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

“諾曼,葡萄牙人要戰列艦做什麼?”艾德禮首相看向內閣秘書,對這個請求沒有特別的情緒,“據我所知,葡萄牙海軍十分薄弱。”

“可能是爲了葡屬果阿的安全吧?”諾曼布魯克沉吟了一下給出答案道,“除此之外,應該是沒有解釋了,早先的駐印英軍撤軍路線,首相您是看過的。”

“哦,對。一部分撤到波斯灣,一部分撤到馬來亞。”艾德禮瞭然的點點頭,他確實是見過這樣一份撤軍報告,不過裡面有葡屬果阿的內容麼?

艾倫威爾遜站在一邊,一部分撤到波斯灣,一部分撤到馬來亞?這份報告不是自己寫的麼?

“葡萄牙這個政府,薩拉查那個人?”艾德禮首相意味莫名的嘟噥了兩句,隨後問道,“納爾遜級戰列艦,現在是什麼狀態。技術上有什麼問題?”

“已經躺在船臺上一年多了,從技術上自然是沒有問題。因爲葡萄牙海軍已經沒有操控大型軍艦的經驗,如果是租聘的話,可能還要皇家海軍派出一批海軍官兵幫助訓練。”諾曼布魯克實話實說,單純從技術角度說道。

戰爭結束後,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先後退出現役,“羅德尼”號在同年轉入預備役,第二年年除籍,“納爾遜”號則在第二年年被改爲訓練艦,就在今年它也被除籍,兩艘戰列艦已經躺在船廠等待被拆解了。

艾德禮首相對葡萄牙的不滿只是在薩拉查這個人身上,還有這個人的政府。

“艾倫對葡萄牙瞭解麼?”艾德禮沒有提戰列艦租借的事情,而是問艾倫威爾遜關於葡萄牙這個國家是否可信。

“在英屬印度的時候,我和果阿方面也接觸了許多。”艾倫威爾遜知無不言道,“果阿當地的葡萄牙官員也多次和我說過,葡萄牙是幾百年來都是大英帝國的盟友。世界大戰當中葡萄牙國家小,還挨着西班牙,一些決策是身不由己。還願意和我們簽署協議,英軍可以隨時使用果阿的港口進行修整。這一次的美國援助計劃,應該有葡萄牙一份。”

“這件事在討論討論吧,想看看美國人是如何判斷的。”艾德禮首相撓了撓光潔的額頭,聰明絕頂的腦袋很是光亮,顯示着這顆腦袋正在進行思考。

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薩拉查陷入了一個頗爲尷尬的局面。葡萄牙與英國是傳統盟友,理應像一戰時一樣與其站在同一立場上;但是意大利和德國與薩拉查政府也有着一定的共同利益。

然而,薩拉查對於兩者都抱有一定戒心。保持中立似乎成爲了唯一的選擇,這樣的選擇也爲葡萄牙帶來了許多利益。除了向交戰雙方兜售戰爭物資以外,葡萄牙沿海的自由港口也因此而興盛了起來。

但其實這並不算是什麼大事,連好朋友能夠火中取栗的也不多,更何況是國家。再怎麼說葡萄牙最終也是加入了同盟國,只不過是戰爭走向明顯之後才加入的。

艾倫威爾遜記得馬歇爾計劃是有葡萄牙一份的,只不過數量就像是他之前說的,不說完全是沒有,也基本等於是沒有,他記得馬歇爾計劃當中,葡萄牙接受的援助金額,僅僅比冰島高,目前我大冰島人口十二萬。

但這樣也比西班牙好多了,除了佛朗哥的因素,目前換了新總統表示要和美國和睦相處的墨西哥,正在對着西班牙進行猛烈撕咬,要做西語世界的領袖。

就算考慮好不容易放棄反美立場的墨西哥人態度,美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把西班牙納入馬歇爾計劃的。

艾德禮首相併不想要把戰列艦租借給葡萄牙,不過也並不堅決,只是表示在考慮考慮。

艾倫威爾遜其實非常想要這件事成功,放着也是拆解,租借說不定還能賺一筆。能打着幫助葡萄牙海軍訓練的名義,分擔一些成本。兩艘已經並不年輕的戰列艦,還能對英國有威脅不成?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在殖民政策方面,薩拉查也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早年間薩拉查在擔任財政部長的同時也兼任殖民部部長,並頒佈了詳細的法令。法令要求加強對於殖民的的控制,取消殖民地的自治權利,鼓勵殖民並派遣傳教團隊,以期加強殖民地與葡萄牙本土之間的聯繫。

這樣的領導人和這種領導人所掌控的國家,正是目前大英帝國所需要的打手。殖民主義大家庭要團結就應該團結這樣的國家。

看來這件事,還是要等蒙巴頓回來之後,看看能不能有轉機。艾倫威爾遜是沒有這個能力,影響首相判斷的。

艾倫威爾遜進行了今天的報告,雖然今天的會議上,他也用了四個小時的時間,對昨天的殖民地問題進行了一番補充,但主要議題已經改變了。

這不能怪艾倫威爾遜炒冷飯,殖民地專家是他現在的人設,必須做出沒人比我更懂的樣子,越是討論人設立的越穩。

今天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英國希望比利時、荷蘭甚至還有盧森堡,派出國內的軍隊前往英佔區進行佈防,因爲目前英軍正在進行裁軍。

雖然盧森堡全國只有一個大公爵衛隊,只有兩個營的編制。但艾倫威爾遜這種人,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不好意思,就算是隻有一個營,也應該履行義務派出佔領軍,更別提大公爵衛隊的編制還過的去,足足有兩個營。

他連美國人去印度都要親自負責兌換美元和盧比的事,從來不嫌蒼蠅肉小的人,絕對不會嫌獲益小就不提,現在大英帝國也要勤儉持家。

自然對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表示困難進行了反駁,現在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在國內駐紮軍隊做什麼?國內的事情完全可以留給警察部門處理,軍隊就駐紮在德國,到了休假的時候,軍隊士兵可以坐火車回國。

“現在周邊國家都是盟國,像是比利時和荷蘭的軍隊,完全沒有必要駐紮在國內。我們要防德國重新崛起,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反蘇。”

把在今天會議上的說辭重複了一遍,艾倫威爾遜報告道,“經過耐心的溝通,三國已經同意,將除了殖民地軍隊之外,留在國內的大部分部隊開進英佔區,填補英軍縮減留下的空缺,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稍微安心了一些。”

這非常令艾德禮首相讚賞,並不是他就不願意顯示大英帝國的軍威,可顯示軍威要花錢。

英國現在確實不能和美國蘇聯相提並論,必須從軍費上想想辦法。裁軍是必要的,不論是從節省軍費還是戰後重建上面考慮,都必須如此。

戰後重建是需要勞動力的,同樣節省軍費剩下的錢,可以讓艾德禮首相有更多的錢,去推動國民保健、合金管計劃和國有化。

如果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願意幫助英國,這對目前的英國當然是好事了。

“很好,明天的兩個觀察員國的代表,應該就回到布魯塞爾。涉及到民生和經濟振興的會議提案,最好是有拿出來一個成果。”艾德禮滿意的點點頭道,“畢竟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建立的初衷除了防備德國,還打着戰後振興的旗號。”

艾德禮首相口中的兩個觀察員國,是瑞典和丹麥。艾倫威爾遜並不知道布魯塞爾條約組織還是有兩個觀察員國。

畢竟已經時隔兩年,艾倫威爾遜參加完第一次會議之後就回到英屬印度,爲次大陸的和平添磚加瓦了,不知道除了當初除了六個殖民國家加上一個盧森堡之外,現在又吸收了瑞典和丹麥做觀察員國。

現在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有七個成員國和兩個觀察員國,兩個觀察員國是瑞典和丹麥。當然這也正常,一個組織總是要擴大的。

“民用的議題都不好達成協議,尤其是漁業協議,劃分漁場之類的談判。”艾德禮首相很是爲難的道,“各國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法國人不願意讓步。”

“總不能開一次會一點成果都沒有。其實可以在表面上讓步實際上沒有讓步的地方想想辦法。”諾曼布魯克建議道,“鋼鐵、煤炭這些行業太難談了。”

“是啊,鋼鐵煤炭這些產業的問題,可不像是殖民地這個問題這麼容易達成共識。”艾德禮首相苦笑一聲,現在看來,布魯塞爾條約組織最能達成共識的,還真就是殖民地問題。

別說是鋼鐵煤炭了,連漁業協議都不怎麼有進展,嘆息道,“可有哪有這樣容易達成共識的行業呢?”

“其實電影也算是一個行業吧?”艾倫威爾遜小心翼翼的開口道,“現在各國連傳統行業都沒有完全恢復,更別提娛樂大衆的電影了。我們就先把電影產業的一體化談完,當做是本次會議的成果,對外宣佈就行了。”

“法國人不會造成障礙麼?”艾德禮首相還想起來在漁業上面,法國人固執的態度。

“應該不會,電影是法國人發明的。”諾曼布魯克點了一下頭,笑着道,“法國也自持是歐洲的電影強國,不會反對這個議題的。”

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1761章 逼宮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