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

“秘書長,愛爾蘭嘗試加入歐共體。”威克開口道,“近幾年愛爾蘭一直嘗試加入歐共體,歐共體會議上肯定會討論。”

“國家越多越不好控制,讓里斯本那邊以北愛爾蘭地位未明的理由反對。”艾倫威爾遜開口解釋道,“現在北愛爾蘭問題是我們和愛爾蘭的問題,不能變成英國和歐共體的問題,如果愛爾蘭成爲歐共體的一員,法國很可能以這個問題來鉗制我們。”

歷史上愛爾蘭加入歐共體,戴高樂把英國關在了歐共體門外,英國拉攏了愛爾蘭和丹麥一起加入,算是爲了提高對抗法國的勝算。但是顯然後來事情的演變並沒有按照英國的想法來。

這個世界的歐共體有着完全不同的起源,英國也沒有必要把討厭的愛爾蘭人弄進來了,戴高樂曾經在另外一個時空說過,他活着英國永遠不要想加入歐共體,艾倫威爾遜也會這麼對待愛爾蘭。

現在已知內閣秘書長真實年齡四十三週歲,那麼等他二十二年之後退休,愛爾蘭可能就會加入歐共體了。

“內政部和外交部,把本土產業和英聯邦的英資企業全部過一遍,到時候向我彙報。至於歐洲的產業調查,我已經讓軍情六處秘密去做了。”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看向內政部常務次長,從首相首席私人秘書被安排到內政部的佈雷斯特,“暫時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定價還有參考價值,但我們都知道,這個體系已經不能兌換黃金了,本土和海外要進行一番必要的調整,適應新的變化,按照尼克松的話,新經濟政策,我好像記得,列寧的經濟政策也是這麼叫。”

“該發展發展該分擔分擔。”艾倫威爾遜沉吟一下,“把蘇格蘭事務部的常務次長叫來,我和他談談。”

蘇格蘭事務部常務次長是老熟人,上一任馬來亞高級專員理查德,其實在理查德任期到了之後,艾倫威爾遜本想把波斯灣高級專員和馬來亞高級專員的職位對調,因爲都是熟人嘛。

在一定程度上,艾倫威爾遜也是念舊的,其實他和現在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差不多,喜歡穩定的熟面孔,不喜歡生面孔。

現任馬來亞高級專員,是公務員體系當中的女中豪傑,堅決擁護無上權威的愛麗莎,考慮到距離因素,艾倫威爾遜不好讓人家大老遠的回來。

理查德也對馬來亞瞭如指掌,和他談也是一樣的,順便談談這個時間段跟本沒什麼的蘇格蘭問題。

嚴格來說英國沒有進行產業轉移,只不過是在大英帝國的內部進行了產業分工,所以選擇了馬來亞。馬來亞的產業就是英國的產業,只不過在統計數據的時候會分開,什麼時候計算馬來亞的產業和本土的產業,什麼時候不計算,要看面對什麼事,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統計標準。

目前馬來亞的人均產值和日本大體一致,都是兩千美元,當然馬來亞是以英鎊計算的,七百多英鎊。

英國本土的人均產值也是兩千,不過是兩千英鎊,馬來亞和英國本土的差距在二點六倍上下,其實這個差距剛剛好。

如果相差的太遠,馬來亞的居民很可能會想到要潤到英國來生活,英國本土和馬來亞的關係就不是分工合作,而是有衝擊英國本土的風險。

“再加上一些額外因素,比如本土的宜居情況,還有本地區的比較優勢,馬來亞當地人差不多隻會把英國當成一個旅遊的地方。不會有背井離鄉偷渡的衝動,這對我們都好。”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反問道,“我看,周邊國家很有偷渡到馬來亞的衝動。”

“秘書長,你說的沒錯,我卸任之前偷渡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哪裡都有,尤其是荷屬加裡曼丹獨立之後。東馬的偷渡壓力很大。”理查德痛快的承認,其實加裡曼丹的差距還算是小的。

現在各國已經普遍接受了GDP計算,只不過按照幣值計算的方式不同,英鎊區用英鎊計算,其他國家用美元計算。以美元計算的菲律賓,人均二百、泰國人均二百、印尼以盧布計算的話是一百,緬甸是不到一百英鎊。

馬來亞和英國本土的差距還不到三倍,和周圍的國家有已經拉開到了五到十倍的差距,馬來亞不會想着往英國本土潤,周邊國家也有不少往馬來亞潤的,有外來移民威脅,也是英軍能夠站穩腳跟的原因,打開特定的新聞,天天都是英軍抓到了多少非法移民。

“所以馬來亞的人在辛苦勞作之餘,想要體會人上人的生活,去旁邊的泰國、菲律賓就行了。瀟灑一陣在回來。”艾倫威爾遜滿意的點點頭,“這就很好,要是涌入本土,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衝突。當然對待周邊國家,我們也是要禮遇的。”

“這一點秘書長放心,甚至抓獲某大國的漁民,我們都好吃好喝的招待,給充足的食物再把他們放回去。”理查德說到這也是補充道,“主要是我們惹不起他們,漁船太多,又都帶着槍。”

“海上民兵嘛,反正都是小船,再撈能撈多少呢?真出事了,我們可和他們耗不起,把戰列艦拉出去追漁船?”艾倫威爾遜點頭道,“這麼做很對,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敵人,誰說兩國關係不能改善呢?這幾年非洲國家都一直在呼籲讓他們重返聯合國,說不定哪天兩國就又變成了負責任的大國關係,這誰說的準。”

那些比他父親都大的戰列艦,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最低航行標準待着吧,就算是後勤包給了華人,沒事打掃的很乾淨,誰知道到底投入作戰當中,會不會半路翻車?擺在那沒事泡泡澡,說不定還可以嚇唬嚇唬別人。

在收入對比上理查德很有發言權,其實馬來亞的人均收入還比日本低上這麼一點,不過要把馬來人刨除在外的話,華人的收入又比日本人高上這麼一點,但不管怎麼樣,都比周邊國家高上很多。

你們是獨立國家,馬來亞是一個殖民地,有用麼?你聽收音機,我看電視,你騎自行車我開車,大家都有彼此美好的未來。

“帕梅拉過段時間會邀請一些埃米爾來做客,你代替我對馬來亞的蘇丹們發出邀請。”艾倫威爾遜輕聲吩咐道,“有些事情要談,沒問題吧?”

“交給我秘書長!”理查德馬上表示沒問題,至於到底要談什麼事,他倒是不關心,不該問的不問。

其實還有香江四大家族的人,這些人帕梅拉蒙巴頓自己就通知了,不需要他一個公務員來操心。

在佈雷斯頓體系行將解體的時候,利益相關想要坐在一起談一談,應付未來波瀾詭譎的局勢,是非常正常的,早做準備早好。

人多力量大,雖然出身於不同的國家,有着不同的信仰,但在利益面前,絕對可以放下成見,共創美好未來。

這一次的私下商業會議之前,日本籍油輪在蘇尹士運河擱淺,堵塞航道的事,成了埃及和日本互相之間指責謾罵的起源。日本聲稱是埃及方面的引導問題,埃及方面駁斥了這種指責,並且向日本索賠,不然不排除以後對日本籍船隻區別對待。

這種埃及和日本的爭端,自然是和英國沒有關係的,但要說這件事發生的源頭,那當然是我大英。

穆納姆親王到達倫敦的時候,還在喋喋不休日本人的無禮,艾倫威爾遜隨即保證英國一定會站在埃及這邊,“一定要向日本索賠。這幾年日本都發生過多少這種事了,我看日本的造船工藝就有問題。”

不提別的,去年日本遠洋漁船在北大西洋沉沒,皇家海軍就夠勞心勞力的了,展開了緊急救援還沒找到。雖然那是紐芬蘭那邊的漁船擊沉的,但這事艾倫威爾遜掩蓋了,誰知道?既然沒人知道,那就是自然沉沒。

“巴迪亞公主,你纔是這麼風采照人。”艾倫威爾遜禮貌的大招呼,說着違心的謊言,對方雖然是公主之尊,但和同樣韶華不再的海蒂·拉瑪、英格麗·褒曼還是不能比。

“秘書長真是太會說話了,帕梅拉纔是風采照人。”巴迪亞公主笑呵呵的接收了應承,隨後看向霍克森莊園的一些埃米爾和蘇丹,心中暗自點頭。

帕梅拉蒙巴頓正在介紹莊園的翡翠屋,衆所周知和平教徒因爲宗教和生活環境的原因,比較喜歡綠色的東西。幾個埃米爾都露出了很感興趣的表情,對着翡翠屋評頭論足。

不多時,一羣人連同小姨子都進入了莊園,準備談一談利益共同體的發展,這事不需要讓英國官方知道。人家好朋友來到英國做客,難道還用向白廳報備麼?真到了這些保護國獨立的時候,政府出面也不遲。

吧嗒……艾倫威爾遜點燃了一根雪茄,吐出了長長的菸圈,卡塔爾、巴林、迪拜這些酋長國,後世個個都是頭頂一塊布的存在。

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