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

按照埃及官方的話來說,本次戰爭源於以色列的無恥偷襲,雖然起因是約旦河的改道,但以色列方面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嘛?

更何況約旦河的改道涉及的國家主要是敘利亞和約旦,埃及只不過是以阿拉伯盟主的身份支持了兩個阿拉伯兄弟,這有錯麼?

但就因爲這個原因,以色列採取偷襲、騙的方式,對阿拉伯世界發起了戰爭,埃及王國還是以色列的主攻方向。

從戰爭開始,福阿德二世發佈的命令,以及不妥協的表態,受到了大多數埃及公民的認可,在開戰第二天就出訪沙特,也是爲了更好的建立對以色列戰爭的統一戰線,同樣受到了埃及公民的認可。

就在福阿德二世出發之前,埃及官方通過廣播宣佈了一條消息,摩洛哥宣佈派出一個作戰旅參戰,將通過海運抵達埃及。摩洛哥成爲了第六個要參戰的國家,

在抵達利雅得的時候,伊拉克陸軍集結完畢,向約旦和敘利亞行進的消息,也已經傳遍了阿拉伯世界,戰爭開始不到四十八小時,科威特王國宣佈向以色列宣戰,福阿德二世和沙特國王費薩爾進行會面。

福阿德二世毫不隱瞞的表示希望沙特能夠支持這一次阿拉伯世界的戰爭,費薩爾國王表達理解,但不能以破壞和美國關係爲代價。

斷交的話負面影響太大,不過費薩爾國王表示會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歷練給埃及支持,沙特可以聯合產油國對美國發起石油禁運。

“在印巴戰爭開打時候,我們爲了支持巴基斯坦就曾經這麼做過,效果還是很好的。但說實話我們可以先不這麼做,因爲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美國會在戰爭開始之後對以色列進行援助。可以先放出風聲,讓美國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當中選一個。”

福阿德二世聽完之後,猶豫不決,費薩爾國王看到這種反應直接開口道,“國王陛下,沙特願意呼籲所有阿拉伯兄弟一起,重建埃及空軍。雖然可能因爲軍力上的問題,沙特可能在戰場上能夠提供的幫助不多,但在外交和經濟上的幫助,沙特絕對不會迴避。”

“好吧!”福阿德二世終於點頭,埃及雖然收回了蘇伊士運河,也建造了阿斯旺大壩,但因爲本身的人口問題,財政上並不是很富裕,尤其和沙特這樣的產油國無法相比。

埃及空軍雖然幹掉了四十多架入侵的以色列戰鬥機,但付出了幾倍的代價,幾乎已經名存實亡,重建埃及空軍又是一筆大花費。

費薩爾國王心中鬆了一口氣,達成了共識之後和福阿德二世手拉手,聯袂出現在等候的人面前,宣佈道,“沙特站在全體阿拉伯國家一邊,對參戰的兄弟國家採取一視同仁的支持,並且願意幫助埃及重建空軍。”

埃及國王和沙特國王肩並肩的站在一起,彰顯了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帶來的後續影響力也不可小視。在兩位國王會面的幾個小時之後,巴基斯坦、伊朗、蘇丹、烏干達先後表態,抨擊以色列發起戰爭的行爲,並且表示本國國民自行參戰的話,不會受到干涉。

中東的各種消息,自然是被各地大使館傳到倫敦,艾倫威爾遜正在白廳舉行會議,笑呵呵的道,“好像能聽到名字的和平教國家,都已經站出來了,不過像是伊朗麼?表態也就到此爲止,只不過是不願意站在阿拉伯世界的對立面。巴列維和美國關係可是相當好,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利益的兩個打手之一。”

“沙特的表態很令人吃驚,我們以爲沙特會置身事外。”威克開口回答,“至於伊朗,外交部的同事們也同意秘書長所說。”

“沙特這個國家有着自己的野心。這個國家是瘸腿的,空有石油收入但軍力不值一提。想要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就要多下點功夫。像是巴基斯坦、烏干達這樣的非阿拉伯和平教國家表態,就可以理解爲是費薩爾國王在和福阿德二世見面取得共識之後,帶來的影響。”

不管怎麼說,幾乎能經常聽到的和平教國家,都已經表達了反對以色列的聲音,除了被法國佔據的阿爾及利亞。

法國當前還沒有表態,但艾倫威爾遜估計,法國會在一定程度上站在阿拉伯國家這一邊的。

如果把阿爾及利亞算作是法國的一部分,雖然經過多年的戰爭摧殘,但阿爾及利亞人還是留下不少的。法國站在以色列那邊的可能性有,但同樣可能爲了維穩站在阿拉伯國家這邊。

要知道參戰國不僅僅是純粹的阿拉伯國家,還有一個國家不大,但第一時間就已經卷入了戰火當中,這個國家還是基督徒佔據相對優勢呢。

這個國家就是黎巴嫩,在開戰的第一天就已經加入戰爭當中了,這個國家也和法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黎巴嫩剛剛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信仰是基督教,隸屬於基督徒馬龍派,黎巴嫩和敘利亞,都是原來的法國殖民地。

在十九世紀,法國以歐洲名義出兵黎巴嫩,平定了衝突,還向當地派出傳教士,建立法語學校,以解放者身份,管理黎巴嫩,這期間,大量法國人移居黎巴嫩,法語成爲當地的官方語言。

一戰之後,整個大敘利亞成爲法國的殖民地,黎巴嫩的建立自然也和法國有關。

黎巴嫩也存在相當數量的和平教徒,這和法國的情況差不多,現在都已經加入到戰爭中,法國很可能和這個前殖民地一樣,某種程度上站在阿拉伯國家這邊,不然北非的和平教徒可能會鬧起來。

這麼想可能是有些綏靖,但綏靖從來都不是不可饒恕的罪行,誰願意惹火燒身的,要是被挾持住的國家那當然是沒辦法。

法國如果站在阿拉伯國家這邊,英國處於什麼角度呢?這就是這一次討論的核心,處於利益考慮,當前的英國明顯和阿拉伯國家關係更近一些。

要是法國也支持阿拉伯國家,中東局勢就會很有意思,蘇聯在中東也是有抓手的,也門和敘利亞都是。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沙特方面對石油禁運的表態。我們當然不能坐視這個威脅,所以絕對不能站在以色列這邊。”無上權威不太好說出口的話,威克完全可以代勞,並且表示這事外交部的一致意見。

相信現在不僅僅是倫敦在討論如何站隊,華盛頓的白宮、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也在討論中東局勢,如何站隊還要看戰爭走向發展。

面對的埃及全部出動的幾十艘導彈艇,本身更加船堅炮利的以色列海軍自然是不能坐以待斃,雖然在一年多以前,印度海軍已經在對巴基斯坦海軍的行動當中,證明了導彈艇的威力,可遙遠的亞洲對本身就小國寡民的以色列來說實在是太遠了。

而且埃及海軍其實並不弱小,有英國出售的航空母艦服役,只不過長期待在東非的桑尼巴爾,這一點和伊拉克王國的航母一樣,伊拉克王國的海岸線就這麼一點,擺一艘航母太顯眼了。

埃及海軍的航母在地中海也施展不開,兩國完全都是被英國熱情洋溢的上門推銷,才接收了小兩萬噸的大傢伙。

埃及海軍存在航空母艦,這就導致了以色列必須以大國海軍的標準面對假想敵,琢磨一下埃及的航空母艦怎麼對抗,哪有空對導彈艇研究?

可埃及海軍的航空母艦基本上不會再本國港口,天天在桑給巴爾蘇丹國冒充阿拉伯領袖,真到戰爭爆發的時候,埃及海軍主力成了導彈艇。

在埃及塞得港外的馬納灣海域,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正例行巡邏。這型滿載排水量三千噸,擁有五座一百二十七毫米艦炮,以及五聯裝四十毫米機關炮的驅逐艦,在中東地區絕對是一艘火力強大的“鉅艦”。

“埃拉特”號驅逐艦原本歷史上是英國建造的熱心號驅逐艦,是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出售給以色列。

但是顯然這個世界英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沒這麼熟,蘇伊士運河戰爭又沒有爆發,英國沒有把自己的軍艦出售給以色列。

這個世界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變成了美國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弗萊徹級驅逐艦是二戰中美國海軍裝備亮很大的驅逐艦。目前正處在退役週期,美國海軍一年幾十萬噸位的下降,也有弗萊徹級驅逐艦的一部分功勞。

因爲埃及的航空母艦遠在東非,以色列海軍對出動的導彈艇不屑一顧,便派出海軍衝破埃及方面的所謂封鎖。

就在這時,“埃拉特”號艦上的一名觀測兵突然發現塞得港方向閃現一道亮光,隨即辨認出是反艦導彈固體助推器拖出的尾焰,於是迅速拉響了警報。艦上值班的炮兵雖然用五聯裝四十毫米機關炮對準了迎面飛來的導彈,可是沒來得及開炮……

法制AS導彈突然拉高,然後徑直向“埃拉特”號急速俯衝下來,在其艦體中部炸出一個大洞,並命中了鍋爐艙。大約一分鐘後,第二枚導彈凌空飛來,擊中了“埃拉特”號的主機艙。“埃拉特”號整個動力系統完全癱瘓,通信系統也遭到破壞,簡直像條死魚似地漂浮在地中海水面上。

正當“埃拉特”號上的水兵餘悸未消時,第三枚導彈又飛襲而來,擊中艦尾。這時“埃拉特”號殘破的艦體再也支撐不住,迅即傾斜翻轉,沉入六十米深的海底。艦上的水兵爭先恐後跳海逃生。而埃及海軍餘恨未消,緊跟着射出第四枚導彈,在“埃拉特”號的救生艇剛剛啓動時爆炸。

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