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核心計劃

如果以陳卓現在的200億美元資產來算,進入世界富豪富豪排行榜前五名綽綽有餘。

但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仔細研究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就會知道,裡面根本沒有列舉英法等老牌資本家,也沒有列舉美國當年那些壟斷巨頭。難道他們都已經隕落了嗎?

不,他們都隱藏在了幕後。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家族控制了英國一半的金融行業,竟然沒有上榜,你敢信?

法國的高利貸家族控制了整個法國的財政,向整個世界借貸。每年法國的財政收入除了必要開支,竟然只夠還這些高利貸資本家的利息,結果他們依然沒有上榜,你敢信?

美國的摩根、洛克菲勒、大通等家族控制了美聯儲,讓美國政府欠下他們十萬億美元外債,竟然依然沒有上榜,你敢信?

因此,那些所謂的排行榜,說白了就是設立榜單的人吸引別人火力的手段,將一些小傢伙推到前臺吸引人們的目光,而他們那些長老級別的,則隱居幕後悶聲發大財。

所以,陳卓雖然有了200億,卻依然還很渺小。如果只是爲了拍電影,這些資金當然足夠自己實現很多願望,但要想帶領中國整個電影行業進步,這點錢還是遠遠不夠的。

爲此,陳卓有一個電影核心計劃。

即以電影產業爲核心,由美國、日韓東南亞、歐洲、大陸四個方向的產業賺取資金來回饋核心。

在美國,是化身吸血榕樹,重點投資美國的通訊產業、互聯網產業、遊戲產業、娛樂產業,並逐步收購美國的電影院線。以陽光茂盛的形象出現,暗地裡紮根其中,拼命的從美國身上吸血。

而在日韓東南亞,則是如同張牙舞爪的巨無霸章魚,控制這些地區的電視臺、傳媒雜誌、無線通信、電力供應、各種保險、旅遊酒店。讓他們一生有三件事躲不過:稅收,死亡和龍騰。

而在歐洲,則主要是收購奢侈品牌、足球俱樂部、酒莊莊園、荒野古堡、世外海島。以此來滿足自己奢侈腐朽的生活。

在大陸方面,建立屬於自己的本土財團。

參考日本的“三合一”計劃,擴展出一個“銀行融資---綜合商社----工業生產”三位一體的龐大產業結構。

銀行融資方面。總部位於香港的匯豐、渣打銀行將是陳卓1998年抄底時攻略的重點。總部位於深圳的招商銀行、總部位於上海的浦發銀行在1999年上市之後,陳卓也會努力參股。而國有五大銀行2007年上市的時候更得加大投入。連高盛等美國資本都能持股7%,我爲什麼不行?

綜合商社方面。零售行業最能反映出市場的變化,從給財團經營提供發展導向。衣、食、住、行、遊、玩等等方面的產業,中國原本有許多知名度很高的國企品牌,但都廉價賣給了國外人,與其讓給他們,不如由自己來兜底。

比如中華牙膏將100%股權賣給了荷蘭;雙匯將100%股權賣給了美國高盛;娃哈哈將51%股權賣給了法國達能;哈爾濱啤酒將99.66%的股權賣給了美國的百威;大寶將100%股權賣給了美國強生;南孚電池將100%股權賣給了美國吉列;蘇泊爾電器將52.74%的股權賣給了法國SEB集團,青島啤酒將27%股份賣給了美國AB公司...........

中國的民族品牌被西方資本滲透的千瘡百孔。連韓國和日本在沒被打開國門之前都有“不允許外國資本控股超過50%”的規定,我們卻毫無防備的放開了自己的全部。

如果有資金不去收購的話,總感覺對不起自己啊。

之後再入股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順豐快遞,形成零售--物流---售後完整的銷售鏈條。

在工業生產方面則集中在飲料生產、汽車生產、玩具生產、代工生產四個方面。

比如1998年開始面臨破產危機的國產飲料品牌“北維力、南健寶”;哈爾濱的龍騰汽車廠生產的平民化“大衆”、中產階級“路虎”、富裕階層“寶馬”;以及深圳的龍騰玩具廠和“富士龍”芯片、手機代工生產基地。

綜合“銀行融資---綜合商社----工業生產”三位一體的大陸財團一旦成立,將讓陳卓牢牢在國內站穩腳跟,能夠應對多變的經濟形勢。

但這都是不久將來的計劃,等98金融危機過去,陳卓的“電影核心計劃”就將大刀闊斧的去實現。

1997年12月19日,《陰間秀場》經過六週上映之後落下帷幕,獲得的了1.6億美元的票房。在香港也獲得了5100萬港幣票房。東南亞、臺灣、日本、韓國、大陸等市場獲得了9000萬港幣票房。歐洲市場獲得了2000萬歐元票房。

光碟市場預計最終能獲得500萬美元,玩具周邊市場預計能獲得2500萬美元的收入。

隨着市場的發展,影視周邊所佔收入比例會越來越高。

電影周邊概念起源於1903年的《比得兔》,出版商首次推出了周邊產品——比得兔毛絨玩具,這是周邊產業的開始。

然後快進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個叫做米老鼠的動畫人物在迪士尼筆下誕生了。之後周邊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在美國進入四十和五十年代,周邊產品開始流水線生產,快餐企業和食品包裝合作,電影人物被印到早餐盒上,大批量在商店內銷售。

周邊產品連接電影與觀衆。觀衆也希望能更接近電影偶像,他們想成爲自己喜歡的電影人物或者超級英雄片裡的英雄——這種方式一直都很管用。

如今,每年電影附屬產業的估值已經達到一千億美元,包括授權和周邊產品,已經成爲好萊塢的支柱產業。很多好萊塢商業大片由於投資巨大,想要收回成本並最終盈利,都越來越倚重周邊產品的銷售。

在好萊塢有一個公開的秘密,那就是影片的最終收益只有30%到40%來自票房,剩下的全部來自電影周邊銷售所帶來的收入,像《星球大戰》系列、《變形金剛》系列以及迪士尼旗下的動畫片,都有着長久、穩定且鉅額的周邊收入。

但香港和大陸的電影界對電影周邊的開發卻非常薄弱。陳卓現在也只是模仿好萊塢,進行一些簡單的嘗試,效果似乎還不錯。

市場是需要開發的,觀衆是需要培養的。好萊塢電影產業化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七十四章:對戰RB第五百八十四章:羅納爾多第四百七十三章:決戰開始(一)第一百二十九章:悲慘世界第三百六十二章:星河開拍(八)第三百四十五章:謀劃惡龍第一百四十七章:拳王爭霸2第二百四十六章:新片上映(一)第三百五十五章:星河開拍(一)第三百七十三章:聖母之光第五百五十章:準備工作第九十一章:無雙子龍第五百七十二章:蜀山劍俠第八十三章:混亂都市第五百七十五章:血魔血穴第二百六十九章:樓市抽身第五百九十六章:足球聯賽第三百零一章:冠軍決賽(四)第二百六十一章:現場互動第五百一十七章:改編結局第五百四十四章:答應客串第二百八十六章:春節爭霸第四百七十三章:決戰開始(一)第四百二十七章:設計謀劃第一百九十六章:殺手世界第四百零四章:美國輿論第二十二章:如此江湖第五百一十五章:現場觀禮第二百五十八章:陰間秀場第二百九十三章:各方選手第二百三十一章:做人準則第二章:努力拍戲第二百七十二章:西部荒野第二百二十三章:拿下角色第四百五十九章:海中童話第二百四十三章:巨人大廈第四十章:裝神弄鬼第二百一十九章:平山破浪第三百八十四章:木蘭花開第四百一十一章:足球網絡第七章:布坊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電影上映第一百九十七章:祭奠前輩第一百九十五章:偶遇喬丹第二百五十九章:私家偵探第三百六十七章:巨輪首航第一百二十三章:贈人玫瑰第二百四十三章:巨人大廈第四章:好戲開拍第八十九章:互相攤牌第三百五十二章:出席晚宴第五百三十章:歷史車輪第二百二十五章:特工梅森第三百九十一章:啓程回港第二百八十三章:盤點財富第五百三十九章:轉道扶桑第九十八章:團結一心第四百五十四章:分崩離析第五百三十二章:前往探班第三百八十四章:木蘭花開第四十八章:拳擊訓練第四百九十一章:行動開始第三十章:江湖任我行第三百五十九章:星河開拍(五)第一百二十八章:叛逆少女第三百三十八章:無奈隊友第一百五十六章:不敗軍魂第七十七章:首次出場第二百一十章:互相客串第四百三十八章:事情解決第四百八十七章:決戰開始(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前往美國第五百三十六章:何爲慈善第一百二十九章:悲慘世界第一百零一章:風波平息第四百零一章:互飆演技第五百七十六章:次元魔界第一百三十五章:紅顏薄命2第四百零六章:回港授勳第一百六十九章:囉嗦唐僧第四百三十八章:事情解決第一百三十五章:紅顏薄命2第三百九十五章:填海造陸第五百八十四章:羅納爾多第四百五十九章:海中童話第七十七章:首次出場第七十八章:美國簽證第四百三十九章:預言應驗第三百五十九章:星河開拍(五)第十九章:琢磨角色第一百二十八章:叛逆少女第三百一十八章:新的朋友第四十五章:搏擊訓練第一百六十章:賭癡現身第六十七章:家鄉味道第四百五十二章:精靈女王第五百七十章:前往蜀山第五百三十七章:典禮開幕第一百四十五章:備戰比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