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日,德軍的南風作戰計劃正式實施,突擊集羣的威廉赫斯在司令部裡面下達了攻擊的命令,德軍的突擊部隊開始對蘇軍的赫龍河橋頭堡實施突擊。
德軍的作戰計劃由烏爾裡希立的裝甲師——元首裝甲擲彈兵師開始第一波的攻擊。(元首裝甲擲彈兵師的前生是元首護衛團。該團是1938年德國陸軍成立了一隻部隊來護德國元首希特勒。這隻最早成立保護希特勒的部隊就是柏林護衛團也是後來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團的前身。由於希特勒必需要到新的佔領地去巡視,爲了隨行保護希特勒的安全,從柏林護衛團裡抽調兩個連當中的摩拖化步兵排,組成一個新的單位,易名爲‘元首之旅‘。而到了1941年6月,希特勒移駐拉斯騰堡的總部。對於一個身負保護元首安危的精銳部隊而言不能沒有實戰經驗。德軍的解決方法是從元首護衛營(以下簡稱FBB)中以輪調的方式成立一個戰鬥羣派赴前線以獲取實戰經驗。當初的構想是以每三個月爲一期輪調到東部戰線的三個戰區當中的一個,爲了符合這個需求,這個戰鬥羣的編制被擴大,除了原有的部隊外又增加了一個戰車連,一個戰防排,一個機車步槍排,一個偵搜排。一個防空炮排及其它通訊,衛生和修理單位。而到了1941年12希特勒身死的時候,這支部隊已經擴大到了旅級規模。而當赫斯上臺之後。這支戰鬥羣也就失去地原來的意義。(原因是赫斯不喜歡那麼多的國防軍士兵保衛,他還是喜歡武裝黨衛隊士兵)爲了不讓這支素質極高的部隊荒廢。在古德里安的建議下,他決定將該旅的部隊和大德意志裝甲師後備部隊的一個團合併,再加上新的裝甲部隊形成新的戰鬥部隊,這就是元首裝甲擲彈兵師地由來。
和別的裝甲師乃至裝甲擲彈兵師不同的是,元首裝甲擲彈兵師仍然採取了舊的編織,既該師下轄兩個作戰旅:元首裝甲護衛旅和元首擲彈兵護衛旅。其中元首裝甲護衛旅下轄一個裝甲團、一個擲彈兵團和一個重型裝甲營(編號第517重裝營)。而元首擲彈兵護衛旅則下轄兩個擲彈兵團、一個突擊炮營和一個坦克殲擊營。炮兵團。偵察營和後勤醫療等部隊則由師部直轄。可以這麼說,該師地戰鬥力在理論上達到了德軍一流部隊的水準。當然,由於該師纔是新建立的部隊,所以最終的戰鬥力怎麼樣還要看戰鬥地表現。
而季明的計劃是。該師沿着公路率先沿着運河發起攻勢,在其攻擊陣型當中,元首擲彈兵團居左。‘最高條頓騎士長’擲彈兵團居中、元首護衛裝甲團居右。從菲爾-丘特拉茨-艾爾希特同時發起進堡的西北打開一個缺口之後,全軍朝向麥特瑟爾和巴特之間的缺口推進。隨後轉向從側翼包抄。然後在奪取了麥特瑟爾以南地190地之後。在那裡據守,爲後續跟進的武裝黨衛隊裝甲軍向南進攻開闢一個有利的出發地形,同時,從後方奪取麥特瑟爾和巴特一線。佔領兩地之後繼續向前推進,
而武裝黨衛隊上將赫爾曼緊地跟在元首裝甲擲彈兵師地後面,等待前面的擲彈兵們在紅軍地防禦地帶上鑿開並且擴大突破口之後。他們在執行戰鬥集羣制定的助攻任務。奪取帕裡茨斯基運河以南和赫龍河以西的位於科波爾庫特的高地。這個高地是蘇軍的一個重點的高地,蘇軍在這裡建立了縱深防禦陣地。蘇而德軍則要將其突破。而在佔領了這裡之後,德軍將接着向東南方向繼續前進,爲繼續向赫龍河進攻創造條件,在季明的這份作戰計劃中同時着重擲出,此階段應該極力的避免在科波爾庫特地區陷入和蘇軍的巷戰當中來,因爲此時德軍極度的缺乏時間。
接下來,德軍元首裝甲擲彈兵師將和武裝黨衛隊的部隊在科波爾庫特以西的地區會合,他們在會合之後將一起進攻幕茨拉——貝拉一線,而裝甲部隊則負責支援擲彈兵攻佔的裡巴特和貝拉一線。最後集羣的主力部隊在傾巢而出,他們下屬的第38步兵軍應該在兩個炮兵在赫龍河建立第一個橋頭堡
從北部進攻的德軍部隊遙相呼應,從而爲德軍徹底的防線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計劃中,‘南風’作戰計劃應該於19424月17日發動。爲了欺騙當面的蘇軍,德軍中央集團軍羣爲此做了一系列的欺騙活動,包括將參與第一波進攻的元首裝甲擲彈兵師則被裝車調往了北線,對外稱之爲爲了穩固北方溫季赫防線而調動的。而另外一邊,武裝黨衛隊第三裝甲軍的部隊則在恰陶以北的原第271步兵師的防線上構築了一個橋頭堡。在那裡擺出了一副隨時準備攻擊的樣子。
在前方準備作戰的同時,季明也在後方坐着周密的準備。後方的物資正源源不斷的從德國和西歐的佔領區中運送過來,這其中包括火炮。坦克,預備兵源,同時也包括糧食,燃料和彈藥。而在另外一邊,德軍的預備隊也正在乘火車趕了過來,其中,包括2裝甲師和2武裝黨衛隊擲彈兵師。這些部隊從有的在法國。有的在挪威,當然,更多的在德國本土,他們從漢堡。科隆。科布倫茨和波恩陸續的啓程,數量龐大的人員和武器裝備使得德國國鐵管理局和後勤運輸部隊整整調動了4000節火車車皮,由於出於保密的原因~組。然後白天黑夜不間斷的往東線運動。其中剛剛在法國編制完成的第31裝甲師在科馬隆下車集結,而從比利時趕來的第17裝甲師在拉包特和帕波一帶集結。而剛剛完成換裝的第509重型坦克營則直接在赫龍河外面巴特前沿下車,這支重型坦克部隊根本沒有給自己的坦克換裝運輸型履帶(德國重型坦克爲了方便運輸,所以在運輸的時候爲了更加方便的停靠在火車的平板車上,所以要更換比較窄的履帶)而依舊安裝戰鬥型履帶。他們之所以不更換履帶的秘訣在於,這樣一來他們所駕駛的虎式坦克就可能不用直接從車站的月臺上下車,而直接在野外的鐵路自有的衍生段就可以使用,這樣車輛就可以不受鐵軌和月臺的標準艱鉅所限制,而他們在下車集結的時候,只需要通過倒車的方式就能夠輕鬆的開下火車進行集結,而這項操作對於熟練的駕駛員來說並不是意見困難的事情。
德軍在這裡拼命的而集結部隊,他們當面的蘇聯紅軍當然也或多或少的察覺到了一點情況,雖然蘇軍的指揮官也意識到了德軍可能正在醞釀什麼大型的舉動,但是他們卻不能十分的確定德國人究竟在搞什麼鬼。儘管蘇軍知道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和炮兵部隊正在進行緊張的調動。但是在俄國人看來,這些德國人實在也是太過於明目張膽了一點。一輛輛坦克整整齊齊的排在向西行進的軍列上,同時他們還從四面八方得到了消息,說這些德國人要調往南方和北方去抵抗蘇軍在那裡的反擊,而一些蘇軍官兵則聽說。美國已經和德國宣戰了。現在英美聯軍正在法國登陸向德國的內陸挺進。而這些德國部隊是準備回家救援的。總之,這些亂七八糟的有些甚至是毫無根據的消息大大的影響了蘇軍下層官兵的士氣,同時也對高層分析德軍和對德國人下一步行動的判斷產生了極大的分歧。而這樣一來則更加的讓德軍這麼光明正大又顯得極爲詭異的調動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而同時,在東線前線的蘇軍戰士身邊則流傳着這樣一種謠言。現在上級正在召集負過傷3以上的,有豐富的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將組成一支精銳的部隊,因爲德軍崩潰在即,組建這支部隊是因爲紅軍馬上要展開大規模的反攻了。
不過那些士兵推測的沒錯,蘇軍是要反攻了。駐守那裡的菲洛緬科將軍接到了朱可夫的電報,讓他立刻做好戰鬥準備,等到蘇軍的增援部隊到來,他們就展開攻擊,拓寬赫龍河的橋頭堡,用來加大德軍的壓力,從而使得德軍不能從容的調動部隊南下。同時,爭取將陣地往維亞茲瑪前沿再靠一靠。於是紅軍將他們的攻勢定4
菲洛緬科按照朱可夫的命令準備進攻的時候,德軍已經順利的完成了集結,現在他們的部隊已經進入了陣地,所有的進攻部隊都在等待,他們只在等待最後的命令。