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

“傑奎琳是美國人,之前去過白金漢宮,和王儲也見過面。”帕梅拉蒙巴頓想了一下道,“我也是在前段時間才認識的她。”

呃?艾倫威爾遜一腦袋問號,他哪知道傑奎琳去沒去過倫敦,最終就是哦了一聲,揭過了這個問題,其實他更加關心的是傑奎琳的丈夫,現在的美國衆議員,夢露的緋聞男友肯尼迪,肯尼迪也是波士頓財團的大家族,本身就是美國財團的一部分。

波士頓財團從其歷史就能看出來,最善於的就是官商勾結,一旦自己的代理人當上美國總統,就會迎來一波大發展。

這並不是污衊,美國有很多家族都是起源於官商勾結的,比如做財政部長做到首富的梅隆家族。

要求特拉華州減稅,促進家族發展壯大的杜邦家族,美國自己都沒有掩飾,自然不怕艾倫威爾遜說三道四。

肯尼迪做總統的時候,應該算是美國的巔峰時代,並不是二戰剛結束其他國家都成了一片廢墟,而美國沒有受到戰爭損傷的巔峰。

而是處在歐洲已經恢復,日本已經開始崛起的當中,美國仍然保持着強大的國力。

美國開始頹了是從越戰開始,到了里根徹底不顧公平開始餵養財團。肯尼迪時代美國可不是後來的樣子,那個時代的美國不管是國力上還是精神上,都處在巔峰。

“既然是你的朋友,如果有一天她出現了什麼困難,需要幫忙的時候,我一定幫忙。”艾倫威爾遜對帕梅拉蒙巴頓保證道,“這都是看在你的份上。”

帕梅拉蒙巴頓面帶疑惑,不明白自己未婚夫的話意味着什麼。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如果傑奎琳和肯尼迪最終成爲伉儷,有一天肯尼迪要是遭遇了不測,艾倫威爾遜會憑藉那時候的實力判斷,是否給予保護。曹丞相說得好,汝妻子我養之。

從肯尼迪兄弟的命運當中,可以很明顯的能看出來,肯尼迪家族得罪的不是某一個財團,或者某一個行業的利益團體,任何一個行業的利益團體,哪怕是軍工聯合體都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對在任總統下手,更別提肯尼迪的弟弟後來也死了。

多好的陰謀論話題,如果能夠抓在手中的話,艾倫威爾遜想想都有成就感。

不過肯尼迪要是真的遇刺了,他到時候還要根據當時的實力是否夠用才做出判斷,搞不好就是引火燒身的下場,現在想還是太早了。

帕梅拉蒙巴頓跟着艾倫威爾遜去華盛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她就認識一個美國人,這個美國人現在還在倫敦呢。

“你沒有什麼朋友要介紹給我麼?”知道未婚夫要公幹,帕梅拉蒙巴頓有些無聊,主動詢問艾倫威爾遜,有沒有在美國認識的朋友。

艾倫威爾遜面露思索之色,海蒂·拉瑪、瓊·克勞馥、貝蒂·戴維斯、葛麗泰·嘉寶和英格麗·褒曼、寶蓮高黛的名字一一浮現在腦海,果斷的開口道,“沒有,我都沒怎麼來過美國,就認識一個去過紐芬蘭的史密斯哈默。”

和英國駐聯合國大使亞歷山大卡多根見了一面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到達了華盛頓。向美國情報部門介紹經驗。

任何剛剛成立的部門,都不可能馬上變得非常有權威,哪怕這個部門是後來的中央情報局。

中央情報局是在杜勒斯做局長的時候才建立權威的,現在顯然還不到時候,更何況美國本土還有一個叫胡佛的大神立在那。

希倫科特少將,就是這個初創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後來被杜勒斯擠走,認爲其在任內沒有發揮出來中央情報局的職責。

這一點艾倫威爾遜不敢苟同,一個情報部門最重要的就是財力上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財力,就成功了一半,就算是蘇聯的克格勃,也是有着龐大的財力支持的,信仰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艾倫,又見面了,命運就是如此的奇妙,沒想到你還是印度問題專家。”希倫科特見到艾倫威爾遜上門,主動伸手錶示友好,兩人之前在紐芬蘭見過,他還代表美國授予了眼前這個英國人一枚獎章。

“命運確實是挺奇妙的!”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坐下道,“我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又和希倫科特少將見面了,其實你是海軍將領,應該和我未婚妻的父親更有話題,而和我談的事情和海軍無關,我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誰說不是呢?你說我一個海軍少將,怎麼就成了情報部門的首腦了呢?”希倫科特苦笑道,“蒙巴頓將軍相信在做印度總督的時候,也不是很願意把。”

“嗯,是的,他非常不願意上任。”艾倫威爾遜一邊回答一邊從公文包裡面掏出來資料,擺在希倫科特面前,包括但不限於、印度宗教的彙總、民族分佈、以及政治人物的評估報告,當然還有巴基斯坦的部分。

眼看着已經被整理完成的文件被一一拿出,希倫科特不由得苦笑道,“看來艾倫你是有備而來。”

“倒也說不上,畢竟我爲英屬印度工作了一段時日,還沒有淡忘那段難忘的經歷。”艾倫威爾遜的臉上閃過一絲懷念,在殖民地做人上人的日子,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他真希望我大英在殖民地地球五百年。

作爲英屬印度末期的直接責任人,艾倫威爾遜介紹了一下方便透漏的第一手信息,這種信息屬於美國自然有辦法查明白的範疇。

“當時我們對尼赫魯也有所懷疑,但是畢竟沒有什麼證據,現在看來他是一個非常傾向於蘇聯體制的社會主義者。”艾倫威爾遜心情沉痛的道,“這是我們工作疏忽的地方。幸虧倫敦在仕途保留英屬印度完整性的努力上失敗了,不然今天的情況更加的棘手。”

艾倫威爾遜一開口就把印巴分治的責任推卸乾淨,這也不能算是推卸吧。

難道人家自己非要分開過,英國也要用強力手段阻止麼?親爹也做不到這種地步吧。

當然更讓希倫科特注意的是,艾倫威爾遜口中尼赫魯的社會主義傾向,雖然大面上的放翻臉還沒有正式開始,可是對蘇聯一年勝過一年的敵意,作爲情報首腦的希倫科特還是瞭解的,尤其是在紐芬蘭會議之後,他認識到了四色威脅。

希倫科特並不知道,所謂的四色威脅也是艾倫威爾遜,通過菲爾比傳達給美國的。只是不知道菲爾比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給蘇聯一份。

當然這也不重要,後來美國因爲越南戰爭國內頹廢了,蘇聯也是趁機下手過的。

這種機會不抓住就蠢了,甚至當美國年輕人頹廢,出現嬉皮士文化後,蘇聯還曾經大喜過望,美國的年青一代已經垮了,勝利必然屬於蘇聯。

只不過蘇聯只是見證了垮掉一代的出現,美國社會一直到蘇聯解體還控制在沒垮掉的那一代手裡,真正見識到美國垮掉一代掌控大權的,是某大國。

艾倫威爾遜提及了當初爲什麼要保持英屬印度完整性的努力,表示那樣印度獨立之後,會將和平教世界從中間切斷爲兩個部分。

畢竟對於和平教世界的戰鬥力,在農業時代基督世界是親眼見過的,如果不是大航海時代來臨,已經被團團包圍的基督世界,簡直就要無法呼吸了。

“這麼一看問題還是相當的棘手!”希倫科特聽了艾倫威爾遜對次大陸的介紹,甚至認真聽完了對民族性格的分析,才苦笑着搖頭道,“如果我們傾向於巴基斯坦,印度會不會向蘇聯靠攏?”

那不是好事麼?簡直就像是世界大戰當中,意大利於德國的作用一樣。

當然艾倫威爾遜沒有表達出來喜悅,而是繃着臉道,“倒是有這個可能,不過應該在短期內不會發生,畢竟英國還遺留一部分影響力。我們不能過於在輿論上得罪印度,不然可能會將其推向蘇聯。”

見到希倫科特點頭,艾倫威爾遜又繼續道,“不過印度的實力是大大超過巴基斯坦的,我們保持着所有人眼中的公平,本身就是對巴基斯坦的幫助。不管怎麼說,出於平衡上的考慮,相信美國也不願意坐視巴基斯坦一敗塗地,這會增加亞洲的不穩定因素。”

“當然,這也是總統所考慮的問題。”希倫科特點頭,美國和英國的地理環境類似,對於歐亞大陸的國家,自然也會採取和英國對待歐洲國家類似的手段。

艾倫威爾遜點頭,已經明白了美國和英國一樣的外交思維,那就是體現一種非常具有正義感的詞彙,鋤強扶弱。專門聯合弱小的制衡強大的,這也可以叫大陸均衡。

明明是一個好詞,但在外交領域這麼做了,就令其他國家很難忍受了。

離開中央情報局,艾倫威爾遜已經約了亞歷山大卡多根,討論英國這邊的應對之策。既然美國要鋤強扶弱,那英國絕對不能和美國一樣,傾向於安撫印度是最好的決策。

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