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

“哦,議員先生,我其實心裡非常期待那一天。”艾倫威爾遜差點納頭便拜,對現在的哈羅德威爾遜下議員,未來的哈羅德威爾遜首相大呼,苟富貴勿相忘。

作爲一個專業的公務員,艾倫威爾遜不能對黨派有偏見,同時也沒有對工黨誤國贊同。雖然現在的艾德禮首相確實準備放棄英屬印度。

可是一看英國本土現在的情況,不放棄難道硬頂着美蘇和善的目光,調集一百萬士兵,二戰剛結束就馬不停蹄的去印度作戰麼?

法國對殖民地比英國堅決的多了吧,戴高樂上臺就對阿爾及利亞問題在法國進行全民公投,繼續戰爭就全面徵兵,全國總動員和阿爾及利亞血戰到底,最終法國公投之後也撤離了阿爾及利亞。

哈羅德威爾遜上臺的時候已經是六十年代,大英帝國的情況惡化的更加明顯了。殖民地越丟越多,憑藉英國本土的人口和資源,不可能養得起龐大的軍力,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就是這種情況。

在波茨坦會議上工黨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在和保守黨交接的時候也曾經說過,“關於外交政策,我們的義務沒有絲毫改變。英王陛下的政府決不接受以下觀點,既英國不在是一個大國,或者說,我們已經起不到大國的作用。我們依然肩負着重要的歷史使命。”

完成了對英佔區調研工作的哈羅德威爾遜,再返回漢諾威之後,乘坐軍機返回倫敦。

艾倫威爾遜則馬不停蹄的讓阿里姆過來,詢問菸草生產線的事情,以及輪船上到底運來了多少菸葉,可以用來開工生產。

就現在德國的情況,艾倫威爾遜說句不好聽的,德國人根本沒有資格挑剔,冒煙就行,實在不行連草葉子也能對付。這種情況下只存在有和沒有的問題,而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有不到三千噸菸葉!都是南印度的菸農所種植的。”阿里姆想了一下給出了答案,“阿里汗大君,對專員的需求非常照顧。後續的收購還在進行當中,現在印度洋上還有運載菸葉的貨輪在海上。”

“短時間內足夠了。”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道?短時間內足夠用了。他倒是不知道德國的菸草需求在什麼水平?但是他知道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全國菸葉年產量也不過七萬噸。

就算不是都抽菸吧?中國的人口在那擺着呢?英佔區的人口在四國佔領區有三分之一強,但也絕對不到三千萬人?大半還是女人。只要不出現太大的缺口,這筆買賣的利潤根本是無法計算的。

“順着萊茵河逆流而上把機器和菸葉送到波恩?我去找蒂姆布蘭德和哈德羅談談。”艾倫威爾遜心裡面砰砰直跳?決定還是把菸草就業的福利,貢獻給未來的聯邦德國首都市民。

畢竟現在倫敦方面已經把波恩當成了,英佔區重建恢復的典範。艾倫威爾遜也要爲了大英帝國的面子考慮,做出微不足道的貢獻。

讓阿里姆去做轉運的事情?艾倫威爾遜直接就開着平民版奔馳前往了英佔區貿易委員會總部?直接找現在貿易委員會的兩個實際管理者,蒂姆布蘭德和哈羅德,躲開了其他人之後,纔不慌不忙的進入到了正題。

“我從英屬印度運來了一批機器和原材料,準備在德國進行生產。這其中英屬印度的巴倫爵士幫了很大的忙。”艾倫威爾遜施施然的坐下?不慌不忙的開口進行敘述。

“然後呢?”蒂姆布蘭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置可否的反問道。

“這是一條菸草生產線?還有兩千多噸的菸葉。”艾倫威爾遜好整以暇的開口。

“什麼?”兩個副秘書長脫口而出,幾乎同一時間站起來?死死地盯着艾倫威爾遜。

現在的德國,什麼東西是緊俏貨?已經負責英佔區貿易委員的兩個副秘書長會不知道?

兩人太知道了?現在的香菸幾乎就是黃金?在英佔區甚至整個德國橫行無阻的硬通貨。也可以自信一點,歐洲範圍內也只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

有了香菸,幾乎就有了一切,油畫、文物、黃金珠寶,這一切都不在話下。根本不是什麼誇張的想象,而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現在艾倫威爾遜卻說,有一條菸草生產線連帶着菸葉已經到了港口,這個消息就像是在兩個副秘書長面前放了一顆高爆炸彈,讓兩人的耳朵嗡嗡作響,一時間腦袋都處在一片空白的狀態。 :(/

“艾倫!”哈羅德舔了舔發乾的嘴角剛剛開口,蒂姆布蘭德卻伸手攔住了自己的同事,面帶微笑道,“相信這件事巴倫爵士,一定是耗費了不少的苦心,才讓這次運輸成行。當然作爲英屬印度和歐洲的聯絡官,艾倫你肯定也爲此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是的,副秘書長。”頃刻之間攻守異位,艾倫威爾遜卻也沒有乘勝追擊,還保持着剛剛進來時候的禮貌和尊重,“主要是英屬印度的同事們付出了辛苦,而我本人只是恰逢其會,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

“其實從接待威爾遜議員的時候,我和哈羅德一眼就看出來,你是一個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蒂姆布蘭德慢吞吞的開口道,“我無意於對你的工作進行什麼干涉,從我們一起在貿易委員會到現在,我和哈羅德並沒有對你的工作指手畫腳,現在細細想來,我們的相處應該算是合作愉快。”

“對於和兩位副秘書長的合作,我心中十分的感激,從兩位副秘書長的身邊,我也學習到了許多東西。”艾倫威爾遜順着兩個副秘書長的話,表示贊同。

“這就好。”蒂姆布蘭德微微停頓了一下道,“額,艾倫,實話實說吧,你希望我們提供什麼樣的幫助,或者說是促進英佔區德國民衆的重新就業問題上,你有什麼獨特的看法。”

“菸草這種東西,驟然投入到了市場當中,可能會造成英佔區的物價波動,這可能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亂。”哈羅德在一旁補充道。

“而且現在的英佔區損毀嚴重,道路鐵路還都沒有完全恢復,如何運輸也是一個難點。”蒂姆布蘭德緊接着一唱一和的補充道。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兩位副秘書長認爲,現在的英佔區貿易委員會可以在這件事上提供一定程度上,並不過分的幫助。

“尊敬的兩位副秘書長,我是我們的人。”艾倫威爾遜把我們這個詞咬的特別重,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這個迴應讓蒂姆布蘭德和哈羅德眼前一亮,慢吞吞的吐出一個詞,“很好。”

“恢復英佔區的市場和保證就業,是整個英佔區貿易委員會的事情。”艾倫威爾遜到說到這話鋒一轉道,“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巴倫爵士以及萬里之外的英屬印度公務員,在這件事上提供的巨大幫助。”

“當然不能否認。”蒂姆布蘭德乾脆的表態道,現在他已經心裡認定,艾倫威爾遜是代表英屬印度那邊的公務員集團和自己溝通。

這件事涉及到了兩個地方的公務員團體,在更大的公務員集體之下的團結。

“其實我們付出了辛勞,離開自己的祖國來到其他國家工作,有一些額外的收入並不過分,只是兩位副秘書長,我們畢竟是大英帝國的公職人員,不能至少表面上不能和菸草工廠有關係,我有一個建議,我們找一個德國人作爲這家菸草工廠的所有人,而在貿易委員會層面給與便利支持。”

既然已經表達出來了合作的願望,艾倫威爾遜就開始吧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蒂姆布蘭德和哈德羅不住的點頭,雖然當中的收益足以讓兩人不做這個副秘書長了。可如果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不是更好麼?

英佔區貿易委員會會議室當中,三個人竊竊私語,艾倫威爾遜則有種五億探長雷洛的感覺,一條一條的計算應該得到收益份額的團體,進行收費規範工作。

英屬印度的公務員,其實就是艾倫威爾遜本人,因爲提供的原材料,加上名義上人數衆多,理所當然的應該獲得最大的一份。

英佔區貿易委員會理所當然應該有自己的一份,還要考慮到英國佔領區,尤其是波恩駐軍的態度。

馬爾科姆上校是波恩駐軍的指揮官,那一份是肯定少不了的,最後艾倫威爾遜本人勞心勞力的操辦這件事,也不能少了自己的一份。

利益分配問題。分贓不均導致火拼的自古都不在少數。那麼利益分配要才用什麼方式呢?首先小弟們的利益分配,其實傳銷組織裡面有個五級三階制。

金字塔形狀的利益分配模式,輔以分配比率。有些論資排輩加能力的結合體。既不會讓老人心寒,也不會讓新人沒有機會。

貪污也不是這麼簡單得事情,艾倫威爾遜並沒有獨斷專行,而是和兩個副秘書長商量着來,把利益分配確定下來,不管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能更改。

把收費規劃做完了,艾倫威爾遜則表示已經找好了負責菸草工廠運營的所有人。

“是那個波恩婦女工作勞動局的女人?”兩個副秘書長一聽,都是人精,當然猜得出來,伊莎貝拉波金娜應該沒有表面上這麼清白。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1565章 停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