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納武令(一)

“大王,如此神器,若是全軍裝備,那豈不是所向披靡?”陳知非拿起火繩槍,好奇地把玩起來。

“當然不可能。”唐煜好笑地搖搖頭,“事實上,這種火繩槍只是最原始的,只是試手之作,真正裝備全軍的是三眼火銃。

能夠一次三發或連射三次。

因爲火銃裝填費力,所以一旦步兵衝過防線,那火銃就會失去威力。”

“哦,原來如此。”陳知非點點頭。作爲騎兵將領,自然一點就通。若是騎兵衝鋒的話,恐怕火銃兵不會有機會裝填。

唐煜繼續說道,“所以,不管是火銃手還是炮手,都需要在步兵的保護下進攻。

只要頂住了對方的衝鋒,那麼火銃就是敵軍最大的威脅!”

衆將都是能征慣戰的,唐煜一點就明白了應該如何排兵佈陣。

“劉大人,工部這邊,還需要你跟進,多監督工匠們,或者招攬人手,提高效率。”

“是。”劉衡應下。

“諸位愛卿,可還有奏報?”

衆人對視一眼,“稟大王,微臣無事。”

“退朝。”

…………

諸位官員各自回衙門,唐煜和幾位將軍則直奔王都外的校場。

因爲先前納武令招來的武者已經選拔好了。

納言令和納武令不同。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納言令唐煜擔心各郡縣官員會把自己覺得好的推薦上來,而唐煜卻不一定贊同。所以乾脆讓天下學子乾脆直接把納言送到王都,越過郡縣。

納武令不一樣,若是天下武者都涌向王都,那親軍都衛府也受不了。

所以就各縣比試,縣裡比試完去郡裡,最後才挑出來武藝好的或者精通兵法韜略的。

校場上,十六個篩選出來的將領早就在等待大王的檢閱,只有一個傢伙看起來似乎是有點難受,一直在打噴嚏。

“大王到~”

幾人的身子一正,連忙做出一副尚武精神。

以武力見長的在左,以韜略見長的在右。

唐煜環視一圈,邊看邊點頭,嗯,不錯,不管怎麼說,你看看,精神狀態很飽滿。

誒,這最後一個怎麼了這是?

羽扇綸巾……看打扮倒像個儒將,就是一直打噴嚏?嘖,太破壞形象了啊。

“諸位都是各郡縣中一層層挑選才能站在孤的面前,都說說自己叫什麼吧,從你開始。”

唐煜一指右手邊第一人。

歷史上文武大臣的站法一向是文東武西,君王坐北朝南。這樣一來其實從君王的角度來看,右手邊纔是武將。

所以以武力見長的一邊先介紹。

“草民許安林,拜見大王。”

“草民雷勃,拜見大王。”

“草民李肅,拜見大王。”

“草民杜明威,杜明昊……”

“草民卓文遠……”

“草民馮巍……”

“草民樑沐……”

“拜見大王,俺叫黃大牛,是遼南郡滴。”

該輪到另一邊韜略的介紹了。

“微臣馬逸塵,拜見大王。”

“微臣孟騰蛟……”

“草民張茂……”

“蔡圭……”

“程楷……”

“王方……”

“草民,啊啊嚏!草民郭彧,拜見大王。”

唐煜看他們都介紹完自己,心中暗暗記下每個人的相貌,“諸位弟兄,雖然你們經過了層層篩選,但是說實話我沒見過你們,也不知道你們能力幾何,這樣,我們現場考試,怎麼樣?”

說着唐煜一擡右手,“請諸位上演武場比試一番,讓我等見識一下諸位的本領,如何?”

說實話,畢竟他們是從各郡挑出來的頂尖實力,自然是有些心高氣傲,況且來到王都之後還沒有比過一場,一個個摩拳擦掌,想着如何能在大王面前露一手。

“刀劍無眼,諸位兄弟莫要傷了自家和氣。”唐煜不忘囑咐一句。

比武臺上,先是許安林對杜明昊。

兩人都使得一杆長槍。

許安林的燎原槍,大開大合,起初看似平庸,卻殺機暗藏。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杜明昊的盤蛇槍,神出鬼沒,好似靈蛇吐信,往往出其不意。

雖然說許安林在境界上更高一籌,但是登臺比武並非上陣廝殺,空有一身陽神境修爲,卻有力無處使。

場上的局面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這杜明威杜明昊兩兄弟,來自裕璋郡的盤蛇寨,在綠林道上也是又名有姓的大勢力。

兩兄弟自小修習家傳的盤蛇槍法,後來聽說大王頒佈了納武令,中者可以入朝爲官。

大哥杜明威便心動了,拉上弟弟一同參加,沒成想還真被選上。

許安林卻是實打實的良家子,這槍法也是從軍中的一個退伍老將學來的。

哪裡比得了常年刀口舔血,實戰豐富的杜家兄弟?

之間杜明昊漸漸裝作體力不支,露了個破綻。

許安林不知有詐,搶攻三招。

杜明昊勉力招架,卻是一心尋找許安林的破綻……終於,許安林挺槍一刺,杜明昊腳下彷彿抹了油,往邊上一滑,就躲開了這一槍。此時正是許安林舊力已盡,新力未生。

杜明昊瞅準了機會,一記撥草尋蛇,槍桿狠狠拍在許安林胸口。

“你輸了。”

許安林點點頭,黯然下場。

接着是卓文遠對戰李肅。

卓文遠提上鋼槍,擺出起手式,“仁兄請了。”武將馬戰時候,一般來說長槍等長兵刃較受歡迎。畢竟一寸長,一寸強。

“請了。”李肅一揮手中的方天戟,感覺整個人的氣場一變。

兩人快速靠近,卓文遠挺槍一刺。卻被李肅抽身躲過。卓文遠本身也不指望能僅憑這一招取勝,連忙收槍,以防空門大開。

李肅也不管卓文遠如何變化,只是身子一扭,單手掄圓了畫戟,藉着扭動的勁兒,這一招着實是力大身沉。

“啊!”李肅發出一聲厲吼。在這如此短近的距離中,再加上卓文遠根本沒想到李肅把方天戟當作大錘來掄,沒有防備。

只能趕緊橫槍招架。

當~的一聲。

李肅方天戟的月牙兒正好被卓文遠的槍桿頂住,還差一點,就正中卓文遠腰部。

卓文遠被這力大身沉的一招震得,連退六七步,這才穩住身形,只感覺雙手發麻,使不上力氣。

“李兄技高一籌,是在下輸了。”卓文遠說罷,跳下比武臺。

第一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鯉館城合戰(三)第五十章 力壓江湖(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章 勸降與殺戮第四十九章 力壓江湖(二)第二十二章 玉壺關攻城戰(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曉生(四)第六十七章 算計烏蘭第四十三章 廟堂江湖(二)第二百零二章 玉澗川之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纔是和平的前提(下)第一百九十章 第二次求見番外 庫銀失竊案(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陽關(一)第八章 安平起事第二十章 玉壺關攻城戰(二)第六十三章 大王有召第一百六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七十四章 大王發現了良馬番外 庫銀失竊案(一)第三十七章 何謂江湖(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僞裝(下)第三十四章 大朝會第七十六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二百零二章 玉澗川之敗第二百二十三章 戰爭纔是和平的前提(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八十章 兵器譜(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負傷,修養,堯軍勢態第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一)第四十二章 廟堂江湖(一)第一百零六章 虞陽風雲(四)第九十六章 裡應外合(四)第一百二十章 定虞陽(六)第六十三章 大王有召番外 庫銀失竊案(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百曉生(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零三章 虞陽風雲(一)第一百三十章 勸降與殺戮第一百二十一章 定虞陽(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線捷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緝拿(二)第四十五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審訊(二)第七十九章 怎麼好事都趕到一塊去了第九十九章 裡應外合(七)第一百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八章 裡應外合(六)第五十六章 納武令(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定虞陽(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零一章 大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搜捕(一)第二十六章 勸降湯賢第二百一十二章 由吏員牽扯出的要案第二百零二章 玉澗川之敗第二百一十一章 徹查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網行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僞裝(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城之戰(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杜三舟到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防守與回援第一百九十六章 查案(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緝拿(一)第八十九章 攻心爲上(四)第四十二章 廟堂江湖(一)第六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十四章 錦安之戰(終)第七十六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八十七章 攻心爲上(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虞陽風雲(十)第二百零八章 臨陣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大軍到來第七十四章 大王發現了良馬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十五章 納武令(二)第二十三章 玉壺關攻城戰(終)第十八章 兵圍玉壺關第一百八十三章 鄭國渾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八章 唐煜不得不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第十三章 錦安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廟堂江湖(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盜竊,襲擊第四十五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沒人在乎的真相第二百零九章 戰後第八十七章 攻心爲上(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唐煜的秘密實驗室(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月色殺機第三十九章 重返南三郡第四十章 收服飛鷹門第八十九章 攻心爲上(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纔是和平的前提(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三十九章 淄城大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孩子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