙創造了千禧年之後,戲劇節目的最高收視率和最高收視觀衆人數。
即使是在美國也不例外。
當初在購買電視播放版權的爭奪戰之中,三家有線電視臺和一家公共電視臺加入了競爭,最終還是HBO電視臺成功地脫穎而出,財大氣粗地接手了“悲慘世界”在北美的播放。
正式播放之前,HBO電視臺展開了一系列的推廣和宣傳,最後選擇在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前播放,依靠這強大的口碑效應和人氣的號召力,直播和重播的觀衆人數都雙雙創造了歷史記錄,並且在網絡之上引發了熱議狂潮。
一般來說,舞臺戲劇的電視臺播放,英國觀衆的追捧程度遠遠超過了美國觀衆,二者之間甚至不在一個檔次上,但這一次“悲慘世界”卻成功地在大西洋兩岸掀起了波瀾,絕對非同小可。
這,還不是全部。
2013年的元旦前後,英國和美國先後發行了“悲慘世界”的DVD光盤,緊接着還在法國、德國以及奧地利等歐洲國家地區相繼發行,在一陣銷售狂潮之中,全線飄紅地創造了戲劇類錄像光盤的銷售記錄,並且成功地攀登上了各個國家地區的銷量排行榜冠軍寶座。
這是預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
儘管如此,銷量數字還是讓人不由眼熱。要知道,伴隨着西區和百老匯的日漸式微,戲劇錄像光盤的銷量呈現也出了跳崖式的跳水。就如同電影錄像帶和音樂實體專輯一般,又有誰願意支持一張正版的戲劇作品呢?
這一次卻不一樣。“悲慘世界”的熱潮似乎根本看不到終點,源源不斷地洶涌而至。
但有支持就有反對,有熱潮就有冷水——
不少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這僅僅只是好奇的圍觀效應而已。本質來說,這依舊無法改善戲劇漸漸式微的整體趨勢,反而可能因爲藍禮的個人光環而模糊焦點,導致人們對於戲劇產生不必要的期待和討論,對戲劇的未來發展帶來難以磨平的負面影響。
但全新演員陣容的“悲慘世界”在阿爾梅達劇院上演以來,卻正在漸漸地改變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多年輕的戲劇愛好者們前往西區和百老匯。
也許,他們僅僅只是因爲好奇和探索的心理,而不是欣賞高雅藝術,但至少,藍禮的強大影響力正在進一步滲透,吸引年輕一代的目光,成功地埋下種子之後,靜靜地等待時間的力量,看看能否讓它們生根發芽。
當然,阿爾梅達劇院的上座率不能和女王劇院版本相媲美,畢竟六個小時的超長篇幅就已經嚇跑了諸多遊客觀衆;但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平均上座率已經非常非常難得了,甚至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過去十年時間裡難以想象的成就。
這對於阿爾梅達劇院和倫敦西區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振奮的消息,藝術創作者們的熱情都再次點燃。
得益於六個小時版本“悲慘世界”的巨大成功,現在西區的多個基金會都紛紛開始撥冗資金,支持更多獨立戲劇的創作,青年演員的培訓項目也相繼活躍,可以隱隱地感覺到,西區的活力久違地重新煥發起來。
不過,六個小時的超長待機演出,還有每週六天的持續輪番上演,對於演員的體力和精力無疑是嚴峻考驗,甚至可以說是地獄式的磨鍊。
正是因爲如此,阿爾梅達劇院準備在六月份,也就是新版“悲慘世界”首演一年之際,再次更換第三套演員陣容——包括了第一陣容和第二陣容的集體大洗牌,然後繼續新一輪的演出。
圍繞着這個計劃,阿爾梅達劇院還籌備了新版劇目的一週年相關紀念活動。
本來,艾瑪-菲丁希望,藍禮爲首的第一套演員陣容可以全部迴歸,在一週年紀念日之際,爲觀衆帶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饕餮盛宴,但演員們的行程着實難以配合,如此大膽的想法也只能無奈作罷。不過,阿爾梅達劇院還是儘可能做出了相關安排,並且發出了邀請函,積極熱情地邀請演員們迴歸參加活動。
除了首演一週年取得了難以置信的巨大成功之外,“悲慘世界”還迎來了另外一場別樣的狂歡——奧利弗獎提名橫掃,再一次成爲了業內獨一無二的絕對焦點,掀起了一股無與倫比的浪潮。漩渦的中心,顯然依舊是藍禮。
正是出自於方方面面的綜合考量,與世隔絕兩個月之後,藍禮再次出現在了倫敦的希斯羅國際機場,重新回到了公衆視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