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

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

世界上的短腿國家比比皆是,必須要承認世界沒這麼公平,澳大利亞的問題在於,農業基礎短了這麼一些,但礦業基礎是太長了,長到足以掩蓋農業上的短板。

理論上任何國家都不缺乏礦產,但地下一百米和地下一千米的區別可大了,大到發現不了存在的礦產。澳大利亞的礦產厲害的地方在於,它什麼礦產都有,而且埋藏的特別淺,這也包括鈾礦。

英國的合金管計劃之所以進展緩慢,其中一個大原因就是當時高品質鈾礦遲遲沒有進展。

“鈾礦只有在軍事產業上有用!”帕梅拉蒙巴頓倒是不怎麼在乎鈾礦的發現。

“錯,既然核反應堆能夠做動力,用來發電不是理所應當的麼?”艾倫威爾遜糾正妻子的話,“澳大利亞連常年河都沒有,發電總不能一直燒煤吧。如果修建核電站進行核能供電,對澳大利亞還有好處。”

帕梅拉蒙巴頓本來頻頻點頭,但像是想起來了什麼,直接反問,“你會這麼好心?”

“用澳大利亞來驗證一下核電,畢竟美蘇也都在研究。”艾倫威爾遜冠冕堂皇的回答,萬一出點什麼事呢?就算是不出事,讓澳大利亞承擔英國的技術驗證風險也好。

其實英國是核電的先驅者,一直到七十年代,美國的核電裝機量才超過英國,成爲了世界第一。

英國在覈電上和其他先驅技術一樣,保持了起大早趕晚集的優秀作風。

如同彗星客機敗給了波音,皇家海軍被美國海軍超越等一系列的傳統,在覈電上最終也被美國完成了趕超,又又又一次的,成了最落後的先驅者。

英國在一九五六年建成卡爾德霍爾產鈈、發電兩用石墨氣冷堆核電廠之後,陸續建設了一批石墨氣冷堆核電廠,因利用鎂合金作包殼,稱爲鎂諾克斯反應堆。英國曾一度是世界上核電總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現在既然英國有這個技術儲備,而澳大利亞又發現了最大品質最好的鈾礦。問題就簡單了,現在需要的是,帕梅拉蒙巴頓這個大英帝國的權二代,將英國的核電技術,帶到忠誠的澳大利亞去實現。

後世澳大利亞是反核電的,因爲澳大利亞不缺煤炭石油天然氣,而且成本低廉。有沒有核電站都是一樣的,對太陽能發電都比對核電興趣大。

不過艾倫威爾遜相信,以澳大利亞對英國的忠誠,現在這個時間,修建一座核電站絕對不是問題,這個國家是不會拒絕英國的。

艾倫威爾遜甚至都想要把英國的戰略轟炸機部署在澳大利亞,可惜這麼重要的武器,英國肯定捨不得放在次要方向。也許核潛艇服役之後,轟炸機的地位降低,纔可能辦成。

畢竟和美國相比,英國還是十分喜歡分享武器技術的,尤其是分享給澳大利亞、加拿大這類的國家,只要澳大利亞給錢,一切都不是問題。

“澳大利亞根本不缺乏能源,爲什麼要這麼做?”帕梅拉蒙巴頓不明白。

“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不缺能源。”艾倫威爾遜解釋道,“澳大利亞的發電能源太好搞了,所以才必須想辦法提高難度。任何保證英國對澳大利亞影響力的東西都要做,別說是核電了,澳大利亞要是喜歡核彈,都應該賣給他們。”

艾倫威爾遜還不瞭解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要是農業條件好一點,能夠撐起來一億人口的盤子,別說是英國了,澳大利亞人都敢把美國人說話當成放屁。

涉及到澳大利亞安全的東西,澳大利亞人都不會反對,而當今世界最能保證安全的東西就是和核這邊的東西,正好現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鈾礦,時機非常合適。

歐洲這邊競爭太大,按照幾十年後的亞洲怪物房的說法,歐洲纔是真正的怪物房。而且各國的體量都差不多,想要碾壓都不可能。

這就能理解英國爲什麼遠比法國態度軟化,也同樣不願意放棄殖民地了。

一旦放棄殖民地,英法和德國有什麼區別?憑藉本身的體量,連對付意大利都費勁。

艾倫威爾遜和妻子商量了之後,決定看看能不能在鈾礦問題上,得到政府的支持。

其實以帕梅拉蒙巴頓之前和澳大利亞簽訂的合同,蒙巴頓集團完全可以甩開英國,以集團的名義和澳大利亞來談,只是甩開國家,要是美國也加入進來,就可能會雞飛蛋打。

蒙巴頓集團之前宣稱鐵礦儲量爲二十億噸的規模,從儲量上降低美國同行的窺視。這在鐵礦上有用,但鈾礦可不同於鐵礦,重要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要命的東西,要是沒有國家做後盾是不行的,很快,艾倫威爾遜就到達了白廳,告知了蒙巴頓集團發現鈾礦的消息,也直言需要政府作爲後盾。

“鈾礦?多大?”諾曼·布魯克聽了之後心裡一驚,這可是大事,忙不迭的追問。

“儲量上超過已經發現的所有鈾礦,品質也超過。”艾倫威爾遜毫不隱瞞的回答。

隱瞞是沒有意義的,比起鐵礦幾十億噸的儲量,鈾礦的儲量太小太容易計算了。走遍全世界樣本也不多,模糊視線簡直侮辱其他國家的智商。

打馬虎眼還不如誠實一點,直接表明需要國家的支持。

“你怕你妻子的集團,在鈾礦的開採上,受到國家力量的施壓?”諾曼·布魯克一個公務員體系的首領,馬上就明白了艾倫威爾遜的用意。

蒙巴頓集團在澳大利亞跑馬圈地,不斷尋找可供開採的礦產,包括但不限於煤鐵、天然氣、黃金、銅礦,這些都是商業範疇的礦產,鈾礦可不同。

“關鍵是帝國也需要鈾礦,有國家的影響更好。”艾倫威爾遜毫不掩飾要交出鈾礦份額的決心,至少在鈾礦這件事上,他願意拉國家入夥。

艾倫威爾遜不但聯絡英國的大貴族投資澳大利亞,還想把國家資本引進去。

於是這一次和內閣秘書的溝通之後,代表英國和澳大利亞談鈾礦的人選已經出爐了。艾倫威爾遜本人是最合適選擇。

這當然要內閣的批准,艾德禮首相知道了這件事後,二話不說直接答應。英國在推動核電技術的研究,正是需要高質量鈾礦的時候。

“這一次返回馬來亞的任務又多了一個!”走出白廳七十號,艾倫威爾遜掰着手指頭計算當前的任務,和澳大利亞談鈾礦,爲核電打廣告。在馬來亞殖民地建立化工產業,開發沙撈越的石油,解決前衛號戰列艦的費用。

當然最後一點,還是軍方不放心竹幕的威脅。英國對某大國的堤防還是存在的。

艾倫威爾遜也不是不把竹幕的威脅當成不存在,只不過有些瞭解內情,談不上多害怕。

同樣一件事處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恐懼是來源於不瞭解。他不會全都相信一面之詞,蘇聯還說**必將勝利呢?難道現在直接聽蘇聯的話,自由世界直接投降?

本次回到倫敦的最大成績,其實是艾倫威爾遜和白廳有了一個共識。要戰勝自由世界的敵人,關鍵在於分裂某大國和蘇聯的關係。

這一點白廳也深爲認可,只是要怎麼做卻沒有頭緒。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東方學專家來解答了,艾倫威爾遜甚至會寫漢字,沒人比他更懂什麼叫東方。

用了一個小時時間,一個狗屁不通,水文佔據一半內容,但結論是中蘇遲早分裂結論的報告就出爐了,內容其實並不重要,結論才重要。

內容也不全是無用內容,至少中國想要的,蘇聯給不了內容,還是被白廳認可的。

等到那一天來臨,這就是艾倫威爾遜進階內閣秘書的重要依據。

回到家,帕梅拉蒙巴頓從丈夫口中聽到了去白廳的內容,於是詢問道,“那麼你要怎麼做?才能讓澳大利亞無條件的配合。”

“這簡單,多談談竹幕的威脅。”艾倫威爾遜神色輕鬆的回答道,“安全是澳大利亞的最大需求,這已經被證明過多次了。”

他自己對所謂的竹幕威脅並不感冒,但他知道這一套威脅對很多人是起作用的。尤其是對澳大利亞,這個曾經被日本南進嚇壞的前殖民地。

“你是我的丈夫,代表國家幫助我的公司,和澳大利亞政府談?”帕梅拉蒙巴頓想了一下詢問,“會不會對你有影響?”

艾倫威爾遜是一個職業官僚,還接受了這個任務,本來這不算什麼,但涉及到的公司又是他妻子的產業,帕梅拉蒙巴頓有些擔心。

“沒什麼,都是一家人。我們和澳大利亞人,都是女王的臣民。如果覺得感情牌還不夠的話,可以考慮把公主帶上。勝利的把握又增加了。”艾倫威爾遜滿不在乎的道。

“好辦法!”帕梅拉蒙巴頓十分贊同,王室的正面影響力,可以讓事情更加容易一些。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