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曹國來使

“午時已到,斬!”

徐奕身披大紅披風,看了看日晷,時辰已經來到午時三刻。徐奕面無表情,從令籤中抽出來一支,衝傳令官一拋。

傳令官接過連忙傳令。

真正殺頭的場景,不是監斬官在高臺上面坐着,下面跪着斬首犯人,監斬官和犯人不是面對面。

古代有鬼神之說,不讓倆人打一對臉,是爲了不讓犯人見到監斬官什麼模樣,日後來報復。

監斬官身披大紅披風,紅色是喜慶,爲了辟邪。

劊子手接了令,把犯人背後的犯由牌取下,揮起大刀砍下來。

噗~

鮮血滿地!

這還是罪過輕的,大多是家眷,族人。

另外主犯基本都判了腰斬。腰斬很痛苦,下半身沒了這個人還能活好一會,最後基本上是活活疼死或者失血過多。比如蔡圭,臨死前大罵徐奕,足足罵了半刻鐘,這才罷休。

砍完的屍首不許埋,留在菜市口,這叫棄市。爲了教人們引以爲戒,以儆效尤。

隨着人犯斬首,這一次牽動堯國神經命脈的一次大行動總算是告一段落。文官集團損失慘重,蘭臺,山陽兩個郡的官員幾乎是換了一個遍。

戶部,兵部也迎來了一場大清洗。禮部還好,有江牧在,再加上鍾會僅僅是丟官罷職而已。所以禮部官員波及較少。

徐奕還聽說,此事一處,鐘鳴跑去找大王請辭來着,後來被大王攔下來了。所以說大王的確是公正嚴明啊!

太學裡的學生倒是樂得嘴都合不攏,徐奕這這一刀砍下去,給他們騰出了多少位置啊!

雖然說太學學生也是有功名有品級的,但是能做一個實權官誰願意天天當學生呢?

後來這幫人 一打聽,說是誰幫我們這麼大的的忙?一打聽原來是徐奕徐大人,有幾個人提議說不行咱送點禮給人家吧?雖然說咱們日後屬於文官體系,跟校事府不是一路人,但不能無視現在人家幫了咱大忙啊!

一幫子人遞了禮單,送了拜帖。當然,徐奕也問過人,爲什麼他們來找我?人家說你這不是給他們騰出了上升的空間嘛!

徐奕好一陣哭笑不得,最後叫管家徐進和徐退把禮物和拜帖都送回去了。

徐進和徐退都是徐奕新招來的管家。

……

很快,朝堂上下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和平期,近一個月沒有大事發生。

不過今天來了一位,是從曹國來的使節。其實也不算是使節,就是派人來傳個話,說我們曹國有意派人出使,堯王殿下您看願意嗎?

唐煜說可以啊。

上一次派了夏侯纓前來出使,結果不算太成功。堯國直接開口,說以沅水爲界,將曹國的沅安郡和沅平郡割讓給堯國,換取曹軍近十萬俘虜和魏無傷。夏侯纓做不了主,派人傳信回國內。

然後魏無忌就把夏侯纓召回,等來年再來出使。

這不是現在開春暖和了,魏無忌想起來自己那個本家哥哥還在堯國呢,當即以右相夏侯彰爲使,儀賓夏侯纓爲副使,出使堯國。當然,夏侯彰自己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探清堯國的政治。

外國使節來到堯國,先住在禮部劃出的接待外來使節的驛館,唐煜這邊也是要開始準備的。

這種持節前往的,都是代表大王出使。不看僧面看佛面,魏無忌好歹也是一國之君,必要的禮節一點都不能少。

唐煜齋戒沐浴,傳九賓,立儀仗。將兩位使節迎到朝堂上。

“曹國使臣夏侯彰,夏侯纓,拜見堯王殿下。”夏侯彰夏侯纓兩人站在大殿上,給唐煜見禮。

“二位使節不必拘禮,平身吧。”唐煜雙手虛擡。

“謝堯王殿下。”倆人這才站起身來。

“使者不遠萬里,來到堯國,有何貴幹?”唐煜問道。

“啓稟堯王殿下,去年一戰,是我國理虧,我家大王願聽從堯王殿下之要求,贖回我軍將士和魏無傷將軍。”夏侯彰進了半步說道,說完,自己就退回原位。

“嗯。”唐煜點點頭,“本王提了什麼條件?啊,是以沅地來換,對吧?”

“堯王殿下英明,確實如此。”夏侯彰說道,“只是,堯王殿下,沅地大部對堯國目前來說,可謂有害而無利啊。”

“使節此話怎講?”唐煜微微一笑,知道這是要討價還價。

“堯王殿下您看,沅江發源自昆吾雪山,每年水流不歇,是謂天險。有湍流爲屏障,可擋百萬雄兵。

沅江流經沅安郡大部,沅平郡一半。沅水寬近二十里,尋常石匠難以造橋,只得望江興嘆。曹堯兩國均不能派出大軍出征。

如此一來,貴國臥虎關之內,將士感激涕零。

可以說爲殿下節省了軍費,還不需徵發勞役修建橋樑,於貴國有益而無害。

我家大王的意思,是希望兩國能以沅水爲界,恢復盟約,世代交好。”

夏侯彰一番話下來,明明是自己打算賴賬,不想給那麼多,然後還是一副我們這都是爲了你好!

唐煜一時也不清楚到底該怎麼選擇,當初自己也是獅子大開口,其實如果夏侯纓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唐煜擺擺手,“得了,賠錢就行了。”誰知道這貨當真把唐煜的話傳回國內。

但是誰曾想出了個老頭夏侯彰,真的把魏無忌勸服了!

“那這樣吧,”唐煜想了想,“本王和諸位大臣商議一下,使臣還請先往驛館暫住。”

“是。”夏侯彰點點頭。那也就這樣了唄。

回去的時候都是禮部的官員在前面領着,還有作陪的禮部侍郎凌絳。

“凌大人,我看貴國的官員制度好像不是三公九卿之制。堯王殿下爲何如此?這不是有違祖制嗎?”夏侯彰不動聲色的問道。

“哎,大王怎麼想那是大王的事情。”凌絳毫不在意,“我等身爲臣子,理當爲大王盡忠,替大王分憂。這纔是身爲臣子的本分不是嗎?”

從凌絳這裡碰了個軟釘子,夏侯彰毫不在意,反而大笑着附和。

倆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着。

夏侯彰想要從凌絳這裡問出點關於堯國的機密,都被凌絳一一擋了回去。

另一邊,大殿中。

唐煜環視一眼衆位大臣,“諸位愛卿,不知大家如何看待剛纔曹國使臣提出的條件?”

第十七章 騎兵再顯威第二十四章 搶佔灞關第六十四章 密入西夷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線捷報第十一章 錦安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徹查(三)第八十五章 祁國攻略第一百零三章 虞陽風雲(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所謂髒套路(上)第十九章 玉壺關攻城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虞陽風雲(三)第二百零七章 對決第一百三十五章 淄城大戰(一)第五十一章 威震江湖第六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三十七章 淄城大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曹國來使第二百一十四章 遼地第十五章 陸家兄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徹查(三)番外 庫銀失竊案(三)第七十八章 唐煜不得不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第一百五十七章 緝拿(二)第八十七章 攻心爲上(二)第八十一章 扶桑之行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百六十章 審訊(三)第九十四章 裡應外合(二)第六十七章 算計烏蘭第一百三十三章 鬼塵殿(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鬼塵殿(三)第十七章 騎兵再顯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紙調令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虞陽(二)第七十八章 唐煜不得不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緝拿(二)第二十一章 玉壺關攻城戰(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查案(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將祁國徹底滅亡第一百二十章 定虞陽(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淄城大戰(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淄城大戰(五)第二百二十章 可汗的野望第一百一十章 虞陽風雲(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勢弱則無外交第四章 線索終現第八十九章 攻心爲上(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百曉生(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七章 算計烏蘭第八十二章 密會藤原第二百三十三章 堯楚同盟(二)第八十八章 攻心爲上(三)第七十八章 唐煜不得不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第一百五十一章 魏彰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鬼塵殿(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審訊(一)第五十三章 朝堂庭辯(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年已過第一章 禹亡商替第二百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二十五章 潛入敵營第九章 橫掃虞陰(上)第五十六章 納武令(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商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試探進攻第七十七章 賜婚與扶桑第六十七章 算計烏蘭第十九章 玉壺關攻城戰(一)第七十三章 俘虜烏蘭……又給放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淄城大戰(五)第六十七章 算計烏蘭第一百七十四章 沒人在乎的真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網行動第一百零七章 虞陽風雲(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敵軍城破第一百二十九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三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第三十七章 何謂江湖(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線情況第二百二十一章 試探進攻第二百一十四章 遼地第二章 少年奇才第六十六章 攪動風雲第四十章 收服飛鷹門第二百零六章 應戰第六十八章 大堯精騎第二百零七章 對決第五十四章 納武令(一)第二百零一章 玉澗川之戰第六十九章 兵進西夷第二百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三十章 勸降與殺戮第二百二十一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捕第二百零六章 應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往遼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