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 全面出彩

“綜藝”雜誌,一百分。

“紐約時報”,一百分。

“洛杉磯時報”,一百分。

三家頂尖權威媒體的讚譽狂潮已經將“爆裂鼓手”推向了讚譽巔峰;但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衆口一致地把所有討論重點都落在了藍禮身上,並且以至高讚譽將藍禮推上了神壇——“Y世紀一代年輕演員”的前綴頭銜已經可以剝離,正式躋身好萊塢頂尖殿堂級演員的行列。

但……這到底是讚譽還是詆譭呢?

囊括EGOT以來,藍禮就始終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現在的“爆裂鼓手”又更進一步地將這種分裂對立的反饋言論推動演變,誰也無法斷言,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也許“爆裂鼓手”正式登陸院線之後,事情就能夠漸漸明朗起來了,但現在,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至少,“好萊塢報道者”也加入瞭如此行列。

在好萊塢業內,邁克爾-菲利普斯是一位堅定不移的“藍禮擁護者”,他也從來沒有掩飾自己對藍禮的推崇和喜愛,幾乎每一部藍禮出演的作品,他都會認認真真觀看,並且給出中肯意見以及專業影評——目前爲止,清一色全部都是好評。

當然,這也並不稀奇。

因爲藍禮的作品整體趨勢就是如此,每一部作品都堪稱是佳作,即使是目前爲止爭議最大的“超脫”也擁有一批堅定不移的支持者,也正是因爲如此,社交網絡媒體之上纔出現了大量吐槽藍禮、反對藍禮的黑子。

但邁克爾卻稍稍有所不同,作爲“好萊塢報道者”的專業撰稿人,他是羅傑-埃伯特之後最爲接近普利策獎的影評人,即使推崇藍禮喜愛藍禮,他的影評也還是必須保持相對客觀中立,確保雜誌的權威和專業。

從這個角度來說,“好萊塢報道者”和“綜藝”是更加相近相似的。

在如此背景之下,邁克爾的支持與讚譽就着實難能可貴了。

聖丹斯正式首映的“爆裂鼓手”,邁克爾自然沒有錯過的理由,事實上,根本不需要座談會的熱潮影響,邁克爾就已經早早來到了帕克城,比起頒獎季狂潮來說,聖丹斯的三十週年慶典顯然要有趣多了。

第一時間參加了首映式之後,邁克爾卻沒有立刻撰寫影評,而是靜靜等待着思緒的沉澱,反反覆覆回想電影細節,這才動筆撰寫了影評。於是,“好萊塢報道者”的評論在時效上,就落在了其他媒體的身後。

“這是一部獨特風格的電影,如果觀衆感覺受到了侵犯或者傷害,進而感受到了憤怒和不適的情緒,那麼這就證明達米恩-查澤雷成功了,因爲這就是他期待的結果。

‘爆裂鼓手’展現了’讓我們集體來作秀’的全民娛樂、全民享受的二十一世紀娛樂至死思想的對立面,以嚴肅而冷酷、血腥而偏執、殘忍而粗暴的方式,呈現出了藝術突破過程中的自我折磨,標新立異地展現了藝術和娛樂的另外一面。

同樣都是’SHOW’,但’爆裂鼓手’的這場秀卻顯然不是’雨中曲’。

我們都知道,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畢加索晚年失明,而海明威則用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我們不是天才也不是藝術家,我們始終無法理解他們在藝術道路之上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與折磨,通過這部電影,也許我們可以窺探到冰山一角。

也許你將深深地痛恨這部作品,也許你將嚴重地感受到胃部灼熱,也許你將無法自拔地覺得受到侵犯,這都沒有關係,因爲我們都是普通平凡人,我們永遠都無法理解藝術家的世界,他們的靈感與天賦是一個未解之謎,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成爲一名忠實觀衆,窺探藝術背後的世界。

電影呈現出了三個不同視角,對於藝術一無所知的普通人、渴望在藝術領域突破卻終究缺少天賦的藝術家、真正具備了天賦而百鍊成金的天才藝術家,三個不同視角的交錯勾勒出了藝術創作的全新天地,而後又將所有重心落點在了後兩者的引導與突破之上,將藝術創作的化學反應以對決對峙的方式呈現出來,最終演變成爲振聾發聵的鼓點之聲,擊打在每一位觀衆的耳膜上。

無疑,後兩者的表演也成爲了整部電影的核心,西蒙斯與霍爾,霍爾與西蒙斯,這兩名演員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一位強勢一位細膩,一位張揚一位內斂,一位爆發一位升級,在進退攻守的不斷轉換之中,兩個角色持續地盤旋上升,一點一點迸發出了鏗鏘火花,讓表演成爲了一種藝術,而觀看錶演則成爲了一種享受。

西蒙斯奉獻了一鳴驚人的表演,毋庸置疑地成爲了推動電影持續前行的核心動力,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最佳演出——六年前,他曾經出演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朱諾’,但他的風采卻全部消失在了艾倫-佩姬的光芒之下,一直到今天。

至於霍爾,他奉獻了奠定職業生涯新高的突破演出,如同電影裡安德魯-內曼追尋傳奇鼓手巴迪-瑞奇的腳步一般,他也成功躋身了影史最佳行列,與那一系列璀璨的名字相提並論,他的表演,賦予了安德魯靈魂、賦予了爵士靈魂、賦予了整部電影靈魂。

對於許多觀衆來說,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依舊是最後畫面之中,藍禮-霍爾的那雙眸子,如同’愛瘋了’、’超脫’、’醉鄉民謠’等作品一般,眼神深處破繭成蝶的喜悅與幸福綻放出了絲絲光芒,剎那光華點亮了整個屏幕,真正讓靈魂迎來了一場洗禮。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畫面卻是最後爆發高/潮之前,安德魯與父親的那個擁抱——剎那間的脆弱與扼殺軟弱的堅強,在一個眼神的轉換之間迸發出了無窮力量,順勢將此前所有的伏筆全部拉起來,起承轉合也就來到了終點,預示了結局的到來。

眼神的力量,在藍禮-霍爾的演繹之下,如同光影與構圖、剪輯與鏡頭的結合一般,將電影膠片的魅力完全迸發了出來,又有誰能夠拒絕呢?”

一如所料,邁克爾幾乎將所有筆觸都落在了藍禮身上,絲毫沒有吝嗇自己的狂熱,再次將所有讚揚都獻給了藍禮,儘管西蒙斯和達米恩也依舊是影評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藍禮無疑依舊是重中之重。

滿分一百分。

邁克爾也做出了自己的評判,連續第三部作品送上了滿分的至高讚譽,真正地將藍禮的職業生涯推向了新高。

如此成績,在整個好萊塢之中也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超高待遇,儘管媒體綜評只是評判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諸多衡量標準之一,但至少可以證明,專業媒體的權威認可,這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超高待遇。

至此,四大權威媒體全部就位,並且齊齊送上滿分評價。

“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分別代表東西兩岸綜合媒體的龍頭老大,而“綜藝”和“好萊塢報道者”則分別代表東西兩岸藝術文化紮根於好萊塢的專業權威媒體,四家媒體基本就已經可以代表主流觀點了。

在藝術領域裡,權威媒體不意味着權威意見,反而是許多獨立媒體的權威觀點能夠贏得更多認可;但權威媒體卻能夠帶來更多影響力,進而產生更多連鎖效應,這是……無數商業電影上映之前所期待的待遇,而獨立電影也不會拒絕更多的曝光率,爲自己的發行贏得更多潛在機會。

只是,“爆裂鼓手”着實不需要更多矚目了,現在的關注度就已經嚴重過熱,首映式纔剛剛落下帷幕,社交網絡的討論熱度就已經幾乎超過了“地心引力”和“醉鄉民謠”兩部入圍了奧斯卡提名的重要作品。

四大權威媒體清一色地給予了滿分,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卻在如此關鍵的敏/感時刻製造出了難以想象的波瀾。

官方拍板:籠罩在藍禮頭頂之上的“降溫”陰霾終於開始消散了!

但目前來說,這卻引發了廣大普通民衆的更多反彈,因爲他們沒有看到“爆裂鼓手”,在猜測和揣摩的惡意想象之中,只是越發地排斥藍禮。

以二十四歲的年輕之姿登入殿堂、推上神壇,藍禮還是太過年輕,眼前的荊棘之路遠遠超出想象,即使有着作品開道,卻依舊沒有那麼容易。可以想象,“爆裂鼓手”的上映將面臨着更多也更大的壓力,就看作品的質量是否過硬了。

至少從目前來看,追捧和讚譽似乎只是媒體如剃頭擔子一頭熱般的狂歡盛宴罷了。

不過,四大權威媒體之外,“爆裂鼓手”的口碑也呈現出了井噴姿態!“年度聖丹斯爆款”就這樣出現了。

在“爆裂鼓手”首映式結束之後的首批二十四家媒體的評論之中,作品清一色地斬獲了好評,沒有差評也沒有中評,全部都是好評!這也成爲了今年聖丹斯揭幕以來第一部“零差評”乃至於“零中評”的優秀作品,即使是最不喜歡這部作品的“名利場”也給出了八十分。

八十分,這就是首批評論的最低分,這一個小小細節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的讚譽狂潮了。

1684 意見領袖936 歌聲敘事1590 單館記錄256 下馬之威691 畫風不對498 風起雲涌1217 操之過急1316 惡意揣測1428 一眼萬年2499 心神激盪1199 大費周章1378 公平交易909 正式迴歸825 盡情狂歡821 等待戈多1736 乾脆利落1082 拼圖一角708 小型首映649 科幻探討1219 大腦當機1782 無名小卒503 焦點偏移1415 輿論風向364 精於算計649 科幻探討1438 全新境界1655 突破陰霾164 幽閉驚悚585 表演收穫1266 未雨綢繆685 無處爲家135 奧菲莉亞198 拒絕約會1125 無縫銜接1542 別出一格1094 表演深度1210 耀武揚威668 菜鳥切磋101 簡陋片場1382 悲劇情結505 閃亮登場108 瘋魔成活764 擲地有聲617 首輪試鏡399 勇往直前720 熱議洪流301 行爲藝術1243 上帝寵兒095 密閉體驗1741 配音搭檔561 演技震撼1734 鄭重其事1324 無從分辨1246 火熱出爐263 開始還擊1694 少爺特技785 首映前夜877 銷聲匿跡554 微弱進展968 拼圖一角1751 突飛猛進1550 不可思議994 再下一城652 全新版本509 怪事連連1776 小衆屏幕1454 混亂格局255 環球影城1742 找回童心048 萬衆期待677 再回倫敦277 爆炸反應1345 擁抱生活1118 大汗淋漓1770 捆綁合作1463 改弦更張1272 撕開面具1590 單館記錄1207 家門不幸1492 同質洗禮525 力擒三億1120 心有靈犀1018 一人千面1058 低調不得265 氣勢碾壓474 耿直男孩1772 陰差陽錯078 強敵來襲496 不值一提691 畫風不對763 氣勢之爭1732 失聲痛哭1067 故技重施1004 安可不散1230 風起雲涌125 應對自如240 狀態波動085 所謂垃圾1532 私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