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完“地心引力”的時候,邁克爾腦海裡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依舊是羅傑的身影。
與“醉鄉民謠”不同的是,這一次不是因爲電影主題與核心,而是因爲阿方索賦予電影的魅力,那種只屬於電影屏幕的魅力。
邁克爾可以確定,羅傑肯定會爲這部電影起立鼓掌的,那些光影、那些構圖、那些表演、那些哲思、那些身臨其境的質感……所有的所有都正在詮釋着專屬於電影獨一無二的魅力。
也許“地心引力”不是完美的,但它所呈現出來的獨特魅力卻令人目眩神迷,甚至比“雨果”還要更加動人更加美妙,因爲馬丁-斯科西斯講述了一個迷影的故事,而阿方索-卡隆則將迷影的所有理由都呈現在了大屏幕之上。
每一位真正的影迷都應該進入電影院之中,享受那九十一分鐘的光影世界,哪怕自己根本不喜歡此類電影或者這部電影,但那種觀影享受卻是無可取代的,甚至超越了“阿凡達”,真正地將電影視覺藝術和感官藝術推向了極致。
更何況,還有令人驚歎的藍禮。
僅僅只是想想羅傑-埃伯特觀看完“地心引力”之後的表情,邁克爾就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送上掌聲,宣泄着內心的亢奮和激動。
其實,戛納電影節的時候,邁克爾就已經送上了至高讚譽,“職業生涯最佳演出!”
那絕對不是隨便說說而已,邁克爾不是一個喜歡動則就送上“最佳”讚譽的影評人,但如果真心實意地如此認爲,他也不會吝嗇自己的讚賞。在“醉鄉民謠”之中,藍禮賦予了勒維恩-戴維斯令人驚心動魄的靈魂,即使到現在,邁克爾也依舊可以清晰地回憶起來勒維恩那孤單而落寞的眼神。
客觀來說,邁克爾還是更加喜歡藍禮在“醉鄉民謠”之中的演出,更加內斂也更加細膩,從眼神到臺詞,將藍禮的表演質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但邁克爾也必須承認,“地心引力”之中的表演更加困難也更加深刻,那些不經意間的小細節賦予了角色更多值得挖掘的內涵,與電影形成呼應,繼而讓主題得到了昇華。
單純從難度和完成度來說,“地心引力”的表演還要更勝一籌!
結束觀影之後,邁克爾反反覆覆地深思了許久許久,終究還是選擇了落筆。
“今年在戛納,我曾經說過,科恩兄弟選擇了藍禮出演了勒維恩-戴維斯,那是完美的選擇;現在在威尼斯,我將再次說道,阿方索-卡隆選擇了藍禮出演瑞恩-斯通,這也是完美的選擇。
在當今整個好萊塢之中,頂尖演員數不勝數,想必那些優秀演員都能夠賦予瑞恩-斯通這一角色不同的魅力,但他們都不是藍禮-霍爾。
在藍禮的表演之中,他的眼神無疑是細膩而錯雜的,那些滄海桑田和驚濤駭浪全部都盛滿在了那雙淺褐色的瞳孔之中,對於角色對於劇情對於人生的領悟,藍禮又無疑是深刻而巧妙的。電影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這是無法完成挑選難題,但藍禮卻在兩場不同的戲份之中展現出了幻滅和誕生的奧義。
從希望到絕望,再從絕望到重生,所有的重量都落在了一個眼神之中,看似簡單,卻力若千鈞;看似平凡,卻飽含滄桑。隱藏在那個皮囊背後的瑞恩-斯通,承載了生命的所有意義。
是的,這是一個爆米花電影的外殼,簡單的故事甚至可以用一句話完成概括,就連起承轉合都完全在商業電影的框架節奏之中;但這卻飽含了一部哲學藝術電影的內涵,複雜而深刻的思考全部都落在了藍禮的表演之中,那些關於生命誕生關於存在主義的思考全部都承載其中。
即使回味之後再回味,藍禮-霍爾的表演依舊具備了一種靈魂洗禮的能量!
這是藍禮職業生涯的最佳演出嗎?我不想要再次斷言,而是交給觀衆評論和反饋;但這無疑是藍禮職業生涯最具突破的一次挑戰,他也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天賦與能力,egot也許太過瘋狂也許太過快速,可是,沒有人可以否認他的出色,令人嫉妒到瘋狂的出色。
感謝上帝,他活着(he-is-alive)。”
再三猶豫之後,邁克爾還是又一次爲藍禮送上了無與倫比的讚譽,最後一句話更是採用了一語雙關,一方面暗示着瑞恩-斯通的最終生還,另一方面則暗示着藍禮-霍爾是當代最出色的演員。
整體而言,邁克爾的反應似乎不如戛納來得瘋狂,但認真閱讀之後就可以在犀利行間之中注意到,邁克爾對於藍禮的喜愛與讚賞已經上升到了全新高度,也許他個人最爲喜愛的依舊是“醉鄉民謠”,但現在的藍禮確確實實就是當代的最佳演員!“地心引力”的經典依舊不可否認!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綜合角度來看,“地心引力”就是藍禮目前爲止最爲出色的作品,甚至可以達到載入史冊的經典高度。
撰寫完評論之後,邁克爾不由再次想起了羅傑,他可以想象得到羅傑到底會如何選擇也會如何評價。
“我愛他的表演,卻不會爲之瘋狂。爲什麼現在好萊塢總是喜歡那種外放式的演出呢?’地心引力’製造出了更多跌宕起伏的劇情轉折點,給予了表演釋放的空間以及深化的層次,這就意味着它更加出色嗎?只有真正理解電影熱愛電影的人才能夠明白藍禮在’醉鄉民謠’裡的表演是多麼優秀。
但……我也沒有辦法否認,’地心引力’的表演,藍禮依舊出色得令人嫉妒,年齡似乎根本就不能成爲他的阻礙。我不敢相信我錯過了什麼,錯過了’醉鄉民謠’,又錯過了’地心引力’,上帝,我現在真的開始想念地球的那些歲月了。”
曾經,邁克爾和羅傑已經展望着藍禮的職業生涯,他們都擔憂着,egot的光芒會讓藍禮漸漸迷失自我——當時還是三月份,所以羅傑真誠地希望,藍禮不要完成egot的壯舉,因爲他真心期待着這位年輕演員能夠創造更多輝煌。
但現在,egot收入囊中之後,藍禮卻依舊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行。羅傑應該會感到欣慰,同時也感到遺憾。那顆熱愛電影的心,終究沒有能夠繼續跳動下去。
水城威尼斯的夜晚盪漾着清冷而皎潔的月光,邁克爾的思緒卻開始翻滾起來,他忍不住就開始思考着:如果今年藍禮二封奧斯卡影帝,那將如何呢?
他知道,如此想法着實太過荒謬,且不說藍禮兩個月之後纔剛剛滿二十四歲而已,單單說前年剛剛第一次登頂、三年之內實現egot壯舉,這就已經讓藍禮登上了好萊塢巔峰,現在就衝擊二封絕對是太過倉促也太過急切了。
就連邁克爾自己都不希望如此,他更加願意選擇其他演員——不是因爲藍禮太過年輕,而是希望其他演員的表演能夠更加豐富也更加出色,翻來覆去都只看到一張臉孔,這對於整個電影行業來說不是好事。
但邁克爾還是忍不住,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之中描繪那樣的畫面,還有羅傑的吐槽。不知不覺中,夜色就越來越深了,徐徐的浪濤聲和清冷的月光在嫋嫋咖啡香氣之中氤氳,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爲了電影而激動到睡不着的夜晚。
也許,他應該倒一杯威士忌。
撰寫完整篇影評之後,邁克爾毫不猶豫地送上了滿分一百分。
雖然在威尼斯電影節的官方場刊之中,四星滿分的制度也是和柏林、戛納一樣的;但因爲“地心引力”沒有參加主競賽單元,所以影評人們還是按照平常的百分制完成打分和評論。
不要以爲滿分評論就是滿大街隨處可見的,事實上,這是今年以來,邁克爾的個人第三個滿分而已,第一個是“阿黛爾的生活”,第二個是“醉鄉民謠”,現在纔是第三個而已。稀少意味着謹慎也意味着專業,同時也意味着珍貴。
旗幟鮮明地表達了邁克爾個人對“地心引力”的推崇與喜愛。
“好萊塢報道者”的這篇影評,因爲沒有劇透,也因爲足夠深刻,在北美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和傳播,得到了數不勝數的讚譽和反饋。
後來,雜誌主編爲邁克爾報名了普利策獎,將包括了這篇影評在內的十五篇文章打包發送了過去,儘管最終沒有能夠得獎,但這還是成爲了邁克爾在資深影評人領域之中更上一層樓的重要契機。
影評人們的情懷和夢想,這也是他們的熱情源泉。
重新回到威尼斯的“地心引力”首映式之上,“好萊塢報道者”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伴隨着第一家媒體評論的登場,其他所有影評也都陸陸續續地開始公佈,儘管缺少了官方場刊的組織和總結,但萬衆期待之下,觀衆們還是積極主動地尋找着相關資訊,漸漸拼湊出了事情的全貌——
第七十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還沒有正式登場,但作爲開幕影片拉開序幕的“地心引力”卻已經引爆了媒體評論的讚譽狂潮,滿分!滿分!還是滿分!難得一見地,這部商業屬性之上的開幕作品收穫了清一色的滿分!
足足十五個滿分,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威尼斯的洶涌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