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

“就算是我們有交換條件,估計也不容易達成目的,美國肯定是希望我們派出地面部隊的。”諾曼·布魯克將內閣決定告知了艾倫威爾遜,但表示可能事情還有反覆。

“最好是不要,一旦戰爭規模無法控制,要知道英屬馬來亞的大半人口是華人。”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道,“當然我不會因爲族羣問題判斷,是否會破壞馬來亞的穩定。但是也是有這個可能的。”

“看來平衡馬來人的舉動,也談不上多麼正確。”諾曼·布魯克眉頭微皺感嘆道。

“可我們當時也無法預料到亞洲的情況會變成這個樣子。”雖然艾倫威爾遜心裡知道,但還是以不可預測的未來推卸責任,“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在穩定馬來亞的問題上要小心一些,但如果度過這一關,好處就不可限量。香江這個窗口在我們手裡,東南亞的核心馬來亞在我們手中,只要我們能夠穩住馬來亞華人,東南亞各國可都有華人,我們通過這個渠道就能成功進入到各國的市場當中。”

艾倫威爾遜提及了其中的好處,對未來的遠大目標進行了描述。

現在對於英國而言也沒有其他辦法了,馬來亞如果保不住,英國的殖民體系崩塌是無疑的。

總不能大力扶持非洲吧,北羅德西亞?二十多萬斯拉夫人,人口增加到支撐英國需要多長時間,現在英國哪有這麼長的時間等待?

“是的,留給英國的選擇並不多了,所以你的工作還十分重要。對了,艾倫!”諾曼·布魯克問及了另外一個問題,“你對新德里對海得拉巴的軍事行動怎麼看,你可是在印度工作過的。”

“德國的教官只有幾百人,我們知道新德里長期對海得拉巴懷有野心的話,海得拉巴遲早會出問題。這件事真的很難說。”艾倫威爾遜猶豫了一下回答道,“不過對於印度這個國家,我個人認爲還是不宜高看,所謂有聲有色的大國,實現起來相當的困難。尼赫魯這個人雖然很厲害,可恆河口和印度河流域都已經屬於另一個國家,英屬印度的優良地理已經被破壞。他改變不了什麼的。”

印度想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這一點就算是英國同意,美國也不會同意的。

英國佔據着主導地位。隨着戰爭進一步發展,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國,逐漸佔據了主導權,美國對印度的態度,和英國對印度的態度類似。

美國爲了維持自己在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對任何國家都可以打壓,包括印度但不限於印度,美國把印度這一其他邊緣化。一開始只是經濟地位上的不平等,之後擴展到其他領域並強化之。

在統治上,強化美國的主導地位。放眼世界的各個行業,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基本都是美國。在價值觀上,強調東西差別,邊緣化印度,宣揚以美國爲中心的核心價值觀,否定印度的價值。

在社會角色方面,限制、阻礙印度的創造性,限制印度進入核心領域,放置在次要位置。

讓印度雖參與世界事務,但這個世界仍屬於美國。換句話說,美國通過不斷讓印度處在次要地位,讓印度覺得自己天生就該是次要的,以達到印度永遠、只能、爲美國做底層的勞動力。

冷戰之後美國在東方玩脫了一把,對待印度的時候只會更加的小心謹慎。畢竟以史爲誡又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同一個坑掉兩次,美國也不會這麼蠢。

在內閣秘書面前,艾倫威爾遜還是保證了穩住馬來亞局勢的信心,實在不行的話,等到啓封的兩艘戰列艦到達亞洲,可以炮擊個雅加達助助興嘛,又不是沒幹過,荷蘭人都幹了。

整個英國還有比他更有把握,在一個華人爲多數人口的地方,幹出來成績的人麼?

出於話術上的嚴謹性,可能有,但是從實際情況分析,根本不會有。

至此艾倫威爾遜已經完成了,本次倫敦召回他的工作,草擬一份應對遠東戰爭的應對分析,爲接下來英國在處理這件事提供一個範本。

看待在看待亞洲問題的時候,英國和美國的考慮也完全不一樣,這一點從帕梅拉蒙巴頓在澳大利亞控制的媒體報道也能看出來。和美國在澳大利亞的輿論媒體,說的完全就是兩件事。

有賴於麥卡錫的工作十分順利,美國把所有類似蘇聯政治結構的國家,全部看成是蘇聯的一部分,認爲只要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根本沒有自主性,和東歐國家一樣,直接聽命於莫斯科中央的號令。

艾德禮首相也是這麼看待東歐國家的,但不這麼看待南斯拉夫,這就是很大的區別。不這麼看待莫斯科,同樣也不這麼看待東歐之外的社會主義國家。

有鑑於此,出了北羅德西亞那批人那檔事之後,倫敦仍然和貝爾格萊德保持聯繫。工黨內閣認爲保持和具有自主性的社會主義國家聯繫,本身就是在化解蘇聯的威脅。

如果全面敵視所有和蘇聯相同體制的國家,只會逼迫這些國家提高對莫斯科的依賴。

同時力是相互的,逼迫的社會主義國家越多,反作用力也會讓西歐國家不得不抱緊美國的大腿,西歐國家也包括英國在內。

不過艾倫威爾遜知道,英國的勸告一定會被美國無視,英國以爲美國人在處理世界事務中相對缺乏經驗,會願意聽取英國的經驗。

但這是英國出於假設:英國和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這種假設馬上會被證明是過於樂觀。由於二戰後,兩國實力的不對等性,美國的國力比英國強大,這就限制了英國影響力的發揮。

可能唯一能讓人感到高興的就是,因爲戰爭爆發,而且美國已經確定干涉,導致了艾倫威爾保留的美國鋼鐵股迎來了一波上漲,如果歷史不變戰爭維持三年左右,他還能夠迎來一波財富上漲。

當然和帕梅拉蒙巴頓手中的澳大利亞鐵礦相比,這隻能算是小錢了。美國決定武裝干涉的同時,也是鐵礦石迎來上漲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純度極高的鐵礦石,會更加具有顯著的優勢。

甚至可以說,可以對歐洲市場進行供應,鐵礦石如果處在低價位的話,歐洲畢竟距離澳大利亞很遙遠。加上歐洲本身也有鐵礦,對澳大利亞鐵礦的需求並不急迫。

但鐵礦石售價上漲之後就不一樣了,英國畢竟是有帝國特惠制支撐的。經過英國的手在輸入歐洲其他國家,就很令人期待了。

在法國畫餅的帕梅拉蒙巴頓,也因爲戰爭導致鐵礦石上漲的消息,專門給這段時間返回倫敦的未婚夫發了電報,表達喜悅之情。

就算是歐洲境內最好的鐵礦所在國瑞典,英國比起德法來說也更有傳統的牢固關係。總的來說如果能夠利用上這一次的戰爭帶動相關原材料上漲的東風,英國還是可以撈取一部分利益的。

艾倫威爾遜這一次返回倫敦,還帶來了上半年的馬來亞利潤,一共兩千八百萬英鎊。畢竟之前馬來亞的錫礦和橡膠分別佔據全世界需求的一半和三分之一,具有強大的定價權。

在荷蘭撤離印尼同時,順便摧毀了當初荷蘭在印尼的橡膠產業,還提振了英屬馬來亞在橡膠領域的定價權,才導致了半年兩千八百萬英鎊的收入。

荷蘭摧毀的印尼的橡膠產業,反而幫助了英國,那就和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直接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是一樣的,畢竟競爭對手沒了,不用在壓低價格裝孫子了,冷戰紅利就是這麼回事。

荷蘭人的行爲,算是讓英屬馬來亞吃上了一波小範圍的冷戰紅利。

鐵礦石的預期超出預料,也讓帕梅拉蒙巴頓在巴黎的成功學課程更加的遊刃有餘。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她就發現法國人好像對利比亞石油的消息,特別的有興趣。

艾倫威爾遜知道這絕對不是錯覺,地中海和北非一直是法國的後花園。特別是北非法國是佔大頭講法語的國家有連綿成片,後世第一個跳出來幹掉卡大佐的國家也是法國。

法國不惜出兵,穩固後花園,加強掌控地中海,建立法國爲首的地中海聯盟是假的?

要是別的地方發現石油還好說,偏偏是在北非,怎麼可能不讓法國人歡呼雀躍。說不定因爲北非利益的增大,法國現在對北非更加不願意撒手了。

對未婚妻的販賣成功學課程順利,艾倫威爾遜表達了恭喜之意,隨後就直接找到了扎哈羅娃詢問他更加關心的事情,種子、種豬和推動農牧業革命的項目。

他對扎哈羅娃並不陌生,畢竟是米哈伊洛維奇安排過來的助手,實際上也不僅僅是馬來亞的事,北羅德西亞也在順着這些渠道,要引進相關的項目,發展農牧業,在這上面兩個地方的目標一致,可謂是一舉兩得。

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