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口號喊得震天響,卻做不到有始有終,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啊。
艾倫威爾遜心中不住嘆息,雖然自己已經儘量爭取了,但卻無法改變核彈最終面世。如果美軍登陸日本,正好撞上日本本土決戰,最終日本人戰敗投降,美國死個一百七八十萬人,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那樣美國也和其他參戰國一樣遭到了重創,這樣大家就處在一個起跑線上。不會像是現在這樣這麼不公平。他相信其實現在很多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心裡也希望日本人說到做到,讓美國遭受到慘重的損失。
可惜,真是太特麼可惜了,有了核彈,讓歷史走向了另外一面。這不得不讓艾倫威爾遜感到遺憾,美國人真有這個狗命。
雖然公報已經發出,波茨坦會議卻還沒有正式閉幕,跺跺腳地球顫三顫的大人物們。在劍拔弩張的時候尚且可以做到談笑風生,在公報發出之後更加的遊刃有餘,虛與委蛇大談友好,全然不顧前線戰事還在繼續,國宴一個接着一個。
“呃……”狠狠咬着雞腿的艾倫威爾遜噎着了,帶着對鋪張浪費心中憤恨不已心情,另一隻手拿起威士忌仰脖而進,似乎在控訴這個世界的不公!
“我們彈草如泥,匍匐山野,確信神州不滅,七生報國,決不投降!”日本各地,軍部傳達的動員令讓日本人奔走相告。
軍警挨家挨戶通知日本民衆,整個日本因爲大本營的本土決戰方案陷入了狂熱當中。根據決號作戰的作戰部署,全日本要動員兩千八百萬人組成國民義勇戰鬥隊。盡一切的可能從民間蒐集武器。
軍部印刷的作戰方案傳遍日本各地,藤田作戰研究所,下發了自制武器的指南。本土決戰式自制手槍,簡陋到同盟國游擊隊都沒有見過,本土決戰式步槍,竟然還有槍栓?
所有日本民間能稱作武器的東西被全部搜刮出來,槍支從後裝彈一直追溯歷史到前裝彈,從火繩槍一直到火門槍,能爆炸的哪怕連鞭炮都被拿出來,用竹子做支架變成迫擊炮。
無數日本家庭供奉的武士刀被拿出,民衆上山砍掉竹子做成竹槍,長弓、弩箭、投石機,只能能用來打仗的東西,全部出現了,手刨地雷,自殺式炸藥包早已經是小場面。
日本政府的強硬態度,甚至都引起了波茨坦會議上的代表口口相傳。
“艾倫,世界上怎麼會有那種人,難道日本人不怕死麼?”同樣對蘇聯國宴樂在其中的艾福爾,擠到了艾倫威爾遜旁邊,“我們也不是沒見過東方人,日本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日本人特殊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夠蠢。”把嘴裡的食物嚥了下去,艾倫威爾遜譏笑了一聲,能好好地活下去誰特麼願意這樣,“幾個月前,德國不是也組建了幾百萬民兵麼?現在不都在戰俘營裡面呢麼?”
這種事根本就不是第一次出現,幾個月前德國的幾百萬民兵,好像也沒把盟軍怎麼樣。除了在某些人口中所謂的站着死的氣節,什麼都沒有換到。
就算是核彈沒有面世,本土決戰真的進行,無非就是日本人多死一些罷了。艾倫威爾遜惋惜核彈出現根本不是在乎日本人的存亡,只是希望美國人多死一點,拉近幾個戰勝國的平衡。
“也對,我也不相信日本人比德國人還難對付。”艾福爾想了一下贊同道。
本來就不是,日本在國力上本身就是軸心國最弱,無非是精神狀態上比意大利強很多罷了。意大利從來沒有拼命的決心,自然也無法壓榨出來全部工業潛力。
二戰前意大利和日本的工業規模不相上下,自動化程度和效率上意大利還更高一點。
本土決戰,只是在艾倫威爾遜這種外交官層面的小蝦米羣體引起了討論。對於英美蘇三國的領袖而言,無非就是個夢話罷了。
七月三十日,波茨坦會議在最後的國宴當中閉幕,英美法都部分程度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艾倫威爾遜也結束了在波茨坦會議上的工作。
蘇聯代表團首先離開波茨坦,艾倫威爾遜則代表英國前往火車站,送別偉大盟友。
一直以來直接暗箱操作的對手福爾採娃,艾倫威爾遜保持着良好的態度和對方告別。希望對方以後飛黃騰達之後,能夠念及會議上英國的合作經歷,別把兩國的關係搞太僵。
“你就不怕,回去之後被認定爲蘇聯間諜麼?”福爾採娃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衝着艾倫威爾遜身後的幾個英國外交官努努嘴。
“哦吼,真是笑話,我這一輩子都不會成爲間諜的。我要做一輩子公務員!”艾倫威爾遜颯然一笑撇嘴道,“理想那個東西我根本就沒有。相反,福爾採娃小姐,我先假設目前的兩國會策反對方的工作人員爲間諜,我們絕對收穫會更大。你們蘇聯可是吃虧的!”
“哦?”不但福爾採娃不相信,就連兩人周圍的英國和蘇聯外交人員也側耳傾聽。
“因爲你們天然就佔據了劣勢,我們可以策反任何人,因爲蘇聯把天資卓越的人和庸庸碌碌的人強行用行政力量拉到一個水平線上。庸庸碌碌的人自然對現狀滿意。但是那些自認爲懷才不遇的人呢?”艾倫威爾遜帶着自負的笑容道,“我們可以策反任何人,卓越的芭蕾舞者,奧運金牌選手,知名作家,甚至高級幹部。甚至可以用你們公佈的獎勵名單直接上門去策反,也可以根本不用,那些自認爲國家埋沒了他們的人才,會主動跑過來擁抱自由世界的。”
“艾倫說得好!”其他英國外交官大聲叫好,鼓掌爲艾倫威爾遜的話喝彩,讓若有所思的福爾採娃驚醒,忍不住道,“英國人最善於嘴上佔便宜了,誰以後發展的好,我們到時候再看。”
火車啓動消失在衆人目光當中,艾倫威爾遜還在接受其他同事的讚賞。處於目前的英美關係,杜魯門沒有急忙離開,而是和英國首相艾德禮在沒有蘇聯人在場的情況下,談論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