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

出於對待蘇聯的某些共同立場,英美外交代表團隊,還是在蘇聯代表團到達之前,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溝通,算是知道相互的基本底線,尤其是面對蘇聯的底線。

艾倫威爾遜並不是直接談判代表,他現在的職責和之前差不多,是外交大臣羅伯特·安東尼·艾登,和包括艾福爾在內的談判外交官之間的聯絡官。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傳話的人,把首相和外交大臣的意思,傳達給直接參加談判的外交官。

這個機會艾倫威爾遜非常珍惜,心中就如同承蒙三百年大英帝國光輝歲月的感召。

像是選舉國家公務員和政客之間的關係,固然是不能過於僵硬。

如果政客要撕破臉的話,也是可以對內閣秘書動手的,只是一般不會這麼做。

丘吉爾和杜魯門並肩而立的照片,將會馬上出現在英國各大報紙的版面上。這一點艾倫威爾遜毫不懷疑,馬上就要大選了,丘吉爾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其實美國人還是最關心對日作戰的問題,就此問題和我們溝通過了,希望我們在此採取共同立場,促成蘇聯對日作戰。”艾倫威爾遜將第一手消息,彙報給了外交大臣羅伯特·艾登。

“和我想的差不多,這應該是美國對蘇聯現階段的主要要求。可以預計,蘇聯人不會這麼容易答應的。”羅伯特·艾登點頭道,“愛德華爵士說你對東方問題有着敏銳的認識,你怎麼看。”

那要看東方問題具體是什麼?東方可大了!心裡雖然這麼想,艾倫威爾遜卻好不停頓的回答道,“好像蘇聯並沒有像樣的海上力量,難道游泳去日本麼?”

“對啊,就是這個問題。”羅伯特·艾登笑了笑道,“談判的時候就知道了。”

艾倫威爾遜點頭,歷史上波茨坦會議關於對日作戰的大致走向,其實就是談判開始美國求蘇聯,核彈爆炸成功之後,蘇聯求美國。

在對日作戰這個主題上,英國的態度是樂見其成的,但不會特別上心。當然艾倫威爾遜知道,其實還在英屬印度的蒙巴頓將軍挺上心的,還主張攻入日本本土徹底清算。

丘吉爾和羅伯特·艾登屬於另外的主張,對進攻日本本土沒有興趣,但可以從道義上支持美國人,進攻日本本土產生的巨大傷亡,可以讓美國人多付出一點代價。

只是想是這麼想,不能說出來期望日本和美國死戰到底,由美國和蘇聯一起進攻日本,是大英帝國所期望的未來。

至於美國人的想法,想要日本投降必須在軍事上給予日本重大打擊,否則日本是不會投降的。對日作戰的主要國家是中國和美國。美國有這個能力反攻,但付出的代價太大,美國也不願意。

還有就是英國也在遠東和日本打過,但失敗了。剛結束歐洲戰場上的英國就沒有能力再到遠東和日本打了。所以美國此時只有要求蘇聯對日本宣戰,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壓力,儘快讓日本投降。

在對日作戰這個問題上,英國是希望美國和蘇聯進攻日本,美國也希望蘇聯幫助自己分擔,至於蘇聯的態度目前上不明朗。

開往柏林的火車上,斯大林本人的車廂當中,莫洛托夫拿着一疊文件,這些文件也是蘇聯在波茨坦會議上準備表明的立場。

“莫洛托夫同志,在對待日本作戰的問題上,美國剛開始的態度一定非常急切。雖然我們已經決定加入進來,但也不能輕易答應。我們主要強調歐洲的劃分,轉移杜魯門的注意力。”斯大林淡漠的開口道,“貝利亞說,以我們目前的商船力量,其實支撐對日作戰非常困難,我們不能讓美國人把我們的士兵運到日本,這樣我們就失去了主動權。”

“我看我們可以從德國身上想想辦法!”莫洛托夫想了一下道,“要求英美將德國所有剩下的商船作爲賠款交付給蘇維埃。”

蘇聯在海洋力量上真的不擅長,戰爭爆發之前商業運輸船隻有一百三十萬噸,現在戰爭結束之後變成了一百四十萬噸。不要說和英美沒法比,就和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各自四五百萬的噸位相比,也不是一個級別的。

戰爭繼續了多年,德意日三國的商業運輸船也損失的差不多了,說不定戰前各有四五百萬噸船隊的軸心國,還不如現在的蘇聯。

“好主意,雖然這是我們的目的,但要講究方式方法。”斯大林認可的點點頭道,“這樣加上德國的船隊,大概對日作戰的運力就應該夠用了。”

柏林這邊英美的第一次溝通已經完畢,不可能知道還在路上的蘇聯人怎麼想。

不過單獨就這個船隊噸位的問題,艾倫威爾遜還真的一清二楚,德國目前還可以使用的船隊還有八十萬噸,比起戰前接近五百萬的規模,是損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就看怎麼用了。

日本海軍還有沒有油加都是一個問題,軍艦的油料都供不上,軍艦有什麼甩?

六月二十八日當天,搭載着蘇聯代表團的火車到達柏林,隨即斯大林以及莫洛托夫率領蘇聯代表團前往波茨坦,到達塞西琳霍夫宮,就此,三巨頭當中的斯大林到達波茨坦會議現場。

塞西琳霍夫宮的草坪上,同盟國三巨頭,斯大林、丘吉爾和杜魯門,並肩站在一起,面帶微笑讓周圍的記者們拍照。

“各民族慈祥的父親!”不遠處的艾倫威爾遜,嘴角抽動說着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話。

就在三國領袖接受合照,表現同盟國團結的同時,美英蘇三國的談判代表也走進會場。波茨坦會議正式拉開帷幕。

第一輪的會談開始,簡單來說就是各說各的,因爲提出問題的不同,陣營劃分也隨時發生變化,美國也不是所有問題都站在英國人這邊。之前的英美特殊關係,在會議開始之後蕩然無存。

英美反對蘇聯,美蘇反對英國,英國反對美蘇,第一天的會議基本上是毫無進展。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